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5日 · 71 歲的「綜藝教母」張小燕,獲頒第54屆金鐘獎終身成就獎。 黃子佼在社群網站上發起「#一人一張小燕姊」,一天之內就有上百位藝人響應。 商業

  2. 2019年10月5日 · 劇本的起心動念:當社會發生無差別殺人,我們怎麼面對?. 對此,《我們與惡的距離》編劇呂蒔媛在花絮影片分享了自己寫這齣劇本的起心動念,「很大一部份來自恐懼,很想要去找出自己害怕的原因。. 」如同她過去以生命禮儀公司為題材寫的《出境 ...

    • 得到金鐘獎肯定,也被市場認可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不做連續劇、拿掉愛情戲
    • 突破公視觀眾同溫層,劇本改編遊戲觸及更多人

    《孩子》去年開播後不僅在台灣引發熱議,也上架到國際最大影音串流平台 Netflix,於 190 國同步播出,一舉衝上日本 Netflix 國際影集人氣第一名,而中國網站豆瓣上更有超過一萬名網友評分,至今仍保持 8.4 分的高評價。 談起這齣劇締造的聲量,《孩子》負責人、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變得激動,「你們平常會看公視嗎?不會嘛!」她感慨,電視頻道觀眾銳減,是各國電視台都面臨的危機,「當觀眾可以透過各種管道看到其他國家的戲劇,再不思考內容怎麼連上數位平台,你就等著倒閉。」 不過,順應趨勢增加露出管道,絕非成功的唯一關鍵。於蓓華坦言,《孩子》的內容探討考高分、讀名校、進大企業等價值導致家庭關係扭曲議題,過於嚴肅寫實,很難受到商業台青睞,但如果「議題」可以變成「話題」,獲得大眾討論,才有可能突破公...

    為了讓議題發酵,於蓓華決定參考過去經驗,採取較容易成功的做法,除了選定公視多年來擅長的家庭劇,也設定偶像劇演員出演,並從中添加愛情氛圍,試圖向連續劇形式靠攏。 但她內心還是存在疑惑,「繼續採取習慣的路術,影視作品會更好嗎?」 就在第一版劇本完成時,導演陳慧翎卻因為出現健康問題而延後開拍,這突發狀況意外給了於蓓華長達半年的空檔,可以好好停下來重新檢視,現在的內容是否符合「與社會對話」的初衷。 一釐清「形式不是重點,扣對核心議題才是關鍵」時,劇組很快取得共識,要重寫劇本,把整齣劇的類型和方向全部翻轉。 首先,將連續劇變成 5 個獨立發展的家庭故事;緊接著拿掉愛情戲,改為在寫實的劇情中加入微量科幻元素,增加戲劇張力,讓短篇幅內容既能聚焦,又能擺脫枯燥的呈現方式。 於蓓華笑說,一旦把原先自我設限的框...

    用獨立單元劇來呈現,是公視少見做法,但《孩子》的創新作為,還不僅於此。為了觸及更多年輕人,突破公視頻道多年來觀眾群都是 45 歲以上中、老年人的瓶頸,這次還創下公視將電視劇本改編成遊戲的首例,以《KIDZ 孩子》在去年7月底登上線上遊戲平台Steam。 有了內容呈現方式和播放管道翻新,《孩子》成功引起不同社群的討論。現在如果你點開社群網站 Facebook、Instagram、Dcard、ptt 台劇版等,用關鍵字搜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會發現出面分享自己經驗的人多不勝數,且任何階段、年齡、成長背景的都有。有人以學生身分,寫出看完影片的感受;有人道出為人父母的心情;也有人回溯自己的童年,追憶起從前求學的心路歷程。 實際上,《孩子》從題材、角色設定到敘事手法,都是於蓓華和劇組共同帶著對...

  3. 2021年2月4日 · 曾寶儀的溝通學:懂得傾聽觀察,比「會說話」更重要. 主持人給多數人的印象,是能言善道、反應機敏。. 然而,曾寶儀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觀察和傾聽,有時比說更重要。. 會有如此反思,必須回到 1999 年 921 大地震。. 剛出道的曾寶儀正主持一場 ...

  4. 2021年2月4日 · 當時的經紀人張小燕請別人傳話:「如果曾寶儀再哭,就叫她回家吧! 那時她才驚覺,身為一個傳遞訊息的人,不能把自己放得太前面,必須把自己縮小,思考自己「為什麼會站在這裡」,才是個稱職的主持人。

  5. 2017年9月18日 · ALT Summit. 李雖然年輕,但同時具備產品開發經歷、設計感和領導力的背景,也讓她在去年屏雀中選,成為紅衫資本在美國首位女性合夥人。

  6. 2015年8月13日 · 老闆愛用「微管理」,是打擊團隊士氣的元凶.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才加入部門沒多久的小,面試時的意氣風發幾乎消失殆盡;曾經在全公司會議、向所有同事介紹新產品,眼神閃閃發光的小李,最近在茶水間遇到,發現他眼神渙散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