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他或許不是第一位在臺灣栽種咖啡的人,卻是第一位用科學研究方法在臺灣培育有用物種的人,把最早植栽在臺北冷水坑的咖啡殘株帶到島嶼南方的博物學家。 在此之前,臺灣咖啡豆已在明治時代的日本國內各個博覽會亮相過,並受到青睞。 或許,這是在那個想盡攬帝國各處風華的日本人,要在每一次博覽會都設一個臺灣館,並且一定要有臺灣茶與臺灣咖啡來增光。 追憶陳年往事,不過是為了證明臺灣咖啡之於臺灣人並不是新鮮事,最新一波大規模種植,亦即921之後,風起雲湧的植栽熱潮已是臺灣人第5次的挑戰賽,這一次會將臺灣咖啡帶向何方,有多少人會傾一生之力為此奉獻,更重要的是這個產業會在臺灣農業經濟產值中,佔有一席之地嗎? 值不值得我們為此書寫記敘,以此銘記。 田代安定的作品。 (圖片來源/臺大總圖田代文庫)

    • 臺灣的旱稻與水稻
    • 臺灣稻種多樣性
    • 臺灣人煮飯的方法
    • 臺灣好米新形象

    稻的分類,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水稻一年收成次數與氣候有關,在溫帶收成一次,在亞熱帶、熱帶可收成二至三次。旱稻抗旱性強,可種在缺水灌溉的陸地或山地,一般一年只能收成一次。 臺灣原住民早年的主食,即至今很多山地部落還有種植的「小米」,其實並不是稻,而是粟,但臺灣自古就有旱稻。 根據考古研究,屏東恆春「墾丁遺址」發現稻殼印紋陶片,臺南新市「南科遺址」也挖到稻米化石,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4,000至5,000年前)臺灣史前原住民種植旱稻。目前,臺灣有少數原住民部落仍存有旱稻。 臺灣的水稻,一般認為是福建人在17世紀前後從原鄉引進,但不排除原住民可能更早從同屬「南島文化圈」的東南亞引進。在《熱蘭遮城日記》第二冊中,即有臺北松山里族「稻園」(荷蘭文rijsvelden,...

    稻的分類,如果以稻穀所含澱粉成分的黏性來區分,則可分成三大類: 1. 秈稻: 種植於亞熱帶、熱帶地區,黏性低,米粒細長,口感硬而鬆散。 1. 粳稻: 種植於溫帶、寒帶地區,黏性較高,米粒圓短,口感軟硬適中。 1. 糯稻: 在秈稻、粳稻中都有糯稻變種,黏性最高,依米粒可分細長的秈糯、圓短的粳糯,口感軟而濕黏。 臺灣在清代還只有秈稻和糯稻,與中國南部、東南亞、南亞一樣,但在日本時代因緣際會又引進了粳稻。 日本向來種植溫帶粳稻,一年一穫。當時日本人看上臺灣氣候適合種植水稻,有助解決日本糧食不足,但日本人長期食用日本較軟的粳米,吃不慣臺灣較硬的秈米。因此,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就找來日本稻作育種專家磯永吉,引進日本粳稻在臺灣試種、改良, 經過幾年努力,終於培育了新品種,一年可收成二至三次。 1926年...

    1950年代,日本發明了家庭用的「電氣炊飯器」,即在臺灣所稱的「電鍋」,改變了人類以火炊煮米飯的歷史。 1955年,東京芝浦電氣(今東芝)推出機械控制式的電鍋,內鍋裝米、外鍋加水, 電鍋持續加熱,直到外鍋的水蒸發後才停止,此時內鍋的米也煮成飯了。這種電鍋大受歡迎,很快打入日本家庭。 1960年,臺灣大同公司與日本東芝技術合作,在臺灣推出「大同電鍋」, 贏得廣大口碑。後來,在日本推出新式不必加水的「電子鍋」之後,「大同電鍋」依然長銷至今。 臺灣在電鍋普及之前,家家戶戶都要「燃火煮飯」(臺語音hiânn-hué tsú-pn̄g)。在沒有瓦斯之前,燃料是木柴或煤炭。在19世紀中葉歐洲「火柴」(英語match,臺語番仔火)還未普及以前,生火的工具是「火石」和「火刀」。 以火刀敲擊火石,就會產生火花...

