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8月1日 · 美國醫療研究院(IOM)在1999年提出「犯錯是人性」報告,引起全球醫界探討醫療誤失與改善病人安全。 2001年,第二份報告「跨越品質鴻溝——21世紀的新醫療體系」強調,所有的醫療品質革新,應該從「以病人為中心」為出發點,再度被各國奉為圭臬。 當時這份報告直指美國醫療照護體系並未提供民眾所期待、以及應得的醫療品質。 民眾必須在複雜醫療環境中自行摸索;現有的醫療機構是設計用來照顧急性病患,因而無法處理許多慢性狀況;許多醫師診治病患並沒有遵行治療指引;病人的治療計劃經常被拖延。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跨越品質鴻溝」報告提出需從六項目標改善醫療品質:安全、有效、以病人為中心、及時、有效率、公平。 而「以病人為中心」的實質內涵,必須要做到: 尊重病患的價值喜好與表達出的需求.

  2. 2021年11月8日 · 佳指出,透過分析臨床檢體和基因改造小鼠研究發現,SLE病患的GLK蛋白激酶基因產生變異時,會導致GLK蛋白激酶過量表現在T淋巴細胞中,進而造成T淋巴細胞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IL-17 A,接著誘發一連串自體免疫反應,攻擊病人自身器官、組織,引起多重器官發炎反應。 研究團隊以深度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431例DNA樣本,包括健康者、SLE病患和病患家屬,發現高達近4成(39.2%)的SLE病患帶有GLK基因變異,包括來自先天的遺傳性基因變異,以及後天隨年紀增加或環境刺激所造成的體細胞性基因變異,這些基因變異都會使GLK的mRNA或蛋白質過度穩定而增量,誘發IL-17 A細胞激素產生,導致自體免疫疾病。 推薦閱讀: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出現3症狀 當心高致死率「肺纖維化」找上門.

  3. 2009年6月1日 · 基於愛心,家人都急切的想幫助病人,提供善意的建議,要求病人做正向的改變,但是往往給病人帶來心理壓力,反而收到反效果。 家人往往覺得徬徨。 在病房家庭會議裡,許多家屬急於想知道的就是該如何幫助病人。 以下幾點可供您參考: 第一,要關懷病人。 當病人覺得被人關愛有歸屬感時,康復就自然開始。 要關愛一個人,我們要先從他的立場來了解他的處境,知道他的需求。 用心聆聽,而不求解決問題;全然包容,而不評斷是非;表達關懷,而不施加壓力。 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可以盡情的傾吐心聲;告訴他我們了解他的困境,願意伴隨他度過生命中暴風雨。 有些疾病會影響到病人的心智及情緒,使他難以與我們溝通。 有時病人會自暴自棄拒藥絕食,甚至用粗言暴行來傷害我們。

  4. 2021年7月13日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主治醫師鐘法博進一步指出,心臟內超音波導管是心臟內科近年來的新技術,不但可於術前做心臟功能評估,也可減少術中輻射量的暴露。 手術中若發現血栓也能及時處理,並可觀察、追蹤以電燒手術處理病灶後的效果,增加術中的安全性,且適用於所有病患。 「目前超音波耗材屬於自費項目,但在健保給付範圍下涵蓋大部分電燒手術醫材,病患可減輕不少負擔。 心房顫動麻煩的地方就在於,即使沒明顯症狀並不代表沒有中風風險,如今治療技術已有進展,因此建議若經醫師團隊評估有需要執行手術的病患,切勿拖延,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照片醫師由左至右: 1.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主治醫師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心律不整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 羅力瑋. 2.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主治醫師 張世霖.

  5. 2023年9月14日 · 迷走神經性昏厥(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 這是最常見的暈厥類型,佔近一半病例,通常發生在站立一段時間或有情緒困擾時,原因是迷走神經過度興奮,抑制交感神經而造成心跳過慢、血液輸出量減少,當腦部血液灌流不足,就會暈倒。 通常稍做休息或平躺幾分鐘,就會很快緩解。

  6. 2019年3月11日 · 2019-03-11. .更新日期 / 2024-03-21. .文 / 張淑芬編譯.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困擾醫界多年的難治型憂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出現新的藥方。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核准含有俗稱「K他命」(ketamine)成分的抗憂鬱症新藥Spravato上市。 相較於傳統抗憂鬱藥物需時數週或個把月,採用鼻噴劑的Spravato在使用後,最快4小時內會活化腦部細胞,有助抑制病患的負面情緒。 要價不斐、最快4小時內發揮藥效. Spravato的組成物為艾氯胺酮(Esketamine),是「K他命」的氯胺酮衍生物,同樣具有鎮靜和產生快感等反應。

  7. 2020年9月1日 · 2020-09-01. .文 / 黃偉俐.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2004年,派屈克.麥金尼斯在《麥金尼斯的兩個FO:哈佛商學院的社會理論》中開始提出了「錯失焦慮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 「錯失焦慮症」指的是當你錯失了所屬某個團體的活動、無法參與某些社交互動,甚至被團體忽視或排除在外,因而產生的焦慮、害怕,甚至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