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8日 · 他對抗法西斯政權,被祕密警察帶走,幸好警長的太太是家裡老顧客,保住他的小命,但他必須離開匈牙利,十七歲就成為流亡者。 他到柏林政治大學念新聞,在攝影暗房當助手,為圖片代理商跑腿。 老闆看他眼神敏銳,借他一台徠卡相機,派他去攝影。 十九歲被派去丹麥哥本哈根,採訪蘇聯無產階級革命家托洛斯基演講。 托洛斯基不准人跟拍,卡帕混進工人中,擠到舞台前偷拍,第二天報紙整版全是他拍的照片。 他的照片彷彿聞得到硝煙. 希特勒 當上德國總理,身為猶太人,柏林不能待。 他跑到法國巴黎以攝影謀生,認識總穿西裝打領帶的波蘭攝影師西蒙(David Seymour)和喜歡繪畫、寫作的法國攝影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三人泡在咖啡廳,聊的不是攝影,而是政治。

  2. 2015年9月24日 · 史卡帕帶著眾人走進豪宅大廳,說他欺騙了大家,他沒有要埋葬賓利,只是要用這招引起注意。 原來史卡帕是要幫「器官捐贈」的慈善團體做宣傳,他本人當然加入捐贈。

  3. 2023年11月30日 · 立法委員林昶佐補充,過去外媒看待台灣的觀點並不全面,他們多半把台灣當作中國的叛離省份,又或者是從國民黨史觀出發的自由中國,這都落入中國內戰的延伸。

  4. 2020年12月7日 · 分散時間投資是一種與分散資產投資類似的投資策略。 將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某一檔股票是錯誤的投資策略,同理,將股票市場投資的曝險部位都限定在一年內,也是冒失的行為。 如果投資者犯了這個錯誤,而股市恰恰在這一週期經歷斷崖式下跌,那麼他將血本無歸。 分散時間投資將投資週期擴展到幾十年,投資者會更安全。 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擅長延展投資的期限。 先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單從投資的絕對額來看,與年老時期相比,很多人年輕時的投資金額非常小。 考慮了通貨膨脹的因素,絕大多數投資者60多歲時的股票投資金額,要比20歲出頭時高20倍甚至50倍。 20多歲投資幾千美元,年老時投資數額高出幾十倍,相對而言,年輕時小額的投資,根本無法分散日後的投資風險。

  5. 2019年3月28日 · 青年總裁組織(The 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 ,YPO;是全世界最早的青年領導者國際組織)的總裁兼執行長Ray Hickok曾經說過一個故事,很值得與大家分享。 故事的背景是在歐洲,一個蓋教堂的工地。 神父來到工地,問候這些蓋教堂的工人。 他看到一個工人蹲在地上敲磚頭,就問工人:「你在做什麼? 」工人抬頭看看神父,撇撇嘴,不耐煩的說:「我在敲磚頭啊。 」神父頓了一下,離開這位工人;接著他看到另一個工人也在敲磚頭,神父又問:「你在做什麼? 」這位工人的回答不太一樣,他說:「我在賺錢養家。 」神父聽了點點頭,繼續往前走;接著遇到第三個工人,這個工人也在做完全一樣的事,敲磚頭。 神父也開口問這位工人:「你在做什麼?

  6. 2019年12月2日 · 17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曾經說過: 「人們通常對於自己發現的道理,比由別人發現的更加深信不疑。 充分認識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必須從感官層面出發,在大腦裡紮根,就像樹幹發出新芽,才能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認知中。 如果說認知水平由聽過的道理決定,那世界上最智慧的人應該是新媒體編輯,因為他們每天要經手海量的文章和書籍——包含各種「醒世良言」,人生哲理。 當人們說自己「懂」一個道理的時候,其實是包含三種層次: 1、不求甚解。 對於這個道理僅限於記住了內容,或許能在聊天時能拿出來炫耀,但既沒有深入的了解,也沒有自己的思考。 2、對道理有自己的思考和質疑,但並沒有真正的結合到生活實際中。 3、親身實踐,對遇到的問題有深入的思考,當這時看到別人總結的經驗時,才能更好的批判吸收,化為己用。

  7. 2021年3月11日 · 知名女團牽起台灣緣分 超哈台的巴西男孩. 臉上掛著大大笑容的盧卡斯,在工作室裡迎接我們的到訪,一開始面對鏡頭還有點緊張,擔心著他的中文說得不夠流利,不能完整表達他最想跟台灣人說的「內心話」。 自學中文全靠看台灣偶像劇、聽台灣流行樂,來台灣六年的時間盧卡斯已經講著一口流利中文。 2014年選擇來台灣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的美術研究所,會這麼喜歡台灣,起因全是偶像女團S.H.E,13歲那年在網路上看影片,偶然機會下載到S.H.E的MV,唱著完全不熟悉的語言,引起了盧卡斯的興趣,研究她們到底來自哪個國家,開啟了他跟台灣的緣份。 在探索過程中,相當好奇台灣什麼樣的國家,發現這裡有中華文化、日式、原住民元素等不同風格的多元文化所組成,藉由看偶像劇、電影、聽流行音樂等方式一點一點累積認識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