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7日 · 安德魯·史蒂芬·「安迪」·羅迪克 ( 英語 : Andrew Stephen "Andy" Roddick ,1982年8月30日 — ), 美國 前 網球 運動員,2003年至2004年間一度達到世界排名第一。 他在2003年的 美國公開賽 中贏得一次滿貫賽冠軍。 其後四次打進 大滿貫 賽賽事的決賽(三次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以及一次美國網球公開賽)都敗給了 羅傑·費德勒 。 羅迪克因他強力的發球及正拍而出名。 在職業網球界,最快球速的紀錄約155英里(每小時249.4公里),他更新自己的發球紀錄三次 [2] 。 紐約當地時間8月30日,羅迪克在他的30歲生日當天宣布將在 2012年美網 結束後退役。 簡介 [ 編輯]

  2. 簡介. 職業球員生涯. 主要比賽. 生涯統計. 紀錄及成就. 12週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安迪·罗迪克. 安德魯·史蒂芬·安迪·羅迪克 ( 英语 : Andrew Stephen "Andy" Roddick ,1982年8月30日 — ), 美國 前 网球 运动员,2003年至2004年间一度达到世界排名第一。 他在2003年的 美國公開賽 中贏得一次滿貫賽冠軍。 其後四次打進 大滿貫 賽賽事的決賽(三次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以及一次美國網球公開賽)都敗給了 羅傑·費德勒 。 羅迪克因他強力的發球及正拍而出名。 在職業網球界,最快球速的紀錄約155英里(每小時249.4公里),他更新自己的發球紀錄三次 [2] 。

  3. 2024年1月27日 · 簡介. 職業球員生涯. 主要比賽. 生涯統計. 紀錄及成就. 12週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安迪·洛迪克. 安德魯·史蒂芬·「安迪」·洛迪克 ( 英語 : Andrew Stephen "Andy" Roddick ,1982年8月30日 — ), 美國 前 網球 運動員,2003年至2004年間一度達到世界排名第一。 他在2003年的 美國公開賽 中贏得一次滿貫賽冠軍。 其後四次打進 大滿貫 賽賽事的決賽(三次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以及一次美國網球公開賽)都敗給了 羅傑·費達拿 。 洛迪克因他強力的發球及正拍而出名。 在職業網球界,最快球速的紀錄約155英里(每小時249.4公里),他更新自己的發球紀錄三次 [2]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最新數據
    • 運動生涯
    • 個人生活
    • 生涯數據
    • 宣布退役

    羅迪克是美國著名的網球運動員,在13年的職業生涯中,羅迪克拿到了32個單打冠軍頭銜,其中包括了一個美網冠軍,世界排名也曾高居榜首。羅迪克勢大力沉而快速的發球是其招牌,在2004年的戴維斯杯半決賽中,羅迪克在硬地球場曾創造過每小時245公里的最快紀錄。這一紀錄在2011年被克羅地亞巨人卡洛維奇打破。羅迪克是美國男網最後一個獲得大滿貫冠軍的選手,2003年的美網他在本土封王,同一年他首次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寶座。2012年9月6日,羅迪克正式宣布退役。

    •中文名:Andy Roddick

    •外文名:安迪·羅迪克

    •別名:大P(主要外號)&火箭小子

    •國籍:美國

    •出生地:奧馬哈(美國內布拉斯加州)

    •出生日期:1982.08.30

    現單打世界排名:31(2012-10-23)

    現雙打世界排名:127

    現單打排行積分:1290

    單打最高排名:1(2003年11月3日)

    雙打最高排名:50(2010年1月11日)

    單打冠軍頭銜:32

    2000年:4勝5負(勝率:44.4%) 排名:158

    年終Top 200最年輕的選手(18歲零3個月)。作為青少年組的第一名,以一盤未失的成績贏得澳網冠軍(擊敗安西奇)和美網冠軍(擊敗吉內普里)。成為1959年的布奇·布奇霍爾茲之後第一位贏得澳網青少年組冠軍的美國人,也是92年的布萊恩·鄧恩之後第一位獲得青少年組世界第一的美國人。在邁阿密大師系列賽上獲得第一場ATP比賽的勝利(擊敗維森特,最後負於阿加西)。4月11日接受右膝關節手術。在華盛頓首次闖入四分之一決賽(負於阿加西)。在奧斯汀第一次獲得挑戰賽的冠軍。

