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在 2002年成為全臺第一個有機示範村名聞一時13年過去有機農業已成為花東顯學羅山村不再是唯一該如何帶動社區重新發展留住更多年輕人成為當地居民最大的課題近年富里鄉農會和羅山居民重新盤點資源引進國際蔚為主流的里山倡議」,發起有機村的二次復興行動他們重新利用管理周遭荒廢已久的竹林降低山羌危害農作物機會同時傳承老一輩手作斗笠技術另與林務局和工研院合作運用碳化竹子技術供應當地有機肥和熱能建立循環農業將農業從生產進一步擴大到生活生態企圖打造全臺最大的里山聚落。 羅山居民計劃整理廢棄步道和周遭竹林、樹林,發展低度旅遊。 有機村復興,留住年輕人. 「你看這個斗笠軟軟的,不耐用,我們都編得很紮實,可以用很久。

  2.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林益誠理事長承接家業規劃農家體驗活動。 「雖然體驗活動的農家變少,但當地有機農業的面積卻增加了。 」羅山社區地理環境優異,相當適合從事有機農業,但當地有機米最好的產量只有慣行米的8成左右,售價若不提高,農家將難以生存。 幸好有富里鄉農會及農糧署協助,一方面輔導農民強化技術,另一方面提高有機米價值,使許多農民紛紛投入種植,全臺灣將近十分之一的有機米來自富里,而羅山更是其中重要的產區之一,成果優異。 逐戶檢測 落實有機米品質把關. 為了鼓勵當地農友轉作有機米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帶著農會員工一一造訪鄉里,協助規劃栽種有機米的專業區域,包括確立獨立水源、隔離帶,且社區有自己的汙水處理設施、汙水下水道,再三確保無鄰田汙染問題,更嚴格落實稻米品質的把關。

  3. 學詩指出,韌性農業計畫裡把所有植物材料全部拿出來研究,找出到底特性在哪裡,從世界蒐集來的種原包括東南亞、巴基斯坦等,放在倉庫裡的種子必須種在田裡,看生長表現,「種原要種下去,才知道它長成什麼樣子。 國家作物種原庫保存的種子已超過10萬筆,但作物品系特性不落地生長難以預測,研究起來是大工程。 (攝影/張家瑋) 以農試所的 國家作物種原庫 有10萬筆種原來說,假設水稻有1萬筆種原,怎麼知道這1萬筆種原的特性? 「例如我們拿1,000個種原種在田裡,然後調查性狀和開花結果。 做完調查後,可能會有耐旱、抗病,抗蟲品系,種原研究人員將這些基本資料報告交給育種人員,育種人員再開始選擇,從雜交到育成一個新品種,具有原來特色又有新特性的品種誕生,差不多要花上10年時間。

  4. 臺灣和日本的自然環境天差地別霧峰農會之所以異想天開興起釀清酒的念頭是為了替益全香米台農71號尋找加工升值的可能性農會總幹事黃景建說:「霧峰益全香米的種植面積是全臺灣最廣的但其他地方也有種我們跟他們有什麼差異

  5. 華慶指出,FSC是目前世界上最嚴謹、均衡的制度,在環境面,關注伐採時如何降低環境和水土衝擊、保留野生動物棲地;另也納入社會面向,例如基層勞工薪資、周邊社區的知情權,甚至是否因此獲得工作機會。 「經濟、社會和環境,絕對是未來林業三個重要的內涵,這是學校和現在林業人員較少注重的面向。 」華慶表示,目前補助農頭一年申請FSC一半費用,正研擬是否提高;未來也打算將FSC導入國有林,由各管處提出申請,讓同仁從實作中內化精神。 務局允諾加強辦林業政策說明,破除平行時空. 除了對農和內部人員溝通,務局要如何打開和外界對話的窗口? 華慶坦言,過去林業界和環團雞同鴨講,仿如處在平行時空,未來希望促進兩者溝通對焦,今年務局會到各處辦林業政策說明,讓更多人參與討論。

  6. 國產材枝葉製作森林精油,創造森林與人雙贏. 近年面對國產木材自給率不到1%、林木老化的議題,務局喊出「國產材元年」,希望以正常疏伐等撫育方式,恢復森林健康,達到資源永續利用。. 疏伐下來的木頭除可供應市場,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進一步嘗試以 ...

  7. 《農傳媒》專訪黃育徵,整理他對發展循環農業的建言,以第一人稱形式呈現。 循環要從input和output來看才完整. 英文Waste有兩個定義,一個是浪費,一個是廢棄,這兩個不大一樣,因為前端浪費多,所以後端會產生廢棄。 談循環農業,除了看output,根本問題是要從input來看才會完整。 以農業來說,影響最大的是水、空氣、土壤、陽光,還有生態。 水資源常被浪費掉,比如澆水只有10%作物吸收,其他90%浪費掉,這是因為水資源太便宜了,地下水甚至便宜到免費。 循環經濟的概念是資源會越來越少。 食物只會越來越少、土地有限,因此很重要的是零廢棄、零排放,如果資源高價一點,浪費會比較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