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8日 · 1. 減班勞工人數暴增,77.6萬人工時縮減. 疫情下勞工面臨的處境,可能有工時縮減、失業或退出勞動市場三種情況。 由於經濟體中原本就有一定數量的勞工處於這三種狀態,在分析這三種情況各自的變化規模與比例時,必須考慮疫情之前的狀況,才能估算受到疫情衝擊的變化,因此我們在分析去年(2020)1月至今的數據時,會以2019年同月份的數據為基準,來衡量疫情衝擊的規模。 去年3月台灣疫情開始升溫,對經濟活動的衝擊明顯擴大。 從 協議減班 的實施勞工人數資料觀察,去年2月底僅1,662人,3月底增加至7,916人,隨後一路增加至去年6月底達到31,816 人為高峰。 然而,協議減班統計僅限於有向勞政單位申報的廠商,實際上有更多廠商並未依規定申報,無法反應整體勞工的全貌。

  2. 台灣中部地區鄉間的高壓電塔。 (攝影/楊子磊) 台大風險中心在2020年所執行的民意調查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創10年新高. 台大風險中心同份調查. 面對此次電價調漲,首先須從整體歷史趨勢分析。 從2015年迄今,雖然在2018年與2019年均出現售電成本高於平均電價的情形,但差距均在4%~6%之間,故尚可用電價平穩基金作為支應,使在電價不調整下,維持台電公司不虧損。 在主要生產國排名倒數第六. 近年來許多製造業紛紛高喊ESG,強調經營投資會重視減碳。 但進一步分析,在過往電價凍漲期間,電子業、石化業與鋼鐵業並未顯著提升節能投資。 而在節電率上,電子業與石化業也都未見進展,甚至節電率仍低於全台平均。

  3. 2016/3/22. 文字. 陳彥廷. 攝影. 余志偉 吳逸驊. 社運. 318太陽花學運. 324行政院驅離. 警政. 324行政院鎮壓事件距今已兩週年,一如既往諸多事件,國家暴力傷害人民,至今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 而當傷者們訴諸司法,期待最後一道正義防線,卻反過來面臨國家體制「追殺」⋯⋯. 324行政院事件兩週年. 2014年3月24日凌晨的行政院前,身著鎮暴裝的大批警察部隊以及水車已將群眾驅散大半,原先地上大片大片的血跡也幾乎被水柱沖洗乾淨。 此時76歲的公投盟成員周榮宗獨坐在地上不願離開,一位警察用棍子勒住這位老先生的脖子,要將他拖走。 警察的動作再度激怒群眾,周圍開始鼓譟,「你幹什麼! 放開他! 」目睹一切的26歲學生邱育南氣得大吼。

  4. 2021年11月17日 · 飆股時代:我們為何踏入那些無所不在的投資陷阱. 通膨來襲萬物飆漲,各種投資標的風行,卻也替犯罪者創造了詐欺的空間。. (攝影/楊子磊). 「黃金策略」、「複利計畫」、「強勢飆股」、「虛擬貨幣」⋯⋯這些看起來誘人的投資宣傳方案,像從天而降的 ...

  5. 這將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評論. 只要拒絕回答就等於藐視國會嗎? 在野黨版「藐視國會」與美國相比有哪些不同? 作者從美國國會運作與最高法院判例,指出台灣修法草案為何讓人擔憂,並提出賦權國會之際,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亦是需被討論的重要議題。 政治社會. 立法院5月24日第三度上演「國會改革」法案表決大戰,午夜前,藍白陣營已二讀通過擴大國會「調查權」、增加「聽證權」相關條文,有學者專家對部分條文表達憂慮。 立院場外抗議「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民眾一度達10萬人,全台各地也湧現集會。 Podcast. 國會改革並非首次被提出,蔡英文2015年就曾提及,本次修法無法取得共識,是民進黨昨是今非? 還是各黨修法方向有不小差異? 這集,跟大家解釋「國會改革」改什麼? 正常的修法流程和程序運作的意義?

  6. 2023年9月25日 ·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當各政黨都已在摩拳擦掌備戰2024大選,2022年地方選舉的政治獻金資料卻才剛公告完畢。. 為提升公民監督效果,科技社群因而倡議選前就 ...

  7. 2023年1月17日 · 你還好嗎? 身邊的親人還平安嗎? 疫情3年,大家都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也被迫建立起新的生活守則和態度。 過去3年,光是官方統計數據,全台即有逾920萬人感染,平均每2到3人就有一人確診;更有1萬5千人不幸罹難,新冠病毒極可能是2022年國人第三大死因。 每一個數字底下,都是我們一起走過的路和必須面對的挑戰,《報導者》統整疫情爆發以來7個關鍵數據,解析數據下台灣防疫的利弊、以及與國際的差異。 數據1:感染率39.2% 與英美日相當,但實際感染人數可能為官方統計2至3倍. 回顧疫情在台灣3年,發生2次較大規模的群聚感染。 首次在2021年5月,潛藏的社區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180例本土案例,雙北進入三級警戒,一路到同年7月26日結束。 短短近2個月時間,本土案例增加近1萬4,0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