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曾經在知名銀行就職,如今卻淪落成流浪. 經歷過日本的金融泡沫時期,大叔對宏觀經濟、社會現狀的知識儲備超過了藤田的想象. 大叔向藤田表示︰當時忙於工作,不料患上抑鬱癥,只能藉酒消愁——最後毀了自己的事業。 他本以為失去這份工作很快就能找到新工作,便把退職金全部給了妻子。 但在那之後, 大叔再也沒有找到工作 。 「誰知道,過了50歲就沒人要了。 」這個社會,為什麼不再給失敗者重新振作的機會了? 半年後,大叔消失了,藤田再也沒有見到他。 點擊圖片放大. 日本老人紛紛偷盜 只因入獄包吃包住. 藤田孝典在《下流老人》一書中,表示「下流老人」,即社會底層的老人有 三個特點︰. 收入極低. 沒有儲蓄. 無依無靠.

  2. 2024年5月15日 · 20多歲的青年腦筋靈活轉數快,能短時間內吸收同處理大量資訊,運算能力強勁,但這種長處好容易變短處。 加上生活經驗和知識累積不足,好多年輕人對消費趨勢或股市的熱門板塊只有粗疏研究,衝動做出魯莽的投資決定。 Kravietz表示,遏抑炒賣的心態很重要,要學懂冷靜把握入市時機,不要跟風或試圖賺快錢。 許多背負學生債務的青年需要同時處理多筆貸款。 財務顧問Megan Kowalski指出,為了減少債務,他們往往誤墮一個陷阱:沒有先償還最高利率的貸款,錯誤專注於金額最小的貸款。 她建議: 最好優先考慮償還利率最高的債務,長遠有助減少需要支付的利息。 30歲: 保險日漸重要 為家人著想宜多加研究.

  3.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大轉變。

  4. 2024年2月2日 · 高校教師,本應是高收入人群,風光無限,卻能在退休後瀕臨破產? 近日,日本媒體「THE GOLD ONLINE」報道,私立大學教授小山龍(化名)在退休4年内「敗」光了自己2000萬日圓退休儲蓄(約106萬元)的四分之三,瀕臨破產。 太太看不下去了開始執掌財政,夫妻倆為了彌補財務缺口慳錢慳到淚崩。 年薪900萬日圓的小山,退休儲蓄僅2000萬日圓. 退休四年,2000萬日圓僅剩500萬日圓. 月領28萬日圓退休金,依然入不敷出,最多3年破產. 錯誤一︰愛社交買跑車 4年「敗」光四份三儲蓄. 退休前,小山龍太是日本一所私立大學的統計學教授,每月有約60萬日圓(約3.17萬元)的收入與200多萬日圓(約10.6萬元)的年度獎金。

  5. 2022年5月11日 · 截至2022年2月24日,眾安銀行(ZA Bank)總共支援13間銀行的eDDA服務,包括上年已支援的12間(滙豐、渣打、中銀、恒生、招商、交通、中信、集友、南商、創興、星展、Mox)以及新增的虛擬銀行Livi Bank。另外,早亦預告本月會新增一間虛銀天星

  6. 2022年8月31日 · 為什麼和田生地產那麼相似呢?.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08/31 12:20. 最後更新: 2022/09/01 10:50. 分享:. 在幾個月前連續寫了三篇介紹「滙豐六角形紅白」標誌的故事,有讀者私訊問我那麼「恒生紅底雙腳」的標誌又有什麼寓意,為什麼會和田生地產那麼相似 ...

  7. 2021年6月1日 · 1. 鍛煉思考. 一個懂投資的人是「會思考的人」,若你只停留在看YouTube平台或打電話問分析員查問某股是否買得過,而不作個人思考,最終只會淪為大鱷的點心。 2. 要有自知之明. 每個人的投資金額亦有所不同,若你投資的金額為你全部的資產,面對的風險就要三思。 有人投資好運可以倍翻,即使你買的股票最終大升,你亦要有自知之明,是因為個人的分析獨到? 還是只是靠運氣? 單靠運氣又不想承認,到頭來可以在在短時間內輸掉很多。 3. 別跟風、忌心急及感情用事. 當大家都相信的某股向好時,你就最需要小心,跟從別人的後果可以很嚴重。 而投資需要有個人的方向及方法,客觀去決定買賣時間,需要有理性及數據分析,投忌感情用事,有些股份若基本面變差,你仍然不死心,最終或引致更大的損失。 4. 適當分散投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