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6日 · 馬斯洛把人的行為動機,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分成 5 項需求指標: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 馬斯洛的假設是,人有自我意志,驅動人的行為是需求,人會因為某項需求未能滿足展開行動。 《動機與人格》 指出,一個人終其一生總是在追求些什麼。 人類是一種永不滿足的動物,最多只有相對滿足或愈來愈滿足。 一個欲望被滿足了,另一個欲望會冒出來。 馬斯洛想研究各種需求和動機之間的關聯,以及各種動機激起的行動。 但現在提到馬斯洛,腦袋裡第一個浮現的可能是「需求金字塔」圖形。 《顛峰心態》 指出,在馬斯洛撰寫的論文或著作中,從未用金字塔圖,而是管理顧問查爾斯.麥克德米德(Charles McDermid)在 1960 年代,挪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說明企業應如何激勵人心。

    • 迷思1:「需求金字塔」是馬斯洛提出的?
    • 迷思2:需求層級必須一層層進階?
    • 迷思3:生理需求未滿足不會想追求其他?
    • 迷思4:只要滿足需求,就會主動追求成長?
    • 迷思5:需求層次全部滿足,就不會再有其他欲望了嗎?

    在馬斯洛撰寫的論文或著作中,從未用金字塔圖或其他示意圖解釋需求層次理論,以圖表呈現的形式,皆是各領域專家、學者方便傳播的手法。 1. 金字塔型:以最廣為流傳的金字塔圖來說,其實是管理顧問查爾斯.麥克德米德(Charles McDermid)在 1960 年代於《Business Horizons》提出,用來闡述企業策略應滿足員工的需求,以此激勵人心。 麥克德米德認為,企業想要以最低成本激發員工的最大動力,就得先評估員工正處於什麼層次的需求,調整對應的福利措施,而金字塔展現的層級概念,恰好符合戰後美國社會提倡的資本主義,迅速為管理界接受。 2. 俄羅斯娃娃型:《顛峰心態》提及,英國人本心理治療學家約翰.羅文(John Rowen)認為,俄羅斯娃娃更貼近需求層次理論的階層概念,每一個娃娃都包覆了...

    如果以金字塔說明需求層次理論,容易落入闖關打怪的思考陷阱,誤以為一種需求獲得完全滿足後,另一種需求才會出現。 馬斯洛強調,人性的發展是漸進式的,不是一個需求滿足了才會進展到下一個層級。應該是假設基本需求 A 得到 10% 的滿足,需求 B 這時不一定會出現,而當 A 得到 25%,需求 B 可能浮現 5%,以此類推。隨著層級上升,愈高階的需求愈難達到,人們也會因為處在不同的工作、環境、生活狀況,又退回上一層的需求。 馬斯洛舉例,一個正常人的需求層級組成可能是 85% 的生理、70% 的安全、50% 的愛、40% 的自尊、10% 的自我實現,依據個人的心理狀態差異,比例並不固定。

    根據馬斯洛的研究,大部分的基本需求都是按照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排列,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說,有些人會為了保有自尊,寧可失去工作,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這個意思;經歷半年多沒有生活費的日子,或許就願意放下自尊,重返職場也不一定。又例如,有人會從與他人建立友誼(愛與歸屬),獲取努力的勇氣,有人則是尋求別人的讚美(自尊),補給前進的能量。 換句話說,滿足基本需求的序列會因文化、環境、個人等因素,而有變化,就算同屬一個社會或同一個人,我們在成長的同時,重視的需求也會因性格和經驗的結合,改變優先順序。

