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8日 · 電影講述台灣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女性政治受難者被送往「綠島新生訓導處」,在島上為爭取思想自由,選擇起身反抗,在肅殺不安的年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思想無罪」。 本片英文譯名為Untold Herstory,由曾投入白色恐怖受難者人權援助工作、英文文學造詣極深的鄭純宜翻譯,除呈現威權時期「不能言說」的肅殺氛圍,同時也強調女性在白色恐怖中的角色與處境。 導演周美玲表示,鄭純宜深感台灣歷史主述觀點大多由男性主導,而本片是首次以女性思想犯為主題,且講述的是過去鮮少被提及的女性故事,因此選擇非直譯,而是更貼切本片主題、重新詮釋譯名的方式。

  2. 2024年5月18日 ·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18日電)描述白色恐怖女性政治受難者的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從台灣前進國際影展後,7月26日在日本上映。 女主角之一余佩真表示,很開心透過表演與受難者同在,希望促成交流。 負責日本發行的太秦株式會社負責人小林三四郎透過電影公司說,每個人都要記得、理解並傳承學到的事物,他要讚揚「流麻溝十五號」製作團隊和導演周美玲勇氣,很高興能在日本上映這部電影。 會社. 促成日本上映的幕後推手江口洋子首次看完「流麻溝十五號」就決定要推薦給日本觀眾,「很多日本人不知道這部片所描繪的歷史事實,在這部電影中,不僅導演能夠真實地描繪歷史,還真實地描繪了在那裡生活的人們,演員們的表演也很精彩。 「思想,何罪之有?

  3. 2024年4月26日 · 譯者|張秋明.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4/04/27. 本書為日本國民導演--是枝裕和自1987年從早稻田畢業開始拍攝紀錄片至今將近30年的創作生涯回顧,長達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包含有紀錄片、電視劇,到電影,內容也逐漸從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轉移到以日常生活片段探索家庭、回憶對人的意義。 除了每一部作品的創作起源、理念,也描述了作品拍攝時遇到的、讓他產生感觸的人事物,以及導演給電視、電影人的建議。 內容節錄.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海街日記》是將吉田秋生同名漫畫拍成電影的作品。 描述中學一年級的異母妹來到三姐妹住的鎌倉家中,一起生活的過程中發生許多事加深了家人間的羈絆。 我一向很喜歡吉田秋生的漫畫,像是《BANANAFISH》、《比河川長且悠緩》、《櫻園》等。

  4. 2020年12月27日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推動特別企劃,推出「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號召15名電影研究者、影評人,以影視聽中心 ...

  5. 2020年11月8日 · 2020/11/8 11:03(2021/8/20 13:15 更新). 他無法撼動的地位,是因為他幾十年未曾改變的堅持,還有對朋友、後輩的關照。. 文:陳凱棠. 最好與最壞,不是 ...

  6. 2024年3月21日 ·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21日電)電影「看到靈魂的那隻眼 師公」今晚首映,演員雷洪發下豪語,笑稱若票房突破新台幣2000萬元就要裸奔。

  7. 2021年11月6日 · 疫情苦海期間,獨立片商「光年映畫」逆向操作,引進日本動畫大師今敏經典《藍色恐懼》一舉打響名號,推手就是34歲的年輕老闆House。. 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