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4年6月10日 · 五十二年次,擔任新潮流總召的段宜康,是民進黨中生代的明星,問政犀利;而這次民進黨南區立委初選,段宜康得到第二高票。 很多人以為,段宜康是天生的辯論好手。

  2. 2004年12月30日 · 十年一覺政治夢,這次立委選舉,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在高民調支持下意外落選,段宜康要如何「離開權力」?. 他的新方向是什麼?. 他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習慣權力的滋味 (攝影者.翁挺耀 ) 十多年前,還在念台大政治系三年級的段宜康,曾在一齣話劇裡 ...

  3. 全台最有影響力財經雜誌《商業周刊》網站,每日更新最新「經濟、焦點、國際、職場、財經、生活」等深度報導文章。. 幫你掌握國家經濟時事、分析國際大事、財經洞察、管理知識、職場進修及新生活風格。.

    • 段宜康1
    • 段宜康2
    • 段宜康3
    • 段宜康4
    • 段宜康5
  4. 2014年8月8日 · Hoover表示,你不會想留下「打算用病假,盡可能避開較多工作的時,同時還能領薪水」這樣的印象。 她建議,離開這類型的問題,直到後續談到有關人力資源部分的利益。

    • 第一種:某人有嚴重的道德問題
    • 第二種:某人的職位大於能力
    • 第三種:某人明顯顧人怨
    • 結語:沒有百面好的事情,別太苛求了

    這裡提到的「道德問題」意指「因為這個道德問題,導致公司/團隊在品牌上、商業上、營運上出現重大損傷。」 舉例來說:創辦人公款私用、行銷主管跟代理商收回扣、廣告代操收錢了卻把一半先放口袋、洗錢、偷竊、利用政治獻金與公司營運的關係套利、借刀殺人...等等。 假設你是一間公司的領導人,你嗅到了下面的團隊成員或中高階主管,可能有類似的道德瑕疵行為,坦白說這些事情在某些企業當中是叫做「行之有年的內規」,很遺憾但卻一點也不稀奇。我想說的是,在「正常化營運」一間公司的前提之下,如果領導人對於這些事情「視而不見」,整個團隊就會跟風一起惡搞。 一起惡搞的邏輯像是這樣:「那個 A 業務原來是這樣操作、把錢都放自己口袋,公司也沒有發現,A 業務也沒有否認,而且…好像 B 跟 C 業務也有做類似的事情,那正好!反正我...

    常見的狀況就是:有人被掛了總監之類的職稱、加薪許多,但實際工作能力上完全無法讓下面的團隊成員信服,完全性的無法達標,完全性的不知為何這個人可以被升遷。 又或者,明明是商科背景、沒有寫程式的任何經歷,卻成為了工程師要開發後端系統。被聘用的時候已經原因不明、明顯無法成為即戰力、要培養又不知從何下手的這種狀況。 好消息是,這種狀況不需要「立刻開除」這個人;壞消息是,這件事情處理起來要投入很多「時間成本」。 這個症狀好發在「人數增加、組織複雜化」的階段,也很容易發生在從外部找來的專業「空降主管」身上。原因很簡單,在快速組織變大的過程,在安排任命的時候,很難免會「為了分配而分配」,較容易忽略在能力上是否能真正勝任。特別是外部急著找來救火的中高階主管,較容易遇到很明顯能力遠低於職位應該有的程度。 天外飛...

    某些顧人怨的程度,會整個傳開來到「那個 xxx 超難搞。」「對啦,那個 xxx 很強沒錯,但你要順著他的毛去摸,不然會死很慘。」 顧人怨這一題真的很難,因為一般的 metrics 很難去把這樣的人開除,這種人能力沒問題、要做什麼也能達成該要的目標。但對於主管而言,遇到這樣的員工會強烈感受到「怎麼這麼難管」;對於同事而言,遇到這樣的夥伴也只能苦笑帶過、不要有私交就好。 我自己的判斷是:某些時候顧人怨跟「當事人」其實無關,而是跟工作流程與目標息息相關。 舉例來說,會「顧人怨」的人呢,本質上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類型,也因此越是偏頗的評估模式、越是單一的目標設定,越容易產生顧人怨的狀況。當公司評估的時候,總是用幾個很績效導向的數字來當作目標,有些員工會動用小聰明、去鑽流程上的漏洞,讓目標數字看起來還...

    公司組織團隊就是由一群「人」一起幹事情而群聚在一起的,沒有人是完美的,就沒有一種管理模式是絕對完美的,上述提到的三種我認定的管理未爆彈,或許對某些管理者而言根本就是小兒科,也或許對某些讀者而言,會讀的心有戚戚焉。 事實就是呢,在成長團隊的管理議題上,成長不僅僅只是「公司」的成長,每一個團隊成員都必須跟著一起往前邁進,所以設計這些制度、訂立那些規範、抓準某些中心原則,可能比你想像的更需要提前思考、並且盡可能落實。 然而,也不要奢求每一次的循環都能得到最完美的結果,天底下沒有百面好的事情,只能不停地去進化思維,然後去幫助團隊,也幫助自己,自然管理問題上就漸漸地、有機地應付無限賽局應該有的續航力與成長力。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成長思維團隊管理:三種一定要處理的管理未爆彈 責任編輯:梁喆...

  5. 2021年4月15日 · 新北市升格滿10年,人口突破400萬人,從現在邁向下一個10年的城市發展,新北市長侯友提出「點、線、面」的概念,建構新莊副都心在內的三大軸心點,正在強力翻轉新北。

  6. 2020年8月14日 · 摘要. 1.IKEA公布今年上半年、橫跨五大國的居家趨勢報告,並針對2021年新品附上滾輪、布簾,甚至掛上盆栽。 2.IKEA發現,疫情改變大眾對家的定義,讓消費者更願意花心思、金錢在居家佈置上面,讓長時間待的空間更舒適。 3.不過,推出多功能家具,其實也考驗民眾對產品的認知度,以及業者在行銷關鍵字上的優化。 走進全球家具零售龍頭IKEA位在台北市敦化北路的門市,你會發現,客廳展示間裡常見的小邊桌,竟加上了滾輪;臥房內的吊衣桿則掛上了盆栽,甚至系統收納櫃,也多附上了一面可以拉起、遮蔽的拉簾。 不僅如此,大型的桌子、沙發,也幾乎都標榜可折疊。 這些看似微小的設計變化,背後反映的,其實是全球有423家分店的IKEA所洞察,後疫情時代居家趨勢的大改變。 疫情讓家變成唯一,居家業者趁勝追擊後疫情世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