    即使需求層次的排序會不斷變動,所有的需求背後都能歸納2大類別:匱乏(deficiency)與成長(growth)。 馬斯洛主張,想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也就是追求更好的自己、更美好的生活,得先滿足匱乏,才有餘裕追求成長型需求。 馬斯洛認為,食物、安全、愛與歸屬和自尊是維持生命必須的要素,當這些需求缺乏滿足,我們會啟動防衛機制來脫離痛苦,甚至不惜傷害他人。唯有滿足了匱乏動機,才不會受到恐懼、焦慮、懷疑支配,進而衍生出成長動機,亦即自我實現,幫助我們探索人生,學會如何善待自己與他人,享受生命的樂趣和喜悅。

    距離馬斯洛首度發表需求層次理論 16 年後,他將人的需求從 5 個層次,擴展為 8 階段模型,依序為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認知(cognitive needs)、美感(aesthetic needs)、自我實現、自我超越(transcendence)。 人首先會尋求基本需求(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的滿足,生理得到安全感之後,動機強度逐步下降,轉向成長需求(認知、美感、自我實現、自我超越),也就是心靈的充實。 馬斯洛假定人天生有好奇心,對未知會產生分析、理解的衝動,認知需求在嬰幼兒晚期和兒童期最明顯。 從人類史上來看,也有不少人冒著風險或生命危險,堅持挖掘真相、創造改變。早期如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不畏教堂勢力,憑藉對宇宙的好奇心,研究並提...

  2. 2018年6月20日 · 書市上有關「如何成功」的書籍層出不窮,這似乎意味著「成功」是很多人心中的渴望。. 歸納 9 位成功學大師的著作,從 19 世紀初成功學之父塞繆爾.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到近代的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他們都提到 6 個重要素質:天賦 ...

    • 迪奧斯達多·馬嘉柏皋1
    • 迪奧斯達多·馬嘉柏皋2
    • 迪奧斯達多·馬嘉柏皋3
    • 迪奧斯達多·馬嘉柏皋4
    • 迪奧斯達多·馬嘉柏皋5
  3. 2022年9月27日 · 南僑集團發布公告,副董陳飛鵬於23日辭世,享壽 80 歲;並由其兄、南僑集團董座陳飛龍成立治喪委員會。. 兩兄弟繼承父親從「水晶肥皂」開拓的事業,一路共同打拼並跨大版圖,引進哈根達斯、又創立杜老爺、卡比索、點水樓等品牌,成為國內唯一跨 ...

  4. 2020年5月29日 · 研究企業創新的紐約大學管理學教授梅麗莎.席林(Melissa Schilling)想知道,「為什麼這些人有源源不絕的創新能力? 席林一開始研究時,採取了「標準方法」,也就是整理大量創新者名單,分析、找出相近特質。 但她發現這樣找出的答案不夠有說服力,因為多數創業家都是「一片歌手」(one-hit wonders),無法以連續的創新突破,凸顯他身上的特質。 因此,她改為深入研究少數幾位連續創新者,也就是像愛迪生、居禮和馬斯克。 而且,在單一個案呈現出的特質,都必須放在其他個案中考量,例如,愛迪生和居禮夫人都是家裡面的老么,但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就不是,由此可刪掉「家中最後一個小孩比較有創意」的說法。 自外於主流思維,讓科學家提出創見.

  5. 2007年1月12日 · 忠告1. 管理者最重要的責任在於創造績效. 管理者必須對其所管理的機構提供方向,思考機構肩負的使命,為機構設定目標,並為機構應達到的績效統籌資源。. 有效性,也是管理者取得個人績效與成就的首要要求。.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

  6. 2016年10月20日 · 不過,他愛錢,卻不貪婪市儈;他愛投資,卻很專注自制;他已經很有錢了,卻節儉、用功研究投資標的、熱愛工作依舊。. 在財富之外,巴菲特更以謙和、幽默與正直的性格,贏得人們的喜愛與尊敬。. 1. 愛賺錢. 從童年開始,巴菲特就展現出對「賺錢 ...

  1. 迪奧斯達多·馬嘉柏皋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glorycloud.tv

    Uplifting Worship Music for Jesus. Worship Jesus together with FREE worship music that bring peace and hope. Sound of He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