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0日 ·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者》的運動專欄,由研究專長為運動社會學、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的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

  2. 「他們潛伏在地下。 即便身處在自己的社群,這些人也嘗試維持疏離和低調,因為他們害怕身份曝光會帶來風險。 」鍾說。 多數人的沉默,成就了更深層的恐懼。

  3. 2022年7月30日 · 1989年12月,羅馬尼亞革命展開幾天後,一名士兵守衛著祕密警察使用的地下通道。 (攝影/Patrick ROBERT/Sygma via Getty Images) 民族學家的一個毛病就是會過度採納主要訪問對象/朋友的觀點,而未意識到他們或許集體擁有強烈的偏見,並努力想讓我們相信。 其中一種這樣的觀點,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恐懼帝國」範式(“empire of fear” paradigm)。 受到冷戰思維影響,這種觀點認為共產政權奠基於恐怖與鎮壓,而祕密警察是其主要打手。 雖然當美國大使館的人向我傳輸這一套想法時,我將之視為一種冷戰意識形態而不屑一顧;但隨著我在1980年代逐漸發現祕密警察對我的嚴密監視程度,並吸收了我周遭人們的世界觀,我慢慢接受這種說法。

    • 悲劇的起源,只是想做一個「正常」的女人
    • 丈夫外遇之後:當精神科醫師只聽信他的話
    • 女兒、妻子、母親:被疾病抹消的女性主體
    • 失去了家庭,被拋棄的女性

    我想起在卡塔莉娜的字典內有「分開身體」這個詞,而在我看來,她的病狀正存在於那種斷裂中,以及想奮力重建其他社會連結的嘗試中。在生命療養院,「家庭」在這類他們曾經活過的斷片中被記住了。她所聯想出的字句都是以那個持續變形的家庭為主題,而家庭也是讓她痛苦及迷惘的主要原因。 根據卡塔莉娜的說法,她的丈夫重複了她父親的作為。在婚姻中,她發現自己再次身處一個沒有父親的家庭。她的父親身體中毒;他為一間大公司工作,也為另一個家庭工作。她的母親和這對年輕夫妻住在一起,而讓她癱瘓的疾病現在也開始在卡塔莉娜的體內萌發。當卡塔莉娜要生出最後一個孩子時,她被孤單地留在醫院,成為那個沒人要的孩子的母親及父親。她所提及的一切都呼應了字典內的許多片段,其中描述了一個沒有氣息的孩子使母親窒息: 沒有任何描述足以解釋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男人的陽剛氣質取決於將她抵銷、取代掉。至於那些醫生,根據卡塔莉娜的說法,也將她丈夫建立新家庭的決定變成客觀事實,導致沒人知道真正發生了什麼事。 她口中的現實散發著精神醫學的氛圍。 你的意思似乎是說,你的家人、醫生,還有藥物,在把你變「瘋」的過程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我說。 我是這樣詮釋卡塔莉娜的陳述:她的處境是一個全新家庭困境帶來的結果,而此困境則是透過日常的經濟壓力推動所致,這些壓力不只支配著醫療及藥療手段的實踐方式,也造就了這個國家中的歧視性法條。這些技術性過程及道德行動掌控了她:她經歷了這一切,如同置身一座沒有出口的機器之中,而她的精神生活也在這座機器中出現衰退的現象。

    隨著殘疾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所有她強迫自己習得的社會角色──女兒、姊姊、妻子、母親、移民、勞工、病患──全數遭到抹消,隨之被抹消的還有原本由這些角色支撐住的,那份搖搖欲墜的生活穩定性。就一定程度而言,這些文化實踐的痕跡仍留在她身上,一方面作為推動她回憶進行的價值觀,而當她批判把她當成藥罐子切割掉的婚姻及親戚時,也是基於同樣的價值觀。不過,這個由親緣、背叛及機構性安置所組成的網絡,似乎對卡塔莉娜造成無比巨大的影響,導致她只能透過幼兒世界中「面對困境」及「掌握確定性」的語境,來象徵化自己的處境。她是這樣說的: 卡塔莉娜繼續說: 有趣的是,當重新回溯「前家人」的作為時,她明明是被切割出去的人,描述過程中卻無法意識到這些人早已在設計她。 原本因為分居而留給卡塔莉娜的好處,現在全被這些親戚拿走了。在這場...

    根據巴舍拉所寫的,家的形象「在外表看來,已經成為我們親密存有之地貌。家被視為許多意象之集合體,讓人類擁有得以穩定的證據及幻覺」。 在卡塔莉娜最早的這段回憶中,沒有什麼在保護「我」。她是在生命療養院憶起這頭動物如此接近「我」的過往。因此,這個故事不只暗示她被拋棄的狀態如同那頭動物,也指出這頭動物對她人生產生的效應。就後者而言,我認為動物不是對人類的抹消,反而是某種生命的形式,而卡塔莉娜正是透過此形式去學習產生情感,並因此展現出她的獨特性。 我說我得走了,卡塔莉娜的回應是這樣,「你是標記時間的人。」

  4. 2021年1月31日 · 2020年2月吉里巴斯觀察員艾利塔拉.卡伊艾魯瓦(Eritara Aati Kaierua)離境,他的4個孩子揮手目送爸爸啟程,沒想到竟是最後一別──3月,艾利塔拉死於台籍圍網漁船「穩發636號」。. (圖片素材提供/Nickora Kaierua;設計/黃禹禛). 2010年至今,10年間有14 ...

  5. 2022年10月26日 · 首部白色恐怖女性政治受難者電影《流麻溝十五號》裡,徐麗雯飾演的嚴水霞(左),在母親、護士、知識分子等多重身分間,詮釋「反抗」的抉擇。 (劇照取自湠臺灣電影粉絲專頁) (※本文後段包含《流麻溝十五號》些微劇透,請斟酌觀看) 1982年,曾被送進 古拉格勞改營 的俄國作家 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 ,因《古拉格群島》在台灣出版,應邀前來「自由中國」參訪,並發表反共宣言。 對當時仍以「反共救國、檢舉匪諜」為口號的台灣社會而言,作家自身的「古拉格」經驗就是借鏡,這個流亡的俄國作家自然受到當局的熱烈歡迎。 他在書中是如此描述古拉格的: 「把幾百萬俄國知識分子投入這裡並不是為了讓他們遊覽參觀,而是讓他們變成殘廢,死亡,並且毫無回去的希望。

  6. 2022年10月7日 · 該片描述女主角瑪拉葛雷森Marla Grayson表面上經營監護人機構實際上卻與女友合夥專門詐騙老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