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成為一個獵人──在法律夾縫與文化斷層中進入祖先的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今年第一場 憲法法庭言詞辯論 於今天(3月9日)上午舉行,大法官針對原住民狩獵權聽取各方意見,預計在一個多月後做出解釋。 此案源於2015年底,台東縣海端鄉布農族人 Talum Suqluman (漢名王光祿),因使用非法槍枝以及獵捕保育類生物被判刑3年6個月定讞,即將執行前,最高檢察署為其 非常上訴 ,最高法院於2017年裁定停止審判並聲請釋憲,創下最高法院首次提出釋憲案的首例。

  2. 2019年6月23日 · 從年出口6萬張穿山甲皮,到保育模範生──台灣穿山甲保育之路. 根據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 統計 ,過去10年,有100萬隻穿山甲遭盜獵,數量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極危」等級,下一個階段就是野外滅絕。. 而台灣極可能是穿山甲最後的 ...

  3. 見證傷痕與守護山林:第一線與山老鼠鬥智的巡護管員. 俗稱巡員的森林護管員,帶著《報導者》團隊在「嘎拉賀神木」登山路線巡查。. (攝影/余志偉). 實際在第一線注意山林動靜、監控是否遭到盜伐跡象的重任,落在全台僅千餘人、俗稱巡員的森林 ...

  4. 2019年7月22日 · 錄下全球首筆野外穿山甲哺育影像,台灣研究員攜手獵人創紀錄. 研究員孫敬閔(右一)和在地獵人阿勇(左一)曾合作調查穿山甲,創下多項突破紀錄。. (照片提供/孫敬閔). 台灣驚人創下8年長期追蹤野外穿山甲的紀錄,在成功經驗背後,專精「聞屎」研究 ...

  5. 原漢家庭長大的Ciwang,是原運領袖的小孩,她會讀書、有資源,已是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但仍不能免於周遭無心的「微歧視」 (Microagression,指對於少數族群無意、隱性的歧視)。 她以自身經驗呼籲,在原住民尋求轉型正義之際,社會應關注「微歧視」對原住民帶來的後續效應。 「我必須活成什麼樣,才符合原住民的標準? 「如果我不夠像原住民,我會被質疑是否利用這個身分,去獲得某些權益跟福利? 這是生活在都市、時刻被貼上刻板印象,許多年輕都市原住民內心的痛。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6. 本書作者珍妮佛・喬登(Jennifer Jordan)追溯這5名女性登山家的腳步,記錄她們與父權體制纏鬥不休的身影、對攀登與高山的熱切嚮往,以及獻出生命也不足為惜的決心。 本篇導讀中,作家詹偉雄則爬梳這座職業登山界的至高聖殿被人類發現、命名以及征服的歷史,女性身影直到20世紀末才出現,然而,她們登山過程中的作為與努力,讓後世之人得以窺見女性主權在人類歷史中顛簸前行的另一種面貌。 在母親填寫職業表格時,部井進也總愛取笑她:「為什麼填『家庭主婦』啦? 」他問:「為了妳的工作,填上『登山家』吧! 」「但我就是一個家庭主婦啊,」她堅持,「我只是因為愛爬山才去爬了

  7. 2023年2月12日 · 2021年中,一件越南移工在南投山區遭槍擊致死事件,公權力以「原住民獵人誤射」定調結案,然而圍繞在案件周遭仍有許多未解謎團,反映出兩個族群在國家法制外、灰色地帶的交會。 《報導者》深入分析判決資料並重回事發地訪查,試圖重構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 2021年乾旱夏季深夜11點半,黑暗中的槍聲,在南投縣仁愛鄉遙遠而平靜的間部落響起。 一名越南移工的屍體,倒在連接武界與萬豐部落的萬豐隧道口,被霰彈槍擊中的腹部兀自流著血,17個小時後的隔日下午4點半才被發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