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30日 · 最後郝龍斌先生表示因近來新冠疫情嚴峻為配合政府令避免群眾集會更因郝前院長一向以公眾利益為重的態度故目前暫時婉謝各界前往弔唁待日後疫情趨緩將再擇日舉辦告別式

  2. 2021年2月22日 · 身為輔大醫院心血管醫療副院長,許寬立醫師對醫院心血管的事務瞭若執掌,平時需協助管理心導管室、心臟功能室。 輔大醫院開院至今 3 年多,已取得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認證,經由心導管室處理的病例已超過 2,000 例,進行過許多複雜的手術,像是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周邊血管成形術等,全年 24 小時搶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正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邁進。 許寬立醫師說:「心臟科屬於重症跟急症,是一家醫院非常重要的科別之一,要成為一位心臟科醫師,首要條件是專業知識必須非常足夠,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果斷的做出處置,且也要能考慮到處置對病人未來長期有哪些影響。 心臟科醫師的心臟都要越練越大顆,才能變成無敵鐵金剛. 問到如何達成今日的成就,許寬立醫師總是謙虛地說不記得了,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看診的日常。

    • 肺腺癌:馬如龍、文英、孫越、鳳飛飛、羅曼菲
    • 肝癌:蔡頭、吳孟達、金庸、安鈞璨、薛岳
    • 胰臟癌:唐慧琳、傅達仁、劉駿耀、侯布雄
    • 腦出血:黃鴻升、陳昇瑋
    • 糖尿病:龍劭華

    空氣品質越來越差,肺癌高風險族群不再限於抽菸人士及基因遺傳,舉凡容易接觸油煙、粉塵的廚師、家庭主婦或是老師,罹患肺癌的風險都大大升高。因初期多無明顯症狀,建議可透過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檢查篩檢早期肺癌,有助偵測小於 1 公分的肺結節。

    肝癌發展通常是漸進式的,從慢性發炎、纖維化、肝硬化,到最後才會出現腫瘤。因此提醒除了 B、C 肝帶原民眾每半年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年滿 40 歲以上民眾,不管有沒有 BC 肝帶原,每年都應該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因為早期幾無症狀,所以難以察覺。胰臟位於身體中央、胃後方的後腹腔位置,一般腹部超音波檢查無法全面偵測,應以零輻射磁振造影 (MRI)檢查,才能一窺胰臟全貌,應保持定期健康檢查習慣。

    腦出血可能是撞到頭引起,也可能是腦部本身病變造成,除了要注意不要碰撞,也要注意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等數值,並留意自己是否有潛藏的心腦血管疾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有三高,或是健檢報告有跟心血管相關的紅字,建議可以進一步做腦部的核磁共振檢查。

    台灣糖尿病人口高達 220 萬人,糖尿病同時會引起心血管病變、腦血管病變、腎臟病變、足部病變等,除了顧好血糖更要控制三高,預防這些併發症的發生。 文 / 賴以玲、圖 / 蘇鈺婷 延伸閱讀 癌症時鐘再度撥快 11 秒!大腸癌發生率連續蟬聯十大癌症榜首 14 年 權威期刊列舉 3 大癌症因子!WHO:近半數癌症可預防 天冷急診患者增多!台大加速「心肌梗塞」檢驗流程,一小時內就能判斷

  3. 2019年11月1日 · 這時家人開始察覺不對勁,把大家都帶去檢查,結果發現他的爸爸、弟弟都有,最後追溯到已經過世的爺爺,可能也是因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生肝轉移而過世的。 「這就是MEN1的基因突變! 是最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突變型態。 」黃燦說,當時王先生的2個小孩都還小,但也很擔心發病,只能持續追蹤,沒想到在大兒子15歲時,也開始發病。 一家人長出腫瘤的位置從胰臟、副甲狀腺、腦下垂體,到最容易惡化的縱膈腔都有。 陳明晃說,因為會有症狀的人實在太少,即使有症狀,也多半是腹痛、腹瀉等很普遍的症狀,所以會發現的人,多半都是在健康檢查的時候才發現的。 「這些症狀要持續4週以上、一直反覆發作,不管怎麼治療都沒有效果,醫師才會懷疑可能是癌症,但在這之前要發現很難。

  4. 2018年8月22日 · 原發性腦瘤: 是指在腦部形成的異常細胞,依照異常細胞發生的不同位置再加以細分許多種類。 繼發性腦瘤: 是由其他器官的惡性腫瘤轉移到腦部. 如果發現腦部有腫瘤,需透過手術將腫瘤組織取出化驗,才能判斷其為良性或是惡性。 腦瘤會有什麼症狀? 大多數的症狀有以下幾種: 頭痛: 是腦瘤最常見或是較早期出現的症狀,通常是早晨特別痛,頭痛會因為咳嗽、打噴嚏、如廁、運動或改變姿勢而加劇。 大概有一半的病人因為有持續性頭痛的情形才發現得了腦瘤。 噁心嘔吐: 因為腫瘤推擠到腦部的空間,引起腦壓升高所造成,這時候病人會出現吴重且呈噴射狀的嘔吐,但不伴隨有事前的噁心感。 痙攣或癲癇: 有時腫瘤會刺激腦部,引起腦神經的不正常放電,出現抽痙或如同癲癇的症狀。 成年人如果有突發性癲癇發作,有一部份的原因可能是腦瘤所引起。

  5. 2021年7月15日 · 身為台灣幹細胞庫計畫主持人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庫計畫主持人,其實,一開始黃效民並非從事幹細胞相關的研究。 從台大畢業後,他來到了食品研究所工作,研究的是微生物和遺傳工程。 不過表現卓越的黃效民,被單位以公費生的資格,派到國外學習最新的細胞科技。 他也不負期望,學滿歸國後,馬上著手投入細胞庫的建立,讓台灣的細胞相關研究,可以有高品質的細胞材料供應和冷凍保存制度。 即使是現在,也不是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細胞庫,黃效民表示,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他親自參與每個階段,為台灣打造世界一流的完整細胞庫。 不少的國際學者來到這裡參觀後,告訴他,「你們不是世界一流之一(one of the best),你們的細胞庫就是世界第一(the best)! 幹細胞挑戰未來醫療方向 促使黃效民投入研究.

  6. 2021年12月22日 · 我的孩子適合嗎? 日常練習幫助整合身體與外界的感官訊息. Posted on 2021 年 12 月 22 日 by 李怡麥. 大腦執行整合的能力就是「 感覺統合」, 環境中豐富感覺的訊息包含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 感覺統合有狀況的孩子,可能引發專注力不足、情緒障礙,以及社會互動技巧不佳等問題,感覺統合訓練能幫助他們及早預防這些問題的發生。 有在職能教室上過課的孩子和爸媽,對教室那些大大小小的滾筒、治療球、角墊和攀繩,應該感到不陌生吧? 還有吊在天花板、長得像盪鞦韆的懸吊系統,以及幾乎成為標準配備的斜坡跑道和球池,這些器材大家或多或少都見過。 通常這些設備會以幾種外在形象出現:人工草皮、木紋,以及飽和度很高的紅、藍、黃、綠四種顏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