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1月8日 · 傅爾電針是德國醫生傅爾所發現的,認為人體穴道及經絡的導電度可以反映身體相關系統的健康狀態。 不可思議的是,藉由一小瓶絕緣不導電的信息水,放在測量電路中,竟然可以找出受試者某條經絡不健康的原因及治療的方法,這對學電機工程的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一瓶不導電的水竟然可以改變身體經絡系統的導電反應,由於當時對中醫知識貧乏,不了解這代表什麼意義,只是覺得奇怪,信息水內似乎有一種信息會穿透玻璃,進入人體造成影響。 這是否會與氣功有關? 後來,我猜測修練氣功是要打通任督二脈、氣走大小周天,所以傅爾電針看到的現象可能與「氣行經絡」這個傳統說法有點關係? 這個現象形成了我對氣功研究的第二道謎題,放在心中20餘年。 氣功幫我去病、治病,長達20多年.

  2. 2023年6月2日 · 1. 請對方停止性騷擾. 不要靜默,坦承面對和相信自己的感受是關鍵,對方也許會以玩笑為藉口敷衍帶過,反怪您太敏感,這個時候,請不要被其動搖,態度要保持誠懇但堅定的拒絕。 這樣做也能鄭重地警告對方不要再犯,若是單獨碰面,可請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或同事陪同,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2. 了解公司條例和申訴程序. 一般公司都會有關於員工遭騷擾及歧視的規範條例,清楚了解程序很重要,或可直接報告給人資部或主管,建議用文字報告的形式,並做好備份。 如果您覺得掛名不安全,也可採取匿名的方式。 遇到公司不受理的情況下,受害者可以直接向政府機關陳情,並採取法律程序。 3. 做好紀錄.

  3. 2015年11月24日 · 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提醒,老化是一種漸進式失去的過程,不論你我,當身心因老化逐漸喪失自我控制能力,這種感覺任誰都不好受。 面對老化帶來的失落,不少個性敏感、自尊心較高的老人家,會出現較多情緒問題。 子女應多感受、體諒父母乍聽尖銳、情緒化字眼背後的心情,多點包容與正向回應,才能化解衝突,為父母營造和樂的老年生活。 面對不同的老人憂鬱個案應調整應對方法,以下是常見的衝突情境,請醫師建議如何更輕鬆的與爸媽溝通。 衝突情境1. 好說歹說,媽媽就是不願出門. 出社會多年,怡秀一直想帶從未出國的媽媽到國外走走,但媽媽髖骨骨折開刀後,雖已康復,但擔心再摔倒骨折,不要說出國了,連到住家附近公園走走,她都不願意。

  4. 2024年3月28日 · 彰化基督教醫院說明,黃麴毒素已被證實是誘發肝癌的主要毒素之一。 黃麴黴菌大量孳生時,同時釋出大量毒素,被感染的食物,也含有大量毒素;而生活環境中受黃麴毒素污染的程度愈高,人類的致肝癌率也愈高,罹患胃癌、腎癌的發生率也相對的提高。 因此,對於嗜吃易產黃麴毒素食物的人,應慎防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傷害。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已於1987年將黃麴毒素列管為一級致癌物,但目前尚未訂出摽準含量。 根據衛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標準規定,花生醬及其製品中黃麴毒素不得超過15ppb。 黃麴毒素中毒症狀. 根據衛生署食品衛生標準規定,花生及其製品中黃麴毒素不得超過15ppb。 彰化縣衛生局指出,若誤食了大量被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會導致急性肝中毒(hepatotoxicity),甚至死亡。 主要的黃麴毒素症狀有:

  5. 2019年3月21日 · 「其實,我比較想學的是心臟外科,不過,馬偕的婦產科醫師手術做得很好,我受到啟發,更加確認未來要走上外科的領域。 畢業後要當住院醫師時,杜元坤的父母因為白色恐怖而入獄。 身為長子的他,為了就近照顧家裡,於是回到台南,進入逢甲醫院(奇美醫院前身)。 數月後,杜元坤母親出獄了。 一心想當大醫師的他,決定去考林口長庚醫院,從R1(住院醫師第一年)重新做起。 之所以選擇長庚,就是因為長庚外科很強,競爭相對激烈,當時129人應考,只錄取20名,杜元坤順利考上。 放榜後,他打電話給幾位在長庚外科的北醫老同學,大家聽到他要來,紛紛勸阻:「長庚很操,你在奇美醫院待得不是好好的,何必來受苦?

  6. 2017年7月27日 · 1.飲食調整範圍大. 超重者所需的代謝率較高,以 80 公斤者為例,每天原本要吃 3000 大卡維持生理代謝,瘦身時,只要降至 2000 大卡的攝取量,光飲食就省下 1000 大卡,一個月瘦下 3 公斤非屬難事,但對於標準體態的人來說,飲食能調整的範圍卻沒有那麼大。 2.小動作給身體大地震. 身形大者礙於體重的負擔,容易感到喘、膝蓋容易痠痛等,通常有著高比例的坐式生活,在瘦身時,活動量像是由 0 到 1、從無到有,以 80 公斤的人來說,光是每天多走 30 分鐘,一個月就能瘦下 1 公斤,活動量帶來的消耗相當明顯。

  7. 2017年11月14日 · 身為癌症專家,彭汪嘉康常被問到如何防癌,她坦言其實罹癌有很大的關鍵是基因,不過民眾可以從兩個方向努力: 第一就是避免接觸致癌因子,基本做法就是不抽菸、不酗酒、不吃檳榔;第二則是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她強調每部機器都會壞、身體也不例外,篩檢是幫助及早發現問題,才能及早處理,避免傷害擴大。 目前愈來愈多癌症有可用的篩檢工具,包括乳房攝影篩檢乳癌、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肺癌等,這些關於癌症篩檢的會議,彭汪嘉康幾乎都是衛生福利部必邀請的諮詢專家;她透露日前在會議時建議,未來做糞便潛血篩檢時,同時檢驗幽門桿菌,可用來篩檢幽門桿菌引起的胃癌,讓癌症篩檢的面向更周全。 「該做的癌症篩檢,我沒有缺席過。 可能我的基因還不錯,不僅至今沒有罹癌,就連老年人常見的關節炎,我也問題不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