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對於GI小弟我承認有點跟著熱門走, 收入可能可以達標, 病人最多, 檢查最多, 但是大家都知道GI專科已經到2000多號, 可能有飽和趨勢, 小弟我手也不夠巧, GI又要很多進階的procedure, 止血的procedure, 最算練起來, 也怕說其中併發症的風險, 而且GI也是這三科裡面最重症的一科, 相信被告的機會最大. 2. Meta以看糖尿病為大宗, 可是家醫科, 其他內科, 神內, 也都會分食, 怕說病人太少, 而其他內分泌的病人也更少. 當然生活品質最好. 3. Rheuma可能是病人最少的內科, 好在目前專科人數不多, 所以還有一定的量, 也是怕說未來專科人數多起來, 也會飽和. 生活品質, 風險居中 (還是有SLE, RA CRITICAL的病人).

  2. 台灣高等法院今天以常業詐欺罪判他3年。 台北地檢署先前起訴認為,林光常宣稱自己具有醫師、教授身分,民國91年間出版「無毒一身輕」、「林光常3+4健康報告」等書,並在電視廣告及各地巡迴演講推廣「排毒餐」,宣稱只要吃他販售的排毒餐,就能治癒癌症,甚至以「一根筷子」方式替病患診斷。 許多癌症患者因此放棄醫院正規診療,花費新台幣數十萬元買林光常的產品,延誤診療時機,有病患甚至因此病情加劇死亡。 法院一審時,林光常被依常業詐欺判刑2年6月,檢方和林光常不服,均提上訴。 高院合議庭審酌林光常利用被害人追求身體健康及急欲治癒癌症心理,施用詐術鼓吹被害人放棄正當醫療,導致病情惡化,且被害人數眾多,造成社會危害非輕,被告也獲利甚豐,並審酌有病患因此死亡,改判他3年。 全案可上訴。 990730.

  3. Martin 寫: 住彰化縣的醫師陳學稚去年到大寮鄉一家私立醫院任職,涉嫌向醫院負責人詐財300萬元,昨天被高雄地檢署依詐欺罪提起公訴。 起訴書說,陳學稚(57歲)是內科及家醫科醫師,因欠人300萬元無力償還,得知大寮鄉一家私人醫院急徵醫師,便向這家醫院的林姓負責人表示,願到該院任職,但希望林代他處理債務,再由每月的薪資扣抵。 陳學稚去年3月14日分別向高雄縣府衛生局及中央健保局申請為該醫院的醫師,林姓負責人於是簽發4張總金額為300萬元的本票給陳學稚。 不料,陳學稚簽約後的第3天,即去年3月19日便向高雄縣府衛生局及中央健保局申請撤銷登錄為這家醫院的醫師,並於取回醫師證後,逃匿無蹤。 此外,這家醫院因陳學稚的落跑,導致去年3、4月有106萬4913元健保醫療費用無法請領。

  4. 「這個社會怎麼什麼事情都以. 錢為目標在滾動?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運東說,健保給付一視同仁,在業績掛帥下. ,許多醫院便把成本高、費人力的科別視為賠錢單位,四大科首當其衝,業績差,科主任. 不但會被院長找去問話,連走在醫院裡都抬不起頭來。 衛生署去年核定全國小兒科第一年住院醫師有兩百名員額,但到年底,只招到一百四十名. 新血,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黃富源無奈說,除台大醫院和馬偕醫院,其他醫院小兒科都沒有. 招滿。 孩子是每家父母心中的寶,為何連小兒科都招不到住院醫師? 原來現在生育率愈來愈低,兒科醫師服務對象減少,小兒科獲得給付和內科相同,但病患. 不論是看診、打針、治療都需要更多人力,其他科別還可以多用檢查和開藥來增加給付來.

  5. 《蘋果》報導,醫界和網友昨繼續論戰和信應否收治八仙傷患,多人認為該院此次遭砲轟,部分原因與黃達夫、和信副院長謝炎堯近年發言有關,兩人曾以「 要有醫德 」批評他院醫生, 遇重大災難卻以無設備人力為由推拒急救,是雙重標準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這篇講得這麼清楚...雙聖該不該切腹以謝國人? 傳說中的杜老爺是也 ! http://mypaper.pchome.com.tw/bear1002. Harvey0517. V4. 文章: 4613.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22, 2008 3:52 pm. 來自: 曾咖. Re: 和信引起醫界大反彈 與這2人有關. 由 Harvey0517 » 週二 6月 30, 2015 11:55 pm.

  6. 根據衛福部統計,精神科每年就醫人次達260萬人,總就醫次數上看2000多萬次;而國內. 精神科診所也愈開愈多;至去年為止,基層精神科診所共有481家,較10年前增加近八成. ,而精神科家數於2105年的年增率為近5%,增幅是各專科中最高。. 專家分析,精神科診 ...

  7. 台北市立大學水上運動系徐姓學生,原是國家重點栽培的輕艇選手,2014年11月車禍癱瘓,父母安排他到台北萬華一家醫院醫治,隔年6月,林愈翔冒稱廖姓醫師,騙可用「幹細胞」改善徐的病情。 徐的父母信以為真,將兒子轉到台北市長安西路林經營的診所,前後支付119萬元。 林姓夫妻拿塑膠板毆打徐的雙腿,宣稱「這樣可以治療肌肉萎縮」,結果徐因大小腿大片皮下出血,引發橫紋肌溶解症而亡。 本案士林地院審理中。 APM.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