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31日 · 如果說喜一郎是日本製造業始祖,大野就是將此精神發揚光大的革命家,他更被日本人譽為「生產管理教父」。 大野融合喜一郎的及時化(Just in Time)創意,加上豐田佐吉(豐田集團創辦人,喜一郎之父)的自動化概念,創建出廣為人知的 豐田生產方式 ...

    • 想追求最高效率,豐田生產方式就不會過時
    • 精實管理的零庫存是神話?背後用意是持續改善
    • 平日懂靈活調度的組織,面對危機更有機會勝出
    • 精實管理常見迷思

    只是,這套二戰時期的管理方法現在還適用嗎?如果現在是 2008 年,談 TPS 很合理,因為那一年豐田汽車銷售量超越通用汽車,成為世界第一。現在再談 TPS,會不會有點過時? 雖然這是 70 多年前提出的管理方法,但到今天,各行各業依然可以看到 TPS 的變形與實踐,也許你用的正是豐田工作術,只是不知道而已。比如說,新創圈常說的最小可行性商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它出自於《精實創業》。作者艾瑞克.萊斯(Eric Ries)在書中提及,自己受到 TPS 啟發,認為新創公司不能把資源「浪費」在研發完美產品,而應該投資最少的錢,開發最陽春的商品,增加試驗成功的機率。 軟體開發也存在 TPS 的影子,像是「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

    寫到這,也許有一些人會說,自己的公司早已經導入精實管理,結果根本沒有那麼神通廣大。比如豐田最知名的訴求:零庫存,根本不可能達成。 事實上,零庫存是一種「境界」,持續追求進步、改善,止於至善的目標。會有這種疑問,就表示尚未領略 TPS 的精髓。 多數的管理模式,期望能替一個困境找到一個解答,像是人生病了需要吃藥,管理方法就是那個藥。經理人會期望,一旦導入一個管理方法,它能幫我解決某個問題,藥到病除。 所以,很多管理者會忽略文化的建構,只操作豐田生產模式的「做法」,卻對思考方式一筆帶過。這就像是金庸筆下的《笑傲江湖》,華山派劍宗、氣宗之爭,究竟是劍為主、氣為輔強;還是氣為主、劍為輔高?但其實兩者兼具才是正道,所以主角令狐沖練成獨孤九劍(劍)與吸星大法(氣),才能獨步武林。 簡言之,自働化、即時生...

    當然也有人會說,零庫存的精神不符合現在需求,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只能坐看有庫存的對手彎道超車,搶走客戶。會有這樣疑慮的人,少算了企業應變危機的其他面向。 全球工具機伸縮護罩產量第一的台灣引興董事長王慶華解釋,豐田汽車平均 60 秒產出一輛車,1 個小時就是 60 輛,3 個月就是 3 萬 6000 輛。新冠肺炎等會影響全球供應鏈的黑天鵝級事件,可能 30 年才有一次,為了抓住幾十年才發生一次的機會,平時就要儲備 3 萬 6000 輛以上的車子,怎麼算,報酬率都極低。 中華精實管理協會經理江守智也表示,很多經理人忽視,庫存水位拉高,意味資金水位降低。換句話說,導入精實管理意味著庫存水位降低,資金水位升高,也就是說,即使危機來臨,暫時沒有庫存或生意,你手上有的是現金,又有什麼好擔心? 更...

    迷思 1:我的公司體質良好,不需要精實

    中美貿易戰提升關稅、薪資逐年成長、強勢客戶要求降價……,每年總有很多原因提高成本,一旦毛利成長速度低於成本增長,即使營收增加,獲利依舊會下滑。許多企業抱怨利潤變薄,卻繼續追求難以掌握的營收,而不是可以控制的浪費,所以每家企業其實都需要精實管理。

    迷思 2:導入資訊系統、機器人、自動化設備就是精實

    工業 4.0、AI、無人工廠的效果,好似跟精實管理一樣。然而,機器需要資料驅動,資料需要人輸入,資料判定、分析也需要人為設定,而每家公司的需求也不同。投資設備的前提是人力的經驗,所以,刪除無價值的流程,讓員工學習如何更有效率,才是真正的精實管理,也是「智慧」的前提。

    迷思 3:流程改善是主管的事,與我無關

    精實管理是一個系統問題,推動不只是由上往下,更多的時候是由第一線發現問題,才能追溯整個流程。改革可以由員工發動,更需要老闆要支持,全員配合。當 A 流程的改善,形成 B 流程的障礙時,老闆能宏觀評估,在一加一減之間如何調整,讓整體效能增加。

  2. 2011年11月8日 · 前豐田汽車副社長大野耐一,是開創豐田生產方式的靈魂人物,這套系統最初在豐田內部,甚至被稱為「大野生產方式」。大野在著作《追求超脫規模的經營》中指出,原本豐田也採用美國式的計畫性大量生產,但觀察景氣變化的歷史,大野警覺,大量生產只適合

  3. 2023年8月2日 · 美國職棒大聯盟、日籍投打「二刀流」巨星大谷翔平,持續上演驚喜秀! 日前不僅投出個人大聯盟史上首場完投完封勝,更連續轟出第 38、第 39 支全壘打……。

  4. 2017年8月8日 · 「及時化」「自働化」兩大支柱,浪費無所遁形! 要解決上述浪費,大野在《豐田生產方式》指出,應把下列兩大項工作觀念貫徹其中。第一為「及時化」(Just in Time),第二是「自働化」(Jidoka)。

  5. 2018年2月9日 · 每天晚上將近8點鐘,全台17家「乾杯」燒肉店的員工,都會拿起「大聲公」,用機智幽默的「哏」,場子炒熱,最後號召內店客人一起舉杯,只要你能「乾杯」,就再贈送一杯啤酒。. 要是現場有客人願意配合玩「親親豬五花」活動,完成「接吻10秒」的任務 ...

  6. 2017年12月4日 · 從公司內部升遷人是妙計,不僅可以留住想跳槽的資深或厲害員工,更可以挑戰員工承擔新任務和更多責任。. 不過,升遷新星背後也有難處,當團隊中不僅一位爭取升遷機會,同事間為了往上爬,難免產生競爭關係。. 即便主管因明確原因提拔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