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ㄒㄩㄣˊ ) 彧 ( ㄩˋ ) (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郡 潁陰縣(今河南省 許昌市 魏都區)人,朗陵侯相荀淑之孫。 東漢末年 的政治家、戰略家,亦是 曹操 謀臣,官至 侍中 兼 光祿大夫 ,被比喻為如同 西漢 的 張良 。

  2. 東漢末年 的政治家戰略家,亦是 曹操 謀臣,官至 侍中 兼 光祿大夫 ,被比喻为如同 西汉 的 張良 。 曾表示反对曹操称魏公,不久后去世,諡曰敬侯,追贈為 太尉 。 因其曾任 尚書令 數十年,被稱為「荀令君」。 生平. 王佐之風. 荀彧有容貌 [ 1] ,少時被 南陽 名士 何顒 讚為「王佐才也」 [ 2] ,始为潁川 太守 陰脩之主簿 [ 3] 。 昭宁元年(公元189年),九月,司空 董卓 废汉少帝 劉辯 [ 4] ,立 汉献帝 刘协,改元为永漢 [ 5] 。 当时用士人替补宦官的职位 [ 6] ,荀彧被舉為 孝廉 ,得拜守宫令 [ 7] 。 后其遷 亢父 令,棄官不就 [ 8] 。

    • 生平
    • 身份立场
    • 逸闻
    • 相关典故
    • 家族
    • 评价
    • 后世创作
    • 参考文献
    • 参见

    王佐之风

    荀彧有容貌,少时被南阳名士何颙赞为“王佐才也”,始为颍川太守阴脩之主簿。昭宁元年(公元189年),九月,司空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改元为永汉。当时用士人替补宦官的职位,荀彧被举为孝廉,得拜守宫令。后其迁亢父令,弃官不就。 董卓以颍川人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初平元年(190年),韩馥到官,起兵与袁绍等人讨伐董卓,并遣人迎接家乡人。荀彧认为颍川为四战之地,也劝乡人离开以避祸乱,但众人留恋故土,不愿搬走。荀彧便独自将宗族迁往冀州。后来颍川果然被李傕所掠 。荀彧到冀州时,渤海太守袁绍已袭取韩馥之位。虽然袁绍奉荀彧为上宾,但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于二年(191年),投奔东郡太守曹操。曹操大喜过望,盛赞其为:“吾之子房也。”遂任为奋武司马,时年廿九。 兴平元年(194年),夏,兖州牧曹操征陶谦,荀彧与程昱守鄄城。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迎接吕布为兖州牧。张邈遣刘翊向荀彧说,吕布是为援助曹操而来,并替吕布军求粮。荀彧不听,勒兵固守,并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当时只有鄄城、范县、东阿仍旧为曹操坚守。豫州刺史郭贡率数万兵来到鄄城下,求见荀彧。夏侯惇劝阻,但荀彧认为,郭贡与吕布张邈等人交情...

    机鉴先识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打算迎接汉献帝,将领们有疑虑。荀彧劝以:“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九月,曹操移汉献帝到许昌。荀彧任侍中,守尚书令。曹操虽在外,仍然询问荀彧军国大事,并多次称赞其能。荀彧先后举荐了荀攸、锺繇、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戏志才、郭嘉、杜畿、严象、韦康、孙资、仲长统等大批人才,并协调有宦官背景的曹操与大族名士之间的关系。 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败于张绣。大将军袁绍写书给曹操,言语悖慢,曹操问讨伐袁绍之计,荀彧指出可战胜袁绍的四点:任人以度胜、断事以谋胜、明法以武胜、谨俭以德胜。三年(198年),七月,荀彧建议应先讨伐吕布,又推荐让锺繇统筹西边事务,曹操从计,十二月,杀吕布。 四年(199年),十二月,曹操任命锺繇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自己率军与袁绍对峙。少府孔融担心袁绍势强,荀彧指出其谋士许攸贪婪,若犯法被治,必会生变。其将颜良、文丑更可一战而擒之。事情发展如荀彧所料,或说此事为穿凿附会。 五年(200年),曹操因缺粮而想撤退,荀彧劝说:“虽粮少,但未及楚、汉在荥阳、成皋的时...

