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周中(? — ),是 香港 的資深廚師,於2006年參與 無線電視 節目 美女廚房 ,擔任評判。 因其評論風趣,並常發表「金句」,開始為港人熟悉。

    • 支持者言論
    • 自我反省的言論
    • 反對者言論

    活動聲明

    1. 在民主與自由的基礎上,在台灣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1987年7月美東夏令會大會)

    各種媒體

    1. 獨立是台灣住民最有利的選擇。(《自由時代》雜誌)

    個別人士

    1. 中國必須立刻收復全部的失地,不僅在保衛我們長城以內的主權。這就是說,東三省是必須收復的。但我們並不將中國以前的殖民地朝鮮包括在內。不過,假使朝鮮人要想掙脫日帝國主義的枷鍊,我們對他們的獨立鬬爭自然將加以熱烈的援助。對於臺灣也是如此。至於內蒙,那是漢人和蒙人合居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把日本從那裏逐出去,幫助內蒙建立一個自治的政府。 1.1. ——1936年7月16日晚上,毛澤東答愛特伽.斯諾 1.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根,要深化台獨運動,那麼台灣文化的重建與創新是一項刻不容緩的最大課題,也是衝破台獨運動瓶頸的不二法門。 1.1. ——張燦鍙 1. 台灣人運動的終極目標,應該是一個確立台灣立國價值觀的文化運動。 1.1. ——張燦鍙 1. 我一定要投台獨一票。 1.1. ——鄭南榕 2. 「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是我們是好國好民。」(鄭南榕) 3. 「我叫做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鄭南榕) 4. 我們只有一條活路,為了擺脫中共武力進攻台灣以達到它統治台灣的目的,我們應把台灣問題提升為國際問題。台灣獨立萬歲!(田孟淑) 5. 一九七七年的人權宣言就是台灣獨立,是整個教會的主張。...

    民進黨以下的許多「獨派」,幾十年來的致命缺陷,就是始終沒有革命的堅定「立場」,明確的「理念」,以及確切的「基本戰略」。所以立場動搖、做事一貫缺乏整體規劃,思想不統一步調不一致(這他們美其名為「言論自由」),導致「台灣獨立革命」停滯不前。(史明)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法律上是没有问题的。
    臺灣人民於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以後同年九月二日以前,有陰謀臺灣獨立之行為,依戰爭罪犯審判條例第二條第四款第四條第六條第十二條第十四條各規定,應成立刑法第一百條第二項之罪,並應認為戰爭罪犯,由國防部所屬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管輔。
    中华民国政府并非流亡政府,而是在中国领土上的中国政府。
    今天只有中国问题,没有所谓台湾问题。中国问题的真正解决,实际上是如何取消大陆上共产暴政的问题。再明白地说,中国问题真正解决,必须使大陆实行三民主义,重建民有、民治、民享的自由中国,才符合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才符合自由世界的长期利益,除此而外别无他途。
    今天在海外的台独组织与活动,实际上均受共匪驻外机构的支持与控制,台独不过是共匪手中的一个政治工具。共匪一方面在海外制造台独活动,另一方面又一再表明,如果台湾独立,他们就要使用武力进攻台湾。这种事实正可说明,共匪搞台独活动的真正目的,乃在完全控制台湾。
    中共透过史明支持台湾的独立运动,这中间有很高的情报价值。试想中共如果要在台湾建立一个倾向中国共产党的反对党,来和国民党斗,谈何容易?……现在有现成的反对党,中共当然乐于资助。……再者,中共希望台湾的政治与社会愈混乱,民心愈浮动,对他愈有利。要达成这种有利情势,就必须要有一个反对的力量,而现成的反对力量就是美丽岛这批人士。
  2. 鄭成功 (閩南語白话字:Tēnn Sîng-kong;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諱 鄭森 ,汉和混血,出生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 以大明延平王、國姓爺(Koxinga)聞名,亦為東寧開國君主。.

  3. 《 異域 》( A Home Too Far )為一部依據台灣作家柏楊所撰寫的寫實小說《異域》為礎,再進行改編的電影作品。 語錄 [ 编辑] 所有的弟兄都是人生父母養的,看看我們這一群,還能打仗嗎? 還有誰願意多看我們一眼? 不要敵人打,我們自己就垮了。 老. 我從小在部隊裏長大,我娘死以後,你們就是我唯一的家人,我不想看到你們死。 小杜. 為什麼別人可以平平安安過日子,而要我的丈夫天天打仗打仗。 如果說這些補給品給我們,就是為了要我們替他們賣命,那通通拿回去。 政芬. 我可不可以不要做男人。 爸,你不要走嘛! 鄧安國. 不惜任何犧牲,還有什麼好犧牲的? 不就是我們這幾條命嗎? 你們大方,反正不是你們的命。 伙伕頭. 我們在這裡的弟兄所流的每滴血每滴淚,都是為國家流的。

  4. 劉澤 (英语:Lau Chak-kei,1973年 — ),香港的警長,因7月30日葵涌警署衝突向追逐围攻其他警员的暴乱分子舉真槍而成名,成為广受中國内地人民爱戴的網紅 光頭警長刘sir 。.

  5. 鄭經 - 維基語錄,自由的名人名言錄. 維基百科 中的相關條目: 鄭經 (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大明福建泉州南安人,為延平武王 鄭成功 之世子、延平文王。 鄭清談判 [ 編輯] 本藩豈不能戰? 因念生靈荼苦,故做張仲堅遠避海外。 一自癸卯東來,業已息兵。 又何必深求耶? 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 [1] 先王 在日,前後招撫者,亦只差「削髮」二字。 本藩焉肯墜先王之志? [1] 朝鮮豈非箕子後乎? 士各有志,苟能如朝鮮例,則敢從講;若欲削髮,至死不易事。 [1] 蓋聞麟鳳之姿,非藩籠所能囿;英雄之見,非遊說所能惑。 但屬生民之主,宜以覆載為心,使歧行啄息,咸潤其澤;匹夫匹婦有不安其生者,君子恥之。 頃自遷界以來,五省流離,萬里坵墟!

  6. 臺灣正體. 維基百科 中的相關條目: 鄭南榕 (1947年9月12日-1989年4月7日),台灣的政治評論家、政論雜誌出版家、政治運動人士。 名言 [ 編輯] 「這個世代,有財的人想離開台灣,有才如 李敖 之流也想離開台灣,真是時代大悲劇。 財、才不缺的李敖先生,應該挺身出來,以心作則,阻擋這種悲劇的潮流。 」(鄭南榕,〈李敖,不要走! 〉,《政治家》第25期第24頁,1982年3月16日。 「爭取100%自由! 」(1984年3月12日,《自由時代》創刊號封底,在黑色背景上,以白色粗黑體標示的口號。 「All the news without fear or favor.(新聞無畏,消息無偏。 )」 (鄭南榕創辦《自由時代》雜誌的新聞理念。 「鷹派之道無他,『永不屈服』而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