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4月17日 · 香港金像獎影帝黃秋生接受 訪問 曾形容自己是爛片之王拍過無數爛片最後得到了金像獎影帝他說人生其實是一坨屎而你的目的就是在上面種出一朵花

  2. 2022年3月16日 · 黃昭瑛Yuki Huang) 永遠帶著赤子之心探索世界的旅遊愛好者,也是擁抱創新、積極正向並樂於分享經驗的最佳團隊導師。以網路產業與實體零售業雙重思維,率領年輕人才在各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以創新策略突圍。在數位行銷的路上,和大家一起切磋 ...

  3. 2019年6月11日 · 1. 決策效率低落: 過往,郭台銘可以憑藉個人智慧與經驗,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迅速做出決策,提早做出防範措施。 如今,9 人小組來自各領域的專家,看事情的角度不盡相同,為找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勢必需要較長的討論時間,可能會錯過決策最佳時機,降低應變的彈性。 顧客需求多變、團隊像散沙? 優秀店長不只管事,更要抓住人心! 【超級店長學】一次搞定顧客、團隊! 2. 個人或群體獨大: 一般來說,集體領導的成員應處於相等的地位,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機會與時間發表想法。 然而,在實際的決策中通常很難達到平衡,有可能陷入某個較重要的個人或部門獨自決策。 3.

    • 從本土企業併入跨國集團,為人才開創國際舞台和機會
    • 長期客戶數占比70%,媒體掌握度誤差只有3%
    • 愈放手,員工表現愈好,專注做好傳承和接班

    Q:為何決定讓自己創辦的公司「被收購」?

    A:創業到現在大概 25 年,一直都非常高壓,我或 Arthur(先勢董事長楊忠翰)不可能一輩子做下去。我們培養了很多人才,公司的永續傳承跟發展很重要。再加上提案或比稿時,有些客戶會覺得我們缺乏國外資源。綜合這些考量,我想如果能成為國際公司的一份子,也是很好的事。 格威傳媒背後是 KHL(達勝集團,台灣大型私募基金),當初找我時,我問為什麼?他說,本土有很棒的公司,但規模都只有這樣,問我「你未來想走到哪?」我記得很清楚,我說「我想走到海外,當國際公司」。當格威賣給(日本)博報堂,KHL 董事長郭冠群跟我說,「Jocelyn(黃鼎翎的英文名),我們第一次見面,你講的話,我做了。」

    Q:本土公司也能傳承人才、永續經營,非要國際化?

    A:首先規模不能比,再來是國際公司的發展空間比較大,未來同仁有語言天分或對海外市場有興趣,都有機會外派,讓人才開枝散葉。其實剛開始談被收購,也很掙扎,我百分之百同意,Arthur 不同意,最後他被我說服了。我說希望有一天成為國際公司,這些孩子可以成為國際公關人才,他也覺得有道理。現在我們都很樂觀看這件事,假設今天是看台灣的生意,我做完 35 年,接棒給別人,當然 OK,但我總覺得公關人應該要有國際視野、走到海外。

    Q:本來就夢想國際化?

    A:不是本來就有。應該是 10 幾年前,公司發展到 50、60 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比稿時,有些客戶不管提案好不好,喝洋墨水就是比較喜歡。外商也很好,有自己的策略和制度,本土公司很實做。我是很不服輸的人,你看我本土公司、沒有策略,沒關係,我現在就是這樣,但是我可以學。我從聯廣、奧美找人才,把競爭對手當成可敬的老師,了解我有什麼不足,應該再學習什麼。

    Q:被說過沒策略,何謂有策略思維的公關操作?

    A:剛創業時,辦記者會,搞個話題就好,根本不知道公司講的是什麼、品牌策略是什麼。現在學會第一要站在品牌的角度,拉高思考點;第二是從單點、線、到面的全方位思考。無論一場記者會或一個單點的活動,都不能跟品牌相去太遠,要非常 consistent(一致)。 這塊學習很最重要,也讓我們跟客戶互動很緊密,像三星就做了 12 年,Motorola 當初也是服務十幾年,奠定先勢擅長 3C 科技的形象。

    Q:公司很多是老客戶?

    A:一間公司經營體質,長期客戶沒有到 40%,是很危險的,隨時可能養不起員工。客戶是經營基礎,我們長期客戶數達 70%,固定薪資、短銷費用,我都付得起。像 COVID-19 這種危機時刻,也還可以支撐。 我創業前兩年是真的睡不著覺,兩年後再也沒有這樣,因為客戶都是來自於客戶、媒體或朋友推薦。有人問過,「你們平均一個月要去幾家陌生拜訪?」我說,「不用,你來幫我把客戶看好就好。」

    Q:做陌生拜訪,不會開發更多客戶?

