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9日 · 台灣《中央社》報道指,有在官方體制內任職的北京民眾表示,3日晚間李佳琦直播被掐斷時,就讀大學的女兒就忙著打聽「蛋糕怎麼了,犯忌了嗎」? 他在一旁原本默然不語。 直到女兒開口問他,他才輕描淡寫概述「六四」事件。 這名北京民眾說,女兒原本對「六四」渾然不知,聽到他輕描淡寫後,反而認真地「翻牆」找資料,還和朋友私下討論。 直到其中一位朋友,用網頁截圖方式貼出著名的「坦克人」照片後,她和其他朋友才恍然大悟,李佳琦的坦克蛋糕為何犯忌。 + 7. 他私下表示,不論網管是平台營運商還是官方,都可說是「弄巧成拙」,人都有好奇的天性,特別是好奇心特別強的年輕人。 而内地政府好不容易用33年一個世代的時間,將「六四」從年輕人的記憶中抹去,但掐斷李佳琦的直播所引發的好奇,讓内地的努力「前功盡棄」。

    • 被遺忘的斯多亞主義
    • 奧列里烏斯的不動心修練
    • 反柏拉圖的世界分類法
    • 兩種哲學觀與哲學目的

    西方哲學雖然由許多人物和無數千差萬別的思想所組成,但在主流學者和哲學家眼中,可以說有一個從古到今、薪火相傳的「道統」,其中的重要人物包括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中世紀的奧古斯丁和阿奎那,近代前期的笛卡兒,近現代之間的康德、黑格爾到當代的歐陸哲學和分析哲學。但這個脈絡其實是回溯性地建立出來的,並不能完整反映西方思想的全貌。曾經在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後3世紀流行於古希臘和古羅馬,後來被遺忘忽略的斯多亞主義(Stoicism,另有譯斯多葛或斯多噶主義)就是一個不能融入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基督教道統,但卻有完整邏輯學與自然哲學的學派。 亞里士多德:無與倫比、史上最多才最淵博的天才 斯多亞主義由季蒂昂的芝諾(Zeno of Citium,不是提出阿基里斯悖論那位)所創,他常常在雅典的彩色柱...

    「Stoic」一詞在英語字典中的含義就是指對苦樂都無差別心、冷漠忍受變化的性格。這是怎樣做到的呢?羅馬皇帝奧列里烏斯在連年征戰之間,在軍營中寫下了自我反思筆記《沉思錄》(Meditations),在裡面他冷靜地、幾乎是旁觀方式那樣書寫了自己的感受和觀察:奧列里烏斯認為外物並不能直接讓人痛苦或快樂,只有人對外物的態度才會讓自己感到痛苦或快樂。人很多時候沒有能力改變外物的性質和刺激,但可以「求諸己」,消除自己對這外物的判斷,一旦對外物的判斷消失,外物所施加的感受也會消失,心靈復歸平靜;世界不斷變化,即使是古代聖人在今天也都消失無蹤,時間摧毀萬物的能力才是真實的,堅信有固定不變的事物都是錯誤的想法,只有承認事物的消逝本性,就能夠對自己的得失一視同仁,不再計較。 奧列里烏斯主張人們不單需要對外物抱有...

    近年重新介紹斯多亞哲學的心理自助書,甚至是心靈雞湯式作品簡直不可勝舉,意大利哲學家 Massimo Pigliucci 講解斯多亞修心方式的《How to Be a Stoic: Using Ancient Philosophy to Live a Modern Life》(2017)曾經是當年暢銷書之一。 但是,這些作品大多只是重覆奧列里烏斯的處世態度;在當代哲學學術圈子中,斯多亞的美德倫理學也曾經被學者重新提出,以補充規範倫理學與功利主義。但不論是流行讀物還是學院理論,都比較少會詳述斯多亞主義的自然哲學和邏輯學,而這兩個思想分支卻是前期斯多亞哲學最具獨創性的領域,也是他們實踐哲學的基礎。激進地承認變化和運動的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對斯多亞主義的身體性(corporeality)、範疇(cate...