    死因之谜

    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当进爵“魏公”,并秘密地征求荀彧的意见,然而荀彧反对,曹操听闻之后心头不忿。十月,曹操南征孙权,向皇帝上表让荀彧到谯慰劳军队而将他留下,由此皇帝任命荀彧担任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 曹操的军队前往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西晋陈寿《三国志》记载荀彧忧郁而死。刘宋范晔《后汉书》、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孙盛《魏氏春秋》,均说曹操赠送食器给荀彧荀彧打开见器中空无一物,服毒自尽。北宋司马光认为曹操隐瞒此事,所以陈寿并不确定荀彧的死因。裴松之注《三国志》引袁𬀩《献帝春秋》记载,荀彧看过皇后伏寿给父亲伏完的信,信中说汉献帝不满曹操。荀彧当时隐而不报,后又因惧怕事发而向曹操告密,但曹操之前已得知荀彧密而不报。荀彧犒军时又想单独解释自己反对曹操封公之事,曹操不许。荀彧死后,投奔孙权的人表示:曹操让荀彧杀伏寿,荀彧不从,故自杀。裴松之认为此事荒诞不经。 荀彧死前,烧毁自己所有的上书,终年50岁。汉献帝得知后,非常悲痛,在祭祖神(日语:祖神)之日停止䜩乐,谥荀彧为敬侯。荀彧亦被名士们追悼,曹操之子曹植为其作诔,潘勖为其作碑,钟繇比...

    后人判断荀彧的立场,有汉臣、魏臣两种观点。有人在荀彧为魏臣的基础上,认可曹操的正义性,或否定其助纣为虐。也有人在荀彧为汉臣的基础上,肯定其杀身成仁,或否定其延续腐朽的政权。又或荀彧实为身处汉魏矛盾之间。 史书中对荀彧的评价或许经过两个转折,据官方态度所变化。曹魏时期,诸书如鱼豢《魏略》、《典略》、王沈《魏书》,因为荀彧被“隐诛”,或皆未将荀彧列为魏臣。西晋时期,因为司马氏与荀氏的亲密关系,时讳淡化,陈寿《三国志》得以将荀彧列位魏文臣之首。由于荀彧反对曹操而死,这种列位又能为魏晋禅代提供依据。这种说法延续到东晋时,如袁宏《后汉纪》、孙盛《魏氏春秋》等书。刘宋时期,晋宋禅代的依据部分来自刘裕延晋之论。由此荀彧延汉之论,又成范晔《后汉书》、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观点,荀彧也被称为汉臣。 民国卢弼等...

    持心平正

    荀彧有一个无甚德才的同族亲戚,请求荀彧任他为议郎。荀彧笑着回应:“官职是用来彰显才能的。如果我这么做,众人要怎么说我呢?”

    触树成岐

    曹操为提倡节俭,仿照古皮弁冠发明了一种帛制便帽——帢。据说起初帢是没有岐(分叉)的。有一次,荀彧走在路上,头戴的帢碰到树枝形成岐。时人仰慕荀彧,认为这样更美观,因此后来的帢上便有了岐。

    荀陈世交

    或说荀彧的祖父荀淑和陈群的祖父陈寔交好,当时荀彧和陈群年纪尚小,也被家人抱着参加会面。有鉴于荀淑在荀彧出生时已死,由此推测此事可能是附会。而古人将两家会面与天上“德星聚”的现象联系起来,德星乡、德星亭等因此而得名。朱熹据《续晋阳秋》为建阳考亭陈氏离榭命名“聚星亭”。

    坚壁清野

    荀彧将徐州的守城方式总结为“坚壁清野”,即增强防御,转移城外物资和设施,使敌军既无法攻克城池,又得不到补给。后“坚壁清野”成为这类防守策略的代名词。[来源请求]《晋书·石勒载记》:“勒所过路次,皆坚壁清野,采掠无所获,军中大饥,士众相食。[参 2]”秦观《鲜于子骏行状》:“远斥堠,谨烽火,坚壁清野,使寇无所获。”

    祖父

    1. 荀淑,字季和,朗陵令,汉顺、桓帝之时十分出名

    兄弟

    1. 荀衍,字休若,荀彧三兄。以监军校尉守邺,都督河北诸军事。建安十年(205年),十一月,曹操征袁尚,袁绍外甥高干反,秘密遣兵袭邺,被荀衍察觉,尽诛之,得封列侯。 2. 荀谌,字友若,荀彧弟或四兄。初平二年(191年),与高干、郭图说服韩馥出让冀州予袁绍,袁绍以其为谋主。

    时人

    1. 何颙:“王佐才也。”“颍川荀彧,王佐之器[参 3]。” 2. 曹操:“吾之子房也。”“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参 4]。”“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参 5]。”“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参 6][参 7]。”“与君共事已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 2.1. 曹操《请爵荀彧表》[参 8]:“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是故典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土,先于平阳。珍策重计,古今所尚。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参 4]。”“守尚书令荀彧,自在臣营,参同计划,周旋征伐,每皆克捷。奇策密谋,悉皆共决。及彧在台,常私书往来,大小同策。《诗》美腹心,《传》贵庙胜,勋业之定,彧之功也。而臣前后独荷异宠,心所不安。彧与臣事通功并,宜进封赏,以劝后进者...

