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3日 · 一次看懂癌前病變「巴瑞特氏食道」. 日期:2020 年 7 月 13 日 作者: 盧映慈. 胃食道逆流是台灣人很常見的疾病,根據健保署統計,近3年的就診人數已經超過76萬人,再加上沒有就醫的人口,盛行的比率粗估是24%,接近高血壓的患者比例。. 雖然胃食道 ...

  2. 2020年11月11日 · 目前臨床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並不是那麼了解,但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正因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去世,好萊塢優雅女星的代表奧黛莉赫本,也是神經內分泌瘤的患者。

  3. 2019年1月20日 · 2002年出生的小A,出生14天時開始有含膽汁的嘔吐、體重下降,由成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賈書悌收治,發現罹患大腸神經節減少症,造成「短腸症候群」因而腸阻塞,無法靠進食獲得營養,於是開始用注射的全靜脈營養來維持生命。 腸道是人體吸收養分的唯一重要器官,但是腸道可能會因為扭轉、壞死性腸炎、先天性巨結腸症等先天或疾病、意外等,造成部分甚至全部損失,這時,人體無法再經由口腔進食吸收足夠營養,得經由靜脈注射的全靜脈營養維持生命,就被稱為「短腸症候群」,簡稱短腸症。 一般人的腸道,小腸長度可達6、7公尺,大腸長度則為1.5公尺,當小腸被切除70%-75%時,腸道的長度減短,會造成營養消化吸收功能減少,無法提供身體所需,會產生包括有腹瀉、體重減輕、脫水、體液和電解質失衡,及各種營養素吸收不良等症狀。

  4. 2019年11月1日 · 蘋果電腦的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過世8年,但奪走他性命的腫瘤「神經內分泌腫瘤」,卻還是一個聽起來相對陌生的病名。 即使發病,也需要平均5~7年的時間才會被確診,雖然腫瘤生長緩慢,但也因為這樣很難早期發現。

  5. 2018年7月11日 · 遺傳造成的癌症「神經內分泌腫瘤」!. 建議每年做胃鏡檢查. Posted on 2018 年 7 月 11 日 by 盧映慈.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又俗稱「伯斯病」,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種,在台灣,每10萬人大概就有1人得病,跟家族病史有極大的關係。. 這種腫瘤會因為受 ...

  6. 2023年7月24日 · 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指出,這兩種阿茲海默症藥物,被證實可以清除大腦中不正常的類澱粉蛋白,而在初期阿茲海默症病人腦中會出現類澱粉蛋白,故該藥可以延緩阿茲海默症的病程,避免惡化的太快。 根據藥物實驗結果,無論是 Leqembi 或 Donanemab 在輕度認知障礙的病人身上最好,適合對象為簡易知能評估(MMSE)中分數達 20 分以上患者(滿分 30 分) 為主。 其他數據也可以發現,年齡對新藥延緩大腦退化的狀況有所差異,例如 Donanemab 對於 75 歲以下的患者的臨床效果會比 75 歲以上更佳,但對年輕型失智者(例如 65 歲以下)效果沒有比較好。 阿茲海默症新藥副作用注意 4 點.

  7. 2020年7月20日 · 大腦在0~6歲發展最快! 讓腦神經學家教爸媽「分階段」把握幼兒腦部黃金期. 日期:2020 年 7 月 20 日 作者: Heho編輯部. 大腦是一個需要經過大量刺激,才會開始逐漸發展的器官,所以在出生後,接觸到外界環境、接受到不同的資訊,就漸漸發展了不同的地方;而在0~6歲的時候,大腦還像是一張白紙,所以學習能力最好、發展最快,之後就會趨緩、漸漸變得成熟,所以如果想要發展未來學習的能力,也要注意0~6歲的黃金期。 幼兒腦部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