    柏拉圖與斯多亞主義的分類和排列事物的方式並不只是一個形而上學問題,而是反映了兩種不同的哲學目的:柏拉圖哲學的目的是尋找公度和不偏差的「認識」,因此他想要提出以同一性消解差異性的方法;斯多亞主義則不認為有這種公度和完全客觀的認識,而且也不需要尋找同一性,因為哲學的最終目的在於「實踐」,即透過力量和運動速度的增減,去衡量事物的相互影響,進而使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發生關係和變化,作用的發揮比客觀認識更重要。 德茲勒舉了一個例子去說明柏拉圖主義(強調普遍和客觀性質異同)和斯多亞主義(強調特殊和主觀作用)這兩種分類傾向的差別:柏拉圖哲學會將黑牛、白牛這些特殊者歸在牛這個較高普遍性的範疇下,消解了牠們的顏色差異,然後再將牛和馬歸在四腳動物這個更高普遍性的範疇中,消解了有角與無角的差異⋯⋯如此不斷向上提升...

  2. 2019年5月4日 · 1. 今年是「六四事件」30周年,內地加強整頓意識形態,嚴控輿論。 其中著名獨立音樂人李志,疑似因為曾發布多首觸及敏感政治題材的歌曲如《廣場》、《1990年的春天》等而遭全面封殺,他近期獲頒第十屆中國搖滾迷笛獎最佳年度搖滾男歌手時,亦只能被稱為是「南京市民李先生」。 由於頒獎予李志犯禁,得獎名單的微博隨後被刪除,主辦單位臨時宣布取消所有媒體採訪,連上月初有提到李志的提名名單,如今亦被微博官方指接獲違規投訴而無法查看。 據了解,李志最初在今年2月突然宣布由於「身體原因」,取消在四川的23場巡迴演唱會。 其後在4月初,四川文化執法監督局突稱「緊急叫停了某行為不端知名聲樂演員計劃在川23場次個人巡演活動,監督已售1.8萬餘張演唱會門票悉數原價退款」,令外界普遍認為當事人就是李志。

  3. 2022年9月21日 · 1. 現年30歲人稱「口紅一哥」的內地網紅李佳琦,今年6月初在直播時拿出「坦克車造型」蛋糕,令直播即時被中斷。 自此李佳琦便消失在內地的各大社交平台。 直到昨晚(20/9)李佳琦終於低調現身淘寶直播間,當中他沒有解釋先前消失多時的原因,只是平靜說了句:「我回來囉! 」雖然他距今已經消失了109天,但是號召力不減,在短短兩小時內吸引逾6000萬人收看。 最後李佳琦向粉絲大派定心丸,表示:「明天見。 」李佳琦時隔三個月後再出現引起不少討論,當中有網民認為他的外形瘦削了不少,看起來憔悴,不如以往有精神。 直播觀看人數最高達到逾6000萬。 (網上圖片) 點擊下圖看更多相關圖片: 內地十大主播|賣貨直播收益多到還清債務 傳李佳琦身家已過億. + 20. 李佳琦. 內地藝人動向. 1. 0.

  4. 2020年12月26日 · 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是出生於俄羅斯的畫家、美學理論家、音樂家以及詩人,他亦是俄裔法國哲學家 亞歷山大・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 的叔父。 十九世紀中期的俄國,正是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康丁斯基雖然從小學習音樂、繪畫等藝術,不過其人生初段一路都跟隨父母的安排——成為一個律師。 直至1896年,三十歲的康丁斯基參與了莫斯科展出的法國印象派畫作展,深受《日出・印象》的藝術大師莫內(Claude Monet)的啟發,毅然決定搬往德國慕尼黑,進入極富盛名的慕尼黑美術學院就讀,自此走上了藝術家之路。 莫內:「印象」是日出那一瞬間的真實感受|人與物.

  5. 2019年11月15日 · 「光頭葛格」或「光頭哥哥」本名陳俊傑,生於1975年,約於2017年加入直播界,在Youtube上以衣不蔽體、無厘頭的風格引起關注,只穿一條內褲演出「尋找紅心A」魔術、或是用膠帶捆綁自己的「葛格母湯喔」影片都爆紅,雖然不久後影片被檢舉裸露下架

  6. 2021年11月3日 · 余曉潔.台灣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社工。 她從事心理學社會應用與服務工作10多年,致力於大眾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心理科普與本會團體心理諮詢專業人才培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