    后世

    1. 王导:“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2. 王羲之:“荀、葛各一国佐命宗臣,观其辙迹,实奇士也。然荀获讥于忧卒,意长恨恨,谓其弘济之心,宜被大道;诸葛经国达治无间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于数代。至于建鼎足之势,未能忘已,所谓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者,容得尔乎?” 3. 陈寿:“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4. 裴松之:“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陈氏此评,盖亦同乎世识。臣松之以为斯言之作,诚未得其远大者也。彧岂不知魏武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崄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于当年,布诚心于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谓之未充,其殆诬欤!” 5. 范晔:“自迁帝西京,山东腾沸,天下之命倒县矣...

    现、当代

    1. 孙明君:“从理性出发,从现实出发,荀彧清醒地认识到汉不可为,于是他拥护曹操重造天下的大业,并建立了赫赫功绩。同时,他与旧王朝之间在情感上又有藕断丝连的联系,封建伦理纲常礼教的阴影亦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难以挣脱。” 2. 何兹全:“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

    诗词

    据东晋习凿齿《襄阳记》,荀彧于别人府上作客时,身上的熏香或香囊会令其坐处散发香气,达三日之久,后世文人有依此作诗。《旧唐书》载“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曾献诗“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唐代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一诗中有“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遥闻侍中珮,暗识令君香”。李商隐《牡丹》诗中曾道“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李颀诗作《寄綦毋三》中有“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李百药《安德山池宴集》诗则有“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由于荀彧仪容俊美,又有留香之名,后世诗词中除直接用荀令香的典故外,也常常将荀彧的形象简化,作为指代名士、美男子、情郎的意象。[来源请求]如李商隐《韩翃舍人即事》:“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吕渭老《品令》:“宝香玉佩,暗解付与,多情荀令。”周密《祝英台近》:“香减春衫,老却旧荀令。”

    电玩游戏

    1. 真三国无双系列/无双OROCHI系列(光荣公司开发,大原崇配音)

    小说

    《三国演义》中,荀彧依然具有出色的谋略,但由于罗贯中的“尊刘抑曹”,荀彧更为阴险狡诈。 1. 荀彧初登场于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其时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荀彧与其侄荀攸共往相投,成为曹操旗下的重要谋士。曹操初与荀彧交谈,便已惊叹荀彧是“吾之子房”。荀彧又向曹操举荐程昱及郭嘉。 2. 荀彧深谋有智。 2.1. 第十一回曹操兴兵讨陶谦于徐州,荀彧与程昱留守根据地兖州,遇上吕布偷袭,二人设计死守鄄城、东阿等三城,力保不失。 2.2. 徐州之役后,荀彧献策吸纳汝南一带的黄巾势力,建立青州兵集团,令曹操得以滋养势力。 2.3. 后来荀彧又劝曹操乘献帝出走的时候勤王迎帝,一方面让曹操得以挟君以令天下,另一方面也令汉室得以保存。 2.4. 第十四回,荀彧晋升侍中尚书令。后献“二虎竞食之计”诱使刘备与吕布互相残杀,被刘备识破后又献“驱虎吞狼之计”,令袁术和刘备开战,吕布果然如荀彧所料乘机攻取徐州。 2.5. 第二十三回曹操于祢衡前赞扬“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祢衡却反讽荀彧只能用来“吊丧问疾”。 3. 荀彧多次为曹操留守许都,包括征张绣、官渡之战...

    ^ 孙机. 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 第二版. 文物出版社. 2001年12月: 404–405. ISBN 9787501006557 (中文(简体)).
    ^ 《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房玄龄等著。
    ^ 《后汉书·卷六十七·何颙传》,范晔著。
    ^ 4.0 4.1 4.2 4.3 4.4 4.5 《三国志·荀彧传》裴注引《彧别传》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后汉书·荀彧传》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3. baike.baidu.com › item › 荀彧百度百科

    由於此網站的設置,我們無法提供該頁面的具體描述。

  4. www.wikiwand.com › zh-tw › 荀彧荀彧 - Wikiwand

    ()彧()(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人,朗陵侯相荀淑之孫。 東漢末年的政治家、戰略家,亦是曹操謀臣,官至侍中兼光祿大夫,被比喻為如同西漢的張良。

  5. zh-classical.wikipedia.org › wiki › 荀彧荀彧 - 維基大典

    彧以為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操由是心不能平。 會征 孫權 ,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 侍中 光祿大夫 持節 ,參 丞相 軍事。

  6. 6 天前 · 荀彧(xún )(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官至尚书令,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