    2001年:42勝16負(勝率:72.4%) 排名:14

    ATP Top 20 最年輕的選手。僅次於90年贏得4個冠軍的桑普拉斯,成為在同一賽季贏得至少3個冠軍的最年輕的美國選手。在瑞士進行的第一輪比賽中完成個人戴維斯杯首秀。以全年不敗的戰績(3-0)幫助美國隊重回戴維斯杯世界組。在邁阿密大師系列賽上打入四分之一決賽,戰勝了前世界第一里奧斯和桑普拉斯(最後負於休伊特)。

    在亞特蘭大完成個人紅土首秀,並獲得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冠軍(擊敗馬里瑟),所有比賽只丟一盤。僅次於1992年2月的張德培,成為獲得ATP冠軍頭銜最年輕的美國選手。以一盤未失的戰績贏得休斯敦賽冠軍(擊敗李)。是自92年考瑞爾之後第一位獲得連續兩站紅土賽事冠軍的美國人。第一次在羅蘭·加洛斯參賽並打入第三輪。在第二輪中,克服了抽筋的困擾,在決勝盤以7-5戰勝了張德培,並創造了巡迴賽37個ace球的紀錄。在第三輪對陣休伊特的比賽中,在第三盤戰至2-2的情況下,由於左腿肌腱受傷而退賽。在華盛頓賽獲得第一個硬地冠軍(擊敗沙爾肯)。在美網打入四分之一決賽(輸給了最後的冠軍休伊特)。在德爾雷海灘賽與甘比爾搭檔獲得第一個ATP雙打冠軍。

    2002年:56勝22負(勝率:71.8%) 排名:10

    全名為安德魯·史蒂芬·羅迪克,暱稱“A-Rod”。他的專訪出現在各類非體育類雜誌中,如音樂雜誌《滾石》、時尚雜誌《Vogue》……2003年冬季刊《人物》雜誌評選的“當代最性感男性”中最性感的運動員。2003年11月8日主持了當紅喜劇節目《周六晚間秀》,成為繼克里斯·埃弗特之後第二位有幸主持該節目的網球運動員,此前的30年內也只有11位運動員受到垂青。

    羅迪克的父親傑瑞是一個投資家,母親布蘭奇主管著安迪·羅迪克基金會,此基金會自2001年以來已為近10個慈善團體籌集資金超過900萬美元。他的基金會受到艾爾頓·約翰、萊昂內爾·里奇、辛迪·克勞福德以及唐娜·桑瑪等各界名流的支持。現在位於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的安迪·羅迪克青少年網球計畫已幫助150位貧困孩子,這項計畫除了提供三項大學獎學金外還提供四項基於私立學校的基本獎學金。羅迪克贏得了2004年ATP阿瑟·阿什慈善獎。

    羅迪克的二哥約翰1996-98年就讀於喬治亞大學,當時也是全美網球賽選手,現在,他在聖安東尼奧經營一家網球學校。大哥勞倫斯是聖安東尼奧當地的指壓治療師,他曾是一位出色的跳板運動員,入選過國家隊。羅迪克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橄欖球隊的狂熱球迷。4歲半的時候全家搬到了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10歲時又搬到了博卡拉頓,2003年11月又回到奧斯汀。讀高中時羅迪克和後來戴維斯杯的隊友馬蒂·費什都是校籃球隊的成員,1999年費什和羅迪克一起訓練和生活。羅迪克的愛好是聽音樂(最喜歡聽戴夫·馬修斯樂隊和約翰·梅耶的歌)和看電影(最喜歡《肖申克的救贖》)。