    臺灣雖然盛產稻米,米飯是主要糧食,但並不是每人每餐都能吃白米飯,白米飯是窮苦人家的奢侈品。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臺灣因被日本捲入戰爭而開始缺糧。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隨後因國共內戰把臺灣稻米大量運往中國大陸,造成臺灣嚴重缺糧。 早年臺灣人在缺米時,煮飯會加入比米多的「番薯簽」(把番薯刨成條狀),稱之「番薯簽飯」,或者煮成「番薯糜」(地瓜稀飯)。今天,則成為懷舊的古早味。 臺灣以米食為主的傳統,雖然歷經日本時代引進西方文明、帶來西式麵食,但並未受到影響。戰後,隨國民黨政府遷來臺灣的大量外省族群,其中有很多麵食人口,加上當時國際米價比麵粉貴,政府為了外銷米賺外匯而推行「麵粉代米」政策,造成米食消費減少,臺灣逐漸變成「米麵共食」。 另一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臺灣因稻作的成本愈來愈高,在國際上逐漸失...

  2. 文/夏綠蒂 攝影/Leon Hung. 金門於2023年迎來上第一座神農獎,返鄉創業的得獎人張斯翔經過10年努力,克服天候、水源、技術上種種問題,破除「金門夏天種不了菜」的刻板印象,此外,透過離島第一座有機農業栽培區,外界證明金門除了高梁、小麥之外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油芒」一種既現代又超未來且古老的穀物,是臺灣獨一無二的特有米糧,卻因原住民漢化等種種因素消失逾一甲子,中央研究院植物所團隊偶然間經國外學者提及,才知道臺灣有這孤兒作物,經過11年尋找、選種、復育與研究,終於在屏三地門、臺東延平等原民部落復耕,地球上首批油芒平安米將在11日除夕正式問世,結合常民宗教信仰「以米代金」,一起為臺灣土地祈福。 徐子富花了11年餘時間,終於在原鄉復耕臺灣油芒。 (攝影/記者許素惠) 失落至少60年的孤兒作物重新被找到,源自於不經意的偶然。

  5. 午仔之鄉的活水活路. 鄉間小路. 20190219. 文/王妃靚 攝影/陳建豪. 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傳統養殖的不當用藥引起食安危機、天災的急遽重創、人口嚴重外流,都是屏佳冬、枋寮的人們不斷在面對與反思的生活種種。. 風災時散流到墾丁任人捕撈的昂貴石 ...

  6. 農傳媒. 20171018. 可可是一種熱帶果樹,主要發源地為巴西亞馬遜河叢林,近年非洲、東南亞、拉丁美洲為國際主要可可供應產地,臺灣於西元 1922年從印尼引進試種,由於其生長特性需高溫多濕的生長環境,只能種植於南北緯 20度之間,臺灣以屏氣候最為合適,當時僅有少數人引入試種,後因加工技術無法突破而逐漸沒落。 近年來由於許多專家學者投入可可種植技術、種苗改良等相關研究工作,以及政府各產業單位積極輔導檳榔園轉種其他作物,目前屏農民於檳榔樹下採用間作方式種植可可樹,在能維持基本經濟條件下,屏農友樂於多方嘗試發展新興產業的可能,因而造就屏在地特有農業地景,也讓可可產業逐漸紮根,成為屏農民新興產業。

  7. 自1958年氣象局颱風資料庫建立以來,近一甲子的時間中,國慶日遇上颱風警報的次數其實只有4次(1964年戴特、1973年娜拉、1974年貝絲及1994年席斯),且颱風中心均未登陸台灣本島;但1973年通過臺灣西南部海面的娜拉颱風卻造成東部及東北部地區嚴重水災,計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