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希望好運一直來. 雲在玉里西側的山頂積聚,雨絲緩緩飄下,Qubiaz臨時決定改變路線,不去來回需3小時的傳統獵徑,改到鋪上水泥、較平穩好走的產業道路。 即使是喜德釘獵槍,天雨路滑仍存在許多風險,去年卓溪鄉就發生一位布農青年因獵槍走火身亡的 意外 , 長期協助科學團隊研究穿山甲的延平鄉布農族人余滿榮 (阿勇),也在2016年狩獵返家時因 獵槍意外走火身亡 ⋯⋯。 綁上頭巾、戴上頭燈、背起竹簍,Qubiaz低頭禱告完,提槍在膝蓋的位置,穩步前進,7歲的台灣土狗小胖搖著尾巴興奮地跟在後方。 這是阿公的地,他年老後無人耕作,草木蔓生後,許多動物便出現了。 雨滴持續灑落,對面的山腰能看見其他在山間的獵人移動的光點。

  2. 穿山甲是全球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但是在鸞山,幾乎所有居民都看過牠的蹤影。 「我們叫它『鸞山的寶貝』,」袁宗城一談起穿山甲,臉上不自覺露出驕傲的笑容,因為鸞山是全球穿山甲保育模範生,連日本NHK電視台都曾慕名來台採訪。 然而,這個讓鸞山驕傲的寶貝,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麼受到部落和台灣人的重視。 事實上,僅僅在50年前,台灣曾是穿山甲的地獄,每年有6萬隻穿山甲遭獵捕,一度面臨絕跡威脅。 長期研究穿山甲的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所博士生孫敬閔,到穿山甲棲息地探查。 (攝影/蔡耀徵) 台灣曾是世界級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3. 劉宗坤利用大量法院的判決書和檔案,選取美國最高法院的重要判例以及近年基層法院轟動一時的審判,抽絲剝繭其中案件的來龍去脈,法官為何如此決斷? 律師為何想打這場官司? 原告與被告的量子糾纏,以及參與其中那些上自知識菁英、下到尋常百姓的眾人,是如何評價每場改變歷史的重要判決。 本文為第12章〈紛爭與共識〉,介紹2023年6月29日宣判、旋即引發美國甚至全球熱議的 「學生公平錄取組織訴哈佛大學案」 。 歧視也好,勵志也罷,甚或其他,都屬於人生經歷⋯⋯以克服種族歧視為例,一個學生要從中受益,必須緊扣那個學生本人的勇氣和決心。 ──美國最高法院「學生爭取公平錄取組織訴哈佛大學案」判決書. 最高法院禁止基於種族的平權措施後,下一場圍繞大學錄取的重大民權戰役正在積蓄能量。

  4. 2020年2月27日 · 「憲兵的角色,仍然是整個體制裡的一個被壓迫者。 活動最後,均一實驗中學公民老師劉政暉以及其他扮演憲兵的老師站在學生們面前,為方才的暴力行為致歉,並宣布活動結束,希望同學們藉此感受威權統治下的無情及不合理,同理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處境。 「讓身體在嘴巴前面」 為什麼選擇手段最激烈的擬真體驗? 劉政暉回憶,擬真體驗教育的發想始於一位阿美族耆老的話:「請讓你的身體在嘴巴前面。 」先行動,有感受後,再表達。 劉政暉認為,台灣人不太願意談那段歷史,教育體制亦然。 「我就說,那我們來試試看,如果大家想挑戰,就會跟上。 」於是,劉政暉打頭陣,跨科串聯校內老師,在2017年開始共同籌備「白色恐怖擬真體驗」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 然而,擬真體驗的設計並非一帆風順,擬真程度更需反覆測試。

  5. 2020年2月28日 · 「直覺」是一種「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知道,但是,我就是知道」的主觀信念。 「理性人」假設遭受挑戰,直覺如何造成決策誤判? 但有趣的是,「直覺」這個概念卻在1980年代開始大反攻,更在過去20年成為熱門的學術關鍵字,引起哲學、心理學與經濟學等學科的關注,因為研究者們發現,「直覺」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決策與判斷,其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類在做決策與判斷的時候,不總是理性的,反而常常被「直覺」的偏見所左右。 研究「直覺」對決策的影響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是相關領域的先驅 (註) 。 他在大學裡做了許多有趣的測驗,例如,他請學生回答以下推論是否有效: 所有玫瑰都是花。 有些花凋謝得快。 所以,有些玫瑰凋謝得快。 但有些時候,「直覺」比理性更有用.

  6. 2022年2月22日 · 「我們要的,是名字。 」筆錄上的身家背景和足跡清清楚楚。 進行審訊的特務時而誘導、時而威逼,特務說已經找過他的愛人,同伴也將案情全盤托出,以此恫嚇要他別再頑抗。 慘澹藍光照遍禮堂,佈景寫著「保密防諜,人人有責」。 恍惚中,觀眾穿越回1950年代審問政治犯的小房間,亦虛亦實,這是 「再拒劇團」 (下稱再拒)以白色恐怖為題的聲音劇場 《明白歌》 。 場燈亮起,「為中華民國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的標語仍牢掛牆上,還有觀眾以為是劇團特地製作的。 如今改名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的演出空間,前身是空軍總司令部(下稱空總),戒嚴時期曾設空軍軍法處及看守所,當時牆上訓誡精神的標語如今竟巧妙融入戲劇,毫不違和。 2019年,再拒接受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委託製作《明白歌》,全台巡迴前的試演便辦在空總。

  7. 2022年7月20日 · 根據2022年6月的統計,全台58萬原住民,將近4成9、約28萬入籍都市。 這集,我們將聽見兩位都原青年的成長故事。 圖非當事人。 (攝影/唐佐欣) 原住民考試「加分」,真的是一種「享受」嗎? 在社會標籤下,原住民族學生在就學後,無論是成績優異、半工半讀、難以追趕其他同學或甚至輟學,似乎都只被「加分」印象一筆帶過;然而,他們在成績之外的生命經驗是什麼? 又如何回過頭影響他們的課業? 毛弟父母是太魯閣族與鄒族,她則在基隆長大。 毛弟坦言認同之路痛苦而漫長,到大學以前根本不願意承認原住民身分,在都市長成一個「什麼(關於族群的事)都不知道的原住民」,直到大學才知道爸媽的族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