    2004年6月入選《人物》雜誌“50位最性感的單身男性”,2006年又入選該雜誌“當代最性感男性”。2001年以來羅迪克在22次戴維斯杯比賽中取得了單打31勝11負的成績,獲勝場次在美國戴維斯杯的歷史上僅次於麥肯羅的41場。2006年5月,羅迪克被喬治·沃克·布希總統任命為政府運動與健康理事會的顧問。2007年夏天他成為《男性健身》雜誌的封面人物。2009年4月17日在奧斯汀迎娶了泳裝模特布魯克林·戴可兒。跟隨原ATP巡迴賽的訓練師道格·斯普林征戰世界各地。2008年12月起師從拉里·斯特凡基。2009年4月19日,美國當地時間周五,羅迪克的婚禮在家鄉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低調進行,僅邀請了少數親友到一家鄉村俱樂部參加婚宴。小羅的觀禮嘉賓中有不少網球界人士,包括好友費什、布雷克等現役球員,以及阿加西和格拉芙這對網壇頭號神仙眷侶。著名歌星艾爾頓·約翰特地從拉斯維加斯趕來,為老友的婚宴獻唱一曲助興。羅迪克不但放棄蒙特卡洛站,其後的巴塞隆納公開賽也照樣放假——沒什麼比去哥斯大黎加度蜜月更重要。

    “羅太”布魯克林生於1987年,是《體育畫報》御用泳裝名模。她與小羅相識於2007年美網期間,一向緋聞多多的小羅這回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才拍拖半年就向她求婚。在訂婚快一年之後,他們終於正式“拉埋天窗”。

    在自己第一個完整的職業賽季中,19歲的羅迪克在ATP巡迴賽中共贏得了3項錦標,並在19歲零4個月的時候成為ATP設立職業排名以來進入前20名的最年輕的選手,自桑普拉斯在1990年自己19歲的時候在一個賽季中贏得4項冠軍以來,他也是能夠在同樣的年紀取得同樣不俗成績的第一人,當時就有人認為在桑普拉斯與阿加西逐漸老邁的美國網球界面臨更新換代的時候,羅迪克已經表現出了高出同齡人一大截的實力,這毫無疑問的使得他成為了人們眼中兩位前輩最合適的接班人。

    金杯銀盤

    單打冠軍(32) 2012 (2個) 伊斯特本(草地),亞特蘭大賽(室外硬地) 2011年 (1個) 孟菲斯(室內/硬地) 2010年 (2個) ATP巡迴賽1000系列賽邁阿密站(室外/硬地), 布里斯班(室外/硬地) 2009年 (1個) 孟菲斯(室內/硬地) 2008年 (3個) 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室外/硬地) , 杜拜(室外/硬地), 聖何塞(室內/硬地) 2007年 (2個) 華盛頓(室外/硬地) ,女王杯(室外/草地) 2006年 (1個) ATP大師系列賽辛辛那提站(室外硬地) 2005年 (5個) 里昂(室內/地毯) , 華盛頓(室外/硬地), 女王杯(室外/草地),休斯敦(室外/紅土) ,聖何塞(室內/硬地) 2004年 (4個) 印第安納波利斯(室外/硬地), 女王杯(室外/草地), ATP大師系列賽邁阿密站(室外/硬地) , 聖何塞(室內/硬地) 2003年 (6個) 美國網球公開賽(室外/硬地) ,ATP大師系列賽辛辛那提站(室外/硬地),ATP大師系列賽加拿大蒙特婁站(室外/硬地) , 印第安納波利斯(室外硬地),女王杯(室外/草地),聖帕爾滕(室外/紅土) 2002年 (2個) 休斯敦(室外/紅土),孟菲斯(室內/硬地) 2001年 (3個) 華盛頓(室外/硬地),休斯敦(室外/紅土),亞特蘭大(室外/紅土) 單打亞軍(20): 2010年 (2個) ATP巡迴賽1000系列賽印第安維爾斯站 (室外/硬地) , 聖何塞 (室內/硬地) 2009年 (3個) 華盛頓(室外/硬地), 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室外/草地) , 多哈(室外/硬地) 2008年 (1個) 洛杉磯(室外/硬地) 2007年 (1個) 孟菲斯(室內/硬地) 2006年 (2個) 美國網球公開賽(室外/硬地) , 印第安納波利斯(室外/硬地) 2005年 (2個) ATP大師系列賽辛辛那提站(室外/硬地) , 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室外/草地) 2004年 (4個) 曼谷(室內/硬地), 多倫多(室外/硬地),,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室外/草地), 休斯敦(室外/紅土) 2003年 (2個) 休斯敦(室外/紅土),孟菲斯(室內/硬地) 2002年 (2個) ATP大師系列賽加拿大多倫多站(室外/硬地), 佛羅里達 (室外/硬地) 雙打冠軍(4): 2009年 (1個) ATP巡迴賽1000系列賽印第安維爾斯站(搭檔費什,,室外/硬地) 2006年 (1個) 印第安納波利斯 (搭檔雷諾德斯,,室外/硬地) 2002年 (1個) 休斯敦(搭檔費什, 室外/紅土) 2001年 (1個) 佛羅里達(搭檔甘比爾, 室外/硬地) 雙打亞軍(3): 2009年 (1個) 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搭檔諾爾斯,室外/硬地) 2004年 (1個) 多哈(搭檔庫貝克爾,室外/硬地) 2001年 (1個) 洛杉磯 (搭檔甘比爾,室外/硬地)

