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2月4日 · 馬英九的困境,反應了台灣「無人可用」,或者至少「檯面人物無一人可用」的困境。 第一個行政院長劉兆玄是我所見過最聰明的大學校長,而管中閔與朱敬一的入閣更是把閣員的規格推到院士層級,「校長內閣」無能,證明的是學術界的無能。 第二個行政院長吳敦義是李登輝和宋楚瑜重用過的人,年輕時以敢言耿介而為蔣經國賞識,是嫻熟黨務與地方政務的人才。 第三個行政院長陳沖,上任前是財經界力推的實務派,剛上任時各界讚譽有加而滿懷期許,卸任時推出「中堅產業」來取代過去的「旗艦產業」,企圖以「三業四化」發揮台灣精密機械和 IT 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確實是過去 20 年來唯一跳脫傳統產業與財經思維,有掌握到台灣產業特質的見識,可惜任期只有一年。

  2. 2017年3月13日 · 馬英九總統(和國民黨)在一中方面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口中的中華民國,目前還代表著全中國、而且還是聯合國的會員國。 在世界上到處講「一中」,帶來的效果就是大家都覺得台灣屬於「中國」。

  3. 2015年5月18日 · 馬英九舉債屢創新高,平均每年舉債 2524 億元。馬竟稱還可再多借一點。(圖片來源:網路) 馬英九執政,政府債務佔 GDP 比例上升驚人。已經超過公共債務法上限。(圖片來源:Trading Economis) 馬英九的福利政策證明底層人民痛苦

  4. 2020年5月18日 · 菜單比起馬英九的印刷更為簡單,幾乎只是白紙一張,沒有設計可言,最大特色反而是印上每道菜其食材的產地。 那麼這次國宴又吃些甚麼? 與馬英九的相比又如何呢?

  5. 2015年3月19日 · 總統馬英九今 (19) 日與「傅爾布萊特學人年度研究會議」來台訪問的學者交流,會中,有學者詢問,與台灣人聊天後,發現大家都覺得很「悶」,到底政府要怎麼改變它?

  6. 2014年7月8日 · 英國雜誌《 The Economist 》(經濟學人) 2012 年第一次說馬英九是〈Bumbler 笨蛋 〉後,2014 年對馬英九的關注一波接一波,毫不停歇。. 3 月先以〈困境中的鹿茸〉嘲諷馬英九的「耳朵裡的毛」,5 月又一篇名為〈 When the wind blows 風起 〉的評論,批評馬英九 ...

  7. 2017年12月11日 · 馬英九有句名言曾經傳誦一時:「一個便當吃不飽,那你有沒有吃第二個? 」這就是兩個便當的笑話。 在這個故事裡,抱怨的民眾遇到的困境是:便當縮水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