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5日 · 2020年6月6日是許多人口稱的6月6日斷腸時」。因為1944年的今天盟軍發動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海上兩棲登陸作戰在法國的諾曼地登陸當日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19291945在她的日記中所寫下的上面這段話最足以代表世人的

  2. 2022年8月18日 · 創造能產生新思考的條件──《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的內擴與外延.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內展示關押政治犯的示意模型。. (攝影/陳曉威). 本文為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和 《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主編之一童偉格 ...

    • 第一代的記憶戰爭
    • 民主未完成
    • 無法平反的傷痛
    • 一點點地贖回歷史
    • 長出白色恐怖的眼睛

    從曹耀東先生的家出來之後,我無法忘記握過的曹先生的手,那是握著歷史的感覺,但同時這讓我想到近日讀過的一份寫作綱要,是一個猶太裔的美國年輕學者的出版計畫。他提到2020年「猶太人向德國索賠協商會」(The Conference on Jewish Material Claims Against Germany)針對美國1,350位超過18歲的民眾進行調查,其中40歲以下世代超過6成不知道大屠殺造成600萬猶太人死亡 (大多認為低於這個數字),更有將近十分之一的人沒聽過大屠殺(Holocaust)這個字。 對這位年輕學者來說,他提出的問題是,隨著倖存者與見證者的凋零,沒有「活」的歷史,未來的世代將走入純然歷史的認識,這樣的記憶會如何?對類似的暴行又有什麼參考性?在二戰後開啟的,關於大屠殺該怎麼記...

    轉型正義的基本特質,是民主之後的延遲課題,在過去時代不可能討論的事情,必須等到民主之後才存在。這個延遲的特質不只發生在新興國家,在許多有轉型正義課題的國家如美國的種族、原住民問題,也同樣如此。隨著民主的時間愈長,意涵與象徵更加多元,「歷史」也必須不斷被重述。而這些延遲的正義討論,也因與民主的進程同步發展,從而定義了一個國家的民主體質。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也影響過去地下黨人是否該被平反的討論,而民進黨政府雖然通過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設立促轉會,但總統蔡英文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與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時,認為蔣經國「堅定『保台』的立場,毫無疑問也是當前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蔡英文的發言讓人想起關於兩蔣經常出現的「功過並陳」論調。雖然脈絡不完全相同,但白羅斯曾出現一方面清查政治受難者的人數,但幾年...

    製作《無法送達的遺書》增訂版的時候,我經常回想起自己透過出版品是如何認識民主的。2013年出版《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3冊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是在一個結論的位置,回望台灣民主的「正向」發展。直到2015年《無法送達的遺書》的出版,第一次觸碰到白色恐怖與政治犯的題材,這當中的記憶與修復課題,才讓我意識到,民主之後,真正的難題才開始。 7年前有一件事至今難忘。還記得這本書發表會前幾天,我致電給一位家屬,她在電話中跟我說,「我願意去新書發表會,但請不要認出我,也不要叫我的名字。」當天她來了,帶著受傷畏懼的眼神認出我是出版社的編輯,但我們什麼也沒說。我在會場角落靜靜看著這位女士瘦小的身影,像被擠壓了的小黑點,自以為這本書的誕生代表被壓抑的從此可以發聲,一股難以言喻的心情在我體內炸開。 傷害是無...

    編輯的工作,經常充滿著偶然與想像,但以面對白色恐怖的意外最多。經常在這些解凍與縫隙般窺探的工作中,過去被威權教育體制封存的感知才獲得打開的機會,得以真正走向那個時空,在那些革命與肅清的背後,社會體制彷彿才浮現。那是研究者林易澄在《無法送達的遺書》書中郭慶篇〈他一定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不斷猜想的,一個雲林青年是怎麼在1940、50年代走向馬克思主義的?那是研究者林傳凱這幾年跟他的同伴,要把白恐案件帶給遺族、帶回地方的歷史鄉鎮化的努力。這些政治案件的當事人不是紀念碑,我們走向他們,是為了更完整面對歷史,那些被體制掩蓋的遺址,需要被指認曾經生活過的樣子。 幾天前,剛從倫敦回台灣的黃溫恭外孫女張旖容來到辦公室,討論她正在書寫的屬於政治犯第三代的家族記憶。張旖容可說是遺書歸還運動開啟的源頭,我問她,妳...