    A:我的陌生拜訪是完全不認識,打第一通電話去找行銷部門的那種,我們的生意不需要這樣,做都做不完。而且公關是很需要信任度的產業,陌生拜訪意義不大。我們可以發展新方向和策略,也是因為基礎穩固,即使辭退一、兩個客戶,都不會太擔心。 我的事業部主管都超負責,很重視目標管理,常害怕掉客戶怎麼辦?我都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如果這個客戶讓你的團隊這麼 suffer(受苦),有需要嗎?如果看不到公關在客戶上的價值,就辭退吧。

    Q:公司2021年啟動接班計畫?

    A:我們有導師制度,每個事業部主管會帶副總,傳承經驗。挑選標準是互補性強,譬如你的決斷性較差,就找決斷性較高的主管,把他的特質教到你身上。 創業初期,我覺得我在做球跟丟球,希望同仁都能接球。這幾年來,我的心態變成不能掉球,因為不喜歡輸,一直是模範生,大家期待很高,怎麼能掉? 這也是我想休息的原因,競爭者很多,要維持公司的競爭力,不一定是我一個人做。我不能再執著不掉球,要開始傳球。總有一天棒子要交出去,現在不開始讓他們參與決策,還是我自己決定、往前跑,我永遠離不開這裡。想通這一點,大家可以共同決定,共識比較高,也比較不會有抗拒。

    Q:從前什麼都要管,怎麼做到放手授權?

    A:我以前真的很可怕,一去現場,看不慣就重新彩排,只要我來大家就很害怕。每間公司提案我都要審,每一字一句我都會看,看到半夜沒辦法睡覺。後來我發現,這樣等於是摧毀同仁信心,他們會覺得,我不用管,老闆來改就好,他永遠沒這個能力。 這兩年我都選擇退居第二線,proposal(提案)寄來,我只看大策略,也不改細節,他們只能努力寫,我就不斷稱讚「你寫好好」,他們就愈來愈好,現在幾乎都不看了。放手的過程很煎熬,風險也要控管好,先從熟的客戶開始。

    Q:怎麼挑接班人?

    A:大的層面,要有格局,能看全面性策略,帶領公司往前走;小的部分,要看得很細,從細節中才能看到風險。不過細節、風險,只要有心、經驗足夠,比較容易做到;格局大概跟性格有關,經營者最難的也是這裡。 例如,有些客戶很重要,一年幾千萬的生意,但是團隊一天到晚換人,到底是捨客戶,還是捨同仁?這就有關經營格局,你要思考究竟問題出在客戶身上,還是主管沒做好溝通?在經營上,你認為核心、重要的事,你信仰的價值觀,都會影響你的同仁。 其次,負能量太高的人,也絕對不適合當公司經營者,因為會影響全公司價值觀。 還有一種人,因為我們公司是利潤中心制,有些同仁會因為搶客戶不開心,沒有協作概念,這也是格局問題。不能改變,就不會挑這樣的人。整體而言,態度跟性格是我們找人的基準。有時候,經營者不是能力最好,而是協調性最強的人。

  4. 2020年8月18日 · 欣新網 2019 年總營收超過 15 億元,較 2017 年成長 5 成,能有這樣的亮眼成績,其實是 2016 年接手的總經理懷恩一番摸索的成果。

  5. 2020年11月27日 · 2020年100MVP經理人出爐! 帶領企業在疫情中茁壯,唐鳳、潘孟安、戴雲錦皆入榜.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2020 年台灣百大最有價值 MVP 經理人今(27)日揭曉! 百大經理人齊聚會場受獎,歷屆 MVP 經理人踴躍出席共襄盛舉,交流經營管理心得。 《經理人月刊》榮譽發行人何飛鵬表示:「大家能夠齊聚一堂,特別感謝在場的 Super MVP 工具機口罩國家隊現場總指揮戴雲錦,也是因為有 100 位 MVP 的努力,台灣今年才能夠維持 GDP 正向。 再次感謝所有得獎的經理人,期許各位明年繼續帶領台灣前進,恭喜。 賀大新 攝影.

  6. 1 天前 · 5月30日中租基金平台樂趨勢專案記者發布會。左起第一排依序為百達投顧林秋瑾總經理、中租投顧蘇皓毅總經理、中租投顧陳俊傑董事長、中國信託投信陳正華總經理、法盛投資管理陳家銘董事總經理,第二排依序為中租投顧沈育純經理、摩根投信俊傑執行董事、富蘭克林投顧梁珮羚資深協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