    2012年8月30日是美國網球選手羅迪克的生日,在紐約當地時間8月30日、台北時間8月31日,剛剛度過30歲的安迪專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自己將在今年美網結束後掛拍退役。

    作為2000年美網青少年冠軍、2003年美網冠軍,羅迪克在過去十年一直是美國男子網壇的標誌性人物,也是美國男網至今為止最後一位奪得大滿貫的男單選手,選擇在自己曾經榮耀輝煌一時的美網退役,也許對他是最好的一種方式了。

    在自己專門召開的發布會上,羅迪克對外公布了退役的訊息,“我將作出這個簡短但很甜蜜的訊息:我決定這將是我最後一次在巡迴賽中亮相。”穿著一件黑體恤、帶著棒球帽的羅迪克剛一到發布會現場就如此表達著,他用甜蜜來形容自己退役的決定,也可見他去意已決。

    “我覺得是時候了,我也不知道自己還是否足夠健康得來撐到零一年,我也一直想這么做,但我總覺得在美網這個夢幻的世界裡,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也許再好不過了。”儘管決定如此傷感,但美國人保持著一貫的幽默,他面似輕鬆地表達著內心的感受,不流露出太多的傷感,但誰都知道,這個決定對網壇來說都充滿著各種無法彌補的遺憾。

    “如果在明天或者未來的幾天我有些什麼情緒上的變化,我可不想人們會覺得我是個情緒多變的人,或者是內心世界波動那么大。”輕聲一笑的安迪表示,這就是自己為何會在生日的當天作出宣布退役的決定,他不想讓人們在今天因為他的輸球或者止步而再宣布訊息,那樣會覺得他是帶著情緒故意如此。這也看得出他已做好決定,不會因為未來幾天的輸球或者別的而更改。

    九年前,在紐約羅迪克獲得了職業生涯唯一一座大滿貫單打桂冠,這也是美國男子選手最後一次捧得大滿貫的獎盃。羅迪克表達著自己對美網的感激和意義非凡,他在過去常常帶著自己的父母和親友來到這裡,像是一份見證他長大的禮物一般如此眷戀著美網。但是有關退役的決定其實自己一直都在想,“這一年來我一直都在想這個決定,當我在這裡打完第一輪時,我覺得是時候公布了。”

  4. 安德魯·史蒂芬·「安迪」·羅迪克 ( 英語 : Andrew Stephen "Andy" Roddick ,1982年8月30日 — ), 美國 前 網球 運動員,2003年至2004年間一度達到世界排名第一。 他在2003年的 美國公開賽 中贏得一次滿貫賽冠軍。 其後四次打進 大滿貫 賽賽事的決賽(三次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以及一次美國網球公開賽)都敗給了 羅傑·費德勒 。 需要 編修 ,以確保文法、 用詞、語氣 、 格式 、 標點 等使用恰當。 (2022年1月16日) Quick Facts 國家/地區, 居住地 ... Close. 羅迪克因他強力的發球及正拍而出名。 在職業網球界,最快球速的紀錄約155英里(每小時249.4公里),他更新自己的發球紀錄三次 [2]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安德魯·史蒂芬·「安迪」·羅迪克英語Andrew Stephen "Andy" Roddick1982年8月30日-),美國前網球運動員2003年至2004年間一度達到世界排名第一他在2003年的美國公開賽中贏得一次滿貫賽冠軍。

  7.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安迪·罗迪克安迪·羅迪克 - Wikiwand

    安德魯·史蒂芬·「安迪」·羅迪克英語Andrew Stephen "Andy" Roddick,1982年8月30日-),美國前網球運動員,2003年至2004年間一度達到世界排名第一。 他在2003年的美國公開賽中贏得一次滿貫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