    比曹賜讓早100年落難流放的小說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在我長出白色恐怖的眼睛後,這個青年時期曾經鍾愛過的小說家,他的人生與作品似乎也變得不同了,就地變得親近,不再那麼「異邦」。杜斯妥也夫斯基監禁的時候,唯一寫信的對象是他的哥哥米哈伊爾,或許就像曹賜讓寫信給曹耀東一般的情感。南國悶熱的軍法處與西伯利亞或許並不遙遠。 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傳記我注意到一個細節,他在10年流放後重返聖彼得堡,加入了一個團體,專門在幫助重返社會的政治犯,為此,杜斯妥也夫斯基甚至自願上舞台演出募款。官方補償或賠償舊時代的政治犯其實是非常「當代」的事情,然而不論權力體制是不是認為這件事重要,重點還是民間的互助,我想從19世紀的杜斯妥也夫斯基就是如此。然而我們也確實與杜斯妥也夫斯基如此不同,我們更有機會改變體制,我們是如此見證「...

  3. 2019年11月5日 · 《報導者》飛往德國,訪問各方意見領袖與嘗試弭平傷口的人們,看他們如何找到鬆動網路高牆、粉碎仇恨政治的可能。

  4. 2023年9月18日 · 瀕危語言聯盟製作的地圖將所有在紐約有人使用的語言和方言分類,舉凡洛克威半島(Rockaway Peninsula)的愛爾蘭英語、布朗克斯(Bronx)以北靠近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方向的原住民族莫西干語(Mohegan),以及皇后區(Queens)中錯落混雜的東歐諸語、華語和南亞諸語區,統統都納入地圖中。 在全世界各個大都市的市中心,以紐約的語言最為豐富多樣,市民使用的語言約有800種之多。 也因此,學者得以在紐約進行從前咸認必須遠赴國外進行的重要研究。 撰寫本書是一趟長達數年的旅程,而我試圖透過本書回答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些語言成功地發揚光大,有些卻淪為弱勢語言甚至步上滅絕。

  5. 2017年4月29日 · 在日本,非典工作是「工作貧窮」的關鍵(相對於過往,貧窮是因為失業、沒有工作,現在是有工作也貧窮),而台灣也正走上如同日本一樣的道路。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16年公布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2015年全台從事臨時性或派遣人力工作者來到歷年新高,達62萬人。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李健鴻進一步分析,其中易發生欠薪、拿不到資遣費的派遣工人數最多,約有42萬人。 但僅在14年前,全台派遣工人數也不過8萬,14年居然成長5倍之多。 過去,從事非典工作多是二度就業婦女、老年就業者,這些人或許並非是家戶最主要經濟支柱。 但如今,非典工作大量增加,早就擴及家戶主要經濟來源,甚至15~24歲的年輕人當中有高達21%從事非典工作。

  6. 2021年11月24日 · 第58屆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2021. 陳新發. 1968 年生法蘭克質感創作有限公司創辦人從油漆師傅起家進入影視產業現為台灣知名質感師曾參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沉默》、《擺渡人等知名國際作品。 2021 年,第58屆金馬獎入圍作品中,陳新發參與作品多達9部,分別為: 《緝魂》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複身犯》、《聽見歌再唱》、《瀑布》、《詭扯》、《青春弒戀》、 《月老》 、《該死的阿修羅》。 本屆金馬獎評審團將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頒發給他,得獎理由為:「質感師就是電影場景的化妝師,陳新發入行30餘年,不斷研發,他所領導的法蘭克質感創作有限公司,為今年多達9部入圍影片點石成金,評審團表決通過將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頒發給他,肯定他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