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12日 · 國民黨在青年世代中的支持度低迷已久連國民黨副主席兼祕書長曾永權都坦言國民黨一直無法吸引年輕人是最大困境在韓國瑜贏得黨內初選後國民黨內為數不多的年輕人有人選擇出走但也有人留下來繼續努力堅信年輕的力量終能撼動這個政黨 ...

  2. 《報導者》爬梳過去職災新聞事件更發現,20家大營造廠中有15家,在過去5年內都發生死亡重大職災案件,比例高達75%。 (資料來源/勞動部「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查詢系統」、重大職災整理自新聞;資料整理/方德琳) 進一步分析營造廠違規紀錄,最常發生的狀況是──2公尺以上開口作業沒有設置防護網。 當違規成為普遍時,是否存在台灣很常發生的一種可能性──法律太嚴,台灣營造工地的安全設施標準太高,以至於現實環境中難以執行,導致廠商違規不斷?

  3. 2023年9月19日 · 然而台灣針對威權統治時期不法行為的轉型正義問題由於台灣轉型正義法制設計並未完備至今多仍未能處理。. 與此同時威權統治時期的人場景多已消逝或轉換面貌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正在面臨嚴峻的時效問題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都已高齡 ...

  4. 2023年9月17日 · 政治檔案公開是轉型正義的重要課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今年(2023)1月首度針對《政治檔案條例》申請案作出 判決 ,卻令人遺憾地出現「戒嚴時期被監控者個資一覽無遺,監控人員身分卻全部遮蔽」結果。 國安局與檔案局是以「國家安全」為由遮蔽當年加害人資料,但歐洲人權法院在2014年的判決即已強調,濫用國家權力、從事不法情報活動的人員身分應該被揭露。 相關部會與法院應在「國家安全」與「真相知情」間尋找平衡點才能讓台灣的轉型正義向前邁進。 當國家安全與轉型正義的目標相衝突. 《政治檔案條例》 在2019年制定施行後,威權時期受害人、家屬以及學者依該條例向檔案局申請閱覽政治檔案,希望藉此了解自己與家人被侵害的真相,或是還原威權時期公權力運作的樣貌,卻仍然遭遇不少困難。

  5. 2018年8月15日 · 纏訟10多年的RCA訴訟案,最高法院今(8月16日)做出三審判決。. 529名RCA求償勞工及家屬的生命血淚,走了5,230天的訴訟路,迄今未獲全面性的正義,只有「一半的勝利」。. 但此宗台灣司法史上工殤案判賠金額最高、抗爭時間最長的案件,仍是台灣職災 ...

  6. 2021年1月24日 · 1998年10月11日凌晨,19歲青年林清岳因不滿父母管教及欲謀取財產,夥同5名友人在林口自家獨棟住宅亂刀砍死親生父母;此一滅門血案,震撼上世紀90年代的台灣社會。 當年審理此案、目前擔任最高法院法官的黃瑞華在 2015年模擬憲法法庭 中,回憶自己審理「林清岳弒親案」的掙扎經驗: 「林清岳生活長期放蕩、殺害父母手段兇殘,案件震驚社會;但法庭中的林清岳低著頭、看起來相當痛苦。 她揣想自己若是林清岳,即使回到社會上,想必也活不下去。 於法庭中直視被告的片刻,法官似乎感同身受那個被社會各界痛斥為逆子、冷血殺人犯、甚至 魔鬼化身 的被告身為一個人的痛苦。

  7. 1968年起,部分原住民去秀林鄉公所登記耕作,按法規,登記後耕作滿10年,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權(1987年改為登記後滿5年即可取得所有權)。 1968年登記的耕作進入第5年,1973年亞泥從華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移轉取得大理石礦採礦,土地被圍起來,再也不能進去耕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