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8月26日 · 蔣中正總統過世後,嚴家淦依法繼任總統三年,但其為人恭慎,在位期間亦甚少主導國家政務,主要尊重 中國國民黨主席 兼行政院院長 蔣經國 的施政 [5]。 生平. [編輯] 早年經歷. [編輯] 嚴家淦聖約翰大學畢業照。 嚴家淦早年就讀於江蘇省木瀆小學(今江蘇省木瀆實驗小學),1926年畢業於 上海 聖約翰大學 [6]:129。 1931年,曾任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材料處長。 戰時經歷. [編輯] 1938年,任 福建省政府 建設廳長,致力整修公路與河道以使因為進口糧食的口岸被 日軍 佔領而混亂的省內交通得以繼續。

  2. 後改名 家淦, 字 靜波, 江蘇 吳縣 人, 祖籍 兩浙路 鄞縣 (今 浙江 寧波市) [2], 中國國民黨 籍,歷任 中華民國政府 重要職務,為財經專家 [3]。. 曾任 經濟部 部長、 財政部 部長、 行政院院長 和 副總統 [4]。. 曾繼任 蔣中正 之後擔任中華民國第五 ...

  3. 2024年8月26日 · 严家淦 (1905年10月23日—1993年12月24日), 中华民国 政治人物, 乳名 雨荪,初名 静波, 号 兰芬。 后改名 家淦, 字 静波, 江苏 吴县 人, 祖籍 两浙路 鄞县 (今 浙江 宁波市) [2], 中国国民党 籍,历任 中华民国政府 重要职务,为财经专家 [3]。 曾任 经济部 部长、 财政部 部长、 行政院院长 和 副总统 [4]。 曾继任 蒋介石 之后担任中华民国第五任 总统 、 台湾省政府主席 、 美援 会主委、 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台湾银行 董事长、 中国石油 董事长,亲 孔宋系。 担任台湾省财政厅厅长期间,废除 恶性通货膨胀 的 旧台币,确立 新台币 政策,有“新台币之父”的称誉。

  4. 嚴家淦花園是大清光緒二十八年轉讓給嚴家淦先生的祖父、木瀆首富嚴國馨,是一座江南著名的私家花園,布局得體,曲折幽深,頗具特色,占地十六畝。

  5. 嚴家淦 (1905年10月23日—1993年12月24日),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乳名 雨蓀,初名 靜波, 號 蘭芬。 後改名 家淦, 字 靜波, 江蘇 吳縣 人, 祖籍 兩浙路 鄞縣 (今 浙江 寧波市) [2], 中國國民黨 籍,歷任 中華民國政府 重要職務,為財經專家 [3]。 曾任 經濟部 部長、 財政部 部長、 行政院院長 和 副總統 [4]。 曾繼任 蔣中正 之後擔任中華民國第五任 總統 、 臺灣省政府主席 、 美援 會主委、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 臺灣銀行 董事長、 中國石油 董事長,親 孔宋系。 擔任臺灣省財政廳廳長期間,廢除 惡性通貨膨脹 的 舊臺幣,確立 新臺幣 政策,有「新臺幣之父」的稱譽。

  6. 4月6日上午11時,嚴家淦宣誓就任總統。嚴家淦成為中華民國首位文人總統。任內由於十大建設的重要建設正在進行,台灣經濟發展相當蓬勃,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同年6月18日推動防禦飛彈的設計、試造、試驗、測驗、試飛及生產等製程規劃之「長安計畫」。

  7. www.wikiwand.com › zh › 嚴家淦嚴家淦 - Wikiwand

    嚴家淦(1905年10月23日—1993年12月24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乳名雨蓀,初名靜波,號蘭芬。 後改名家淦,字靜波,江蘇吳縣人,祖籍兩浙路鄞縣(今浙江寧波市),中國國民黨籍,歷任中華民國政府重要職務,為財經專家。

  8. 嚴家淦提出的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共分為經濟發展、預算、金融、外匯與貿易等4個面向。 他認為,獎勵投資只是促進經濟的重要環節之一,租稅制度與金融制度的檢討改進、建立中央銀行制度、資本市場與證券管理委員會,重新檢討取捨各種管制與獎勵辦法、放寬入出境管制,檢視軍公營事業現有設備運用狀況、公營事業費率、改行單一匯率、放寬外貿管制、促進出口、改進預算制度等多項改革措施,都與財政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必須齊頭並進,不能有所偏廢。

  9. 嚴總統家淦先生(1905-1993),字靜波,江蘇吳縣人。. 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 民國28年8月任福建省財政廳長,首創田賦徵實,並為中央採用,通行全國,對於戰時軍糈民食之供應裨益甚多。. 民國39年1月,擔任經濟部長。. 3月,轉任財政部長,實施稅捐統一稽徵 ...

  10. 嚴家淦故居,位於 臺灣 臺北市 中正區 博愛特區,為 中華民國 第5任 總統 嚴家淦 的官邸,列 國定古蹟。 建築. [編輯] 庭院. 嚴家淦故居地點一帶屬博愛特區,為 臺北捷運 車站最密集的區域,但此區域充滿綠蔭植栽、空間步道,一直受到高度管制 [1]。 原配作 臺灣銀行 副總裁官舍 [1],共843.73坪 [2],主體建築為洋式二層樓建物 [3],屋頂有突出的尖塔 [4][5],建坪約200多坪 [3],1920年再增建日式木造房舍 [3][6],地址是 重慶南路 二段4號 [7][8]。 圍牆曾於 1963年蘇澳地震 倒塌20公尺 [9]。 庭樹為日治時期種植,大多為青剛櫟、九芎、榕樹、楓香等臺灣原生種,還有三棵樹圍壯碩的黑板樹 [1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