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7日 · 華特迪士尼公司在二 二二年開除了執行長鮑伯.查佩克(Bob Chapek),把前執行長羅伯特.格(Bob Iger)請回來,理由之一是查佩克缺乏人際關係技能。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查佩克似乎缺少同理心及情商,「導致他無法跟好萊塢創意圈溝通或連結。

  2. 2021年12月2日 · 每兩年一次,第十屆全球「 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 50) 」榜單在 2021 年 11 月公布,獲得終身成就獎的是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其著作《行銷管理》已經出版到了第 15 版,可以說是行銷界的聖經,從業人員幾乎無人不知。. 第一名的 ...

    • 敢賣資產,才能幫失去領跑優勢的ibm「轉型瘦身」
    • 完全不懂電腦的ceo,卻為「藍色巨人」找到新生路
    • 靈活管理巨型企業的「矩陣管理模式」

    IBM 的創始人是湯瑪斯·華生和他的兒子。20 世紀 30 年代初,IBM 打入打字機行業,並迅速成為業界第一。1937 年,老華生撥 50 萬美元,支持哈佛大學的霍德華·艾肯(Howard Aiken)博士研發「更快的運算器」,歷時 6 年之久,世界上第一台自動順序控制電腦誕生了。1946 年,IBM 推出第一台電子電腦,兩年後又推出數位電腦。人類自此進入一個新的電腦紀元,推銷員出身的老華生因此被視為「電腦之父」。 IBM 在小華生手上進入巔峰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腦公司和全球第五大工業企業。「機器應該工作,人類應該思考。」IBM的這句廣告詞,顯示了美國式商業文明的雄心。 但是,進入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之後,IBM 突然陷入增長乏力的泥潭。在電腦產業由大型主機向相容型電腦轉型的過程...

    在上任的第一年,此前從來沒有在電腦行業待過一天的葛斯納的確開始大肆賣家當。 他先是出售了 IBM 大廈,然後下令停止了幾乎所有的大型主機生產線,緊接著宣布裁員 4 萬 5000 人,創下美國商業史的紀錄。因為主營業務停擺和支付巨額解約金,1993 年 IBM 狂虧 80 億美元。 故事如果到此終結,當然非常乏味。葛斯納的天才之處在於,作為一個「電腦白痴」,他從業務報表中挖出了一塊被掩埋住的鑽石。 葛斯納在研讀 1993 年第一季的業績報告時發現,儘管大型電腦業務虧損,個人電腦業務也乏善可陳,然而,服務業的收入竟然增長了 48%,達到 19億美元。 在當時的公司管理層,關於策略路線的爭論有兩派意見,一派主張保持大型主機路線,另一派主張轉戰個人電腦市場。大學畢業後曾在麥肯錫工作過的葛斯納卻敏銳地...

    大象其實是不會跳舞的。在全球企業史上,巨型公司的轉型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如果僥倖成功,則必成傳奇。 跟拯救英特爾的安迪.葛洛夫不同,做餅乾出身的葛斯納因「無知」而大膽,敢於打破既有的罈罈罐罐。他直言:「我對技術並不精通,我需要學習,但是不要指望我能夠成為一名技術專家。分公司的負責人必須能夠為我解釋各種商業用語。」 他還清晰地定義了企業決策者的角色:「我將致力於策略的制定,剩下的執行策略的任務就是你們的事了。只需以非正規的方式讓我知道相關的資訊。不要隱瞞壞消息,我痛恨意外之事。要在生產線以外解決問題,不要把問題帶到生產線上。」 在管理學上,葛斯納是矩陣管理模式的發明人。 大象型企業之所以笨重,是因為傳統的等級制度設置了垂直的條條框框,讓公司內不同的業務單元都如同「孤島」,不但無法形成協作效率,...

  3. 2017年12月15日 · 艾格原本是廣播電視網 ABC 的一名普通員工。 1985 年,隨著迪士尼收購 ABC,艾格成為迪士尼的一員。 此後,他慢慢得到晉升,並於 2005 年成為迪士尼的 CEO。 在任期間,艾格主導迪士尼完成了多次收購,包括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漫威、以及盧卡斯影業。 這些收購幫助迪士尼從低谷中走出,成為目前全球最有價值的娛樂公司。 此次收購 21 世紀福克斯的主要核心娛樂資產,是艾格執掌迪士尼的戰略的延續。 以下是《好奇心日報》於 12 月 14 日下午關於這起收購案的報導: 收購、重組兼併,都是為了更強的「話語權」 迪士尼和 21 世紀福斯的併購案看上去即將在聖誕假期來臨前徹底定案。 根據《紐約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報導,雙方最早可能將於當地時間週四公佈這一消息。

  4. 2018年4月9日 · 根據學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安妮麥基Annie McKee以及理查波雅齊斯Richard Boyatzis所提出的情緒智商與領導力理論可將領導風格分為 6 種。

  5. 2023年7月13日 · Amy Humphries on Unsplash. 多數執行長回鍋成績遜於首次任內,推特、寶潔都曾失利. 強棒回鍋就一定能替公司再揮出一記全壘打嗎? 不見得。 《華爾街日報》稱羅伯特.格這樣回鍋前東家的執行長為「迴力鏢執行長」(boomerang CEO)。 而根據顧問公司 Spencer Stuart 分析過去 12 年來、22 位就任標普 500 大企業的迴力鏢執行長,所得到的結論是: 此類執行長多數無法再創高峰。 Spencer Stuart 統計,迴力鏢執行長們二次任期內,公司的平均股價年漲幅為 2%,低於首次任期的 6%,且其中有 9 位任期皆不滿一年。

  6. 2017年10月25日 · 從豐泰鞋廠看組織變革的成功關鍵.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1977年,尚未成為世界級企業的NIKE,來台灣尋找合作夥伴。 參觀二十幾間鞋廠,大多數都無法使NIKE滿意,少數滿意的卻也看不上NIKE。 最後,情定當時由一位年輕人王秋雄所管理的斗六鞋廠:豐泰。 日後NIKE飛黃騰達、台灣製鞋業大幅度出走等,都不影響雙方緊密的合作關係。 豐泰內部設有與NIKE密切合作的研發中心,每六雙NIKE球鞋就有一雙來自豐泰,不但豐泰逐漸成長為台灣製鞋龍頭,根據媒體報導,豐泰更引薦許多台灣企業加入了NIKE的供應鏈。 而令人津津樂道的是這段美好的姻緣,竟來自危機中的 一把火 : NIKE下給豐泰的第一批訂單是11,000雙的帆布鞋,產品做好時,品管經理專程到斗六工廠去驗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