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7日 · 自由時報報導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日前出席全國登山研討會時表示今年 1 至 6 月,登山人數增加 57 %,成長近 6 但人一多也帶來負面問題像山難就較去年同期增加 45%,裁罰數也提升逾 40%。

  2. 2020年12月14日 · 李孟諺避免誤解將與商家更換發票. 李孟諺晚間表示所有買給孫女的漫畫都是蘇貞昌使用家中還沒花用的三倍券付費總金額為 3,010 其中 3000 元為三倍券支付,10 元由他本人借給蘇貞昌並未使用蘇貞昌個人特支費或其他公務預算蘇貞昌公開使用三倍券購買漫畫贈給家人,「於法不能用公款核銷主計單位也不會核可」 。 李孟諺表示, 經查確有交際科員工事先提供行政院資訊給店家,從各家媒體新聞畫面中很清楚,店家在結帳時並沒有詢問蘇貞昌是否應該打上統編,蘇貞昌本人對發票上資訊也不知情。 為避免造成社會誤解,行政院已責成交際科同仁,明日立即向蘇貞昌本人拿到發票後,前往更換收據發票。

  3. 2020年6月4日 · 2019 年一整年除了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在 10 月說「會評估國際作法與產業貿易影響」外,「資安產品禁購清單」完全不見蹤影。 包括徐永明、劉世芳委員在內的許多委員,也持續追問「資安產品禁購清單」的進度。 同時,與時代力量黨團透過各種方式,持續追蹤這個重要議題,也在 109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提出決議,要求行政院提出書面報告。 這份報告,在 2020 年的 5 月 5 日,終於送到立法院來。 但是,仍舊沒有禁用清單。 更荒唐的是,根據行政院送來的「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廠商清單國內外技術評估報告」,裡面的結論寫:「持續蒐集各國對於禁用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之政策及做法,並視內外在環境變化評估及檢討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廠商清單之內容及其妥適性,以提升政府機關資安防護能力」。

  4. 2023年9月15日 ·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出席本週14 出席NCC 「2023 網際網路傳播治理論壇」,會中指出,網際網路在 2007 年智慧型手機問世後開始大流行,如今台灣使用手機族群已達 2100 萬人;此趨勢下,各種手機遊戲的廣告比例攀升、網路媒體、自媒體的重要性也提升。 他進一步指出,網路普及造成一些亂象和挑戰,例如台灣平均一年受到 4000 多億次網路攻擊,網路詐騙和內容偽造也更加嚴重。 行政院已請 NCC 研究如何管理網路,減少網路的負面效應。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1 、 《公視》 、 《中央廣播電臺》 、 《中央社》 、 《自由時報》2 、 Apple 、 《自由時報》3 、 《TVBS》 、 《經濟日報》 、 《中央社》 。 首圖來源: Unsplash 。

  5. 2019年3月6日 · 好不容易遇到聊得來可以一起狂放喝酒的知音歡樂的時光卻總是太短就連孟浩然也忍不住惋惜又難過地喊天涯一望斷人腸」! 也正是因為沒辦法保持聯繫更難以知道未來會不會有再相見的機會在道別時候詩人所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吟詠詩句來抒發自己的鬱悶與悲傷同時也對友人的遠行表達祝福。 有趣的是,這些詩句也展現出詩人的不同性格,如何面對離別這件事。 時代的差異也會有所影響,像是初唐詩人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中,裡面所描寫的器具都有種高貴感: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這首詩透過景色推移的描寫,也寫時間如何無情的消逝、不為人停留。

  6. 2019年9月12日 · 屏東縣枋寮鄉鄉政顧問李孟居在8月赴港後失聯對此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 9月11日表示李孟居因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已被依法審查。 但 沒有從事政治活動 ,只是一名商人的李孟居為何還會被抓走呢本文作者藉此事件除了要和讀者分享何謂中國眼裡的台獨外也點出親中候選人不可信任的原因是什麼。 (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 中央社 取自李孟居臉書。 從李孟居被消失來看,郭粉韓粉或許有天也會變成中國的階下囚. 這位站在中華民國旗前面的台灣人叫李孟居,他已經失蹤超過20天。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在記者會上證實,李孟居因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已被中國依法審查。

  7. 2017年10月17日 · 克勞德·李維史陀 ,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人類學家之一。 30多歲時,他還是一位普通的人類學者。 當時正好是二戰,他從法國逃到美國避難,半天時間教書,半天時間在紐約市立圖書館看書。 他如飢似渴地閱讀,幾乎看過了所有的人類學文獻,但卻遇到一個問題:他想找到一個革新性的理論,能夠把之前的所有人類學研究,做一個梳理,並提出自己的理論。 但他沒有思路。 他就想,既然把人類學的東西看完了,就再看看別的書吧。 結果,他看了地質學,看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看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之後,他大受啟發,因為他發現這三個不同學科的理論,有一個共通點對他很有啟示,就是這三個學科探索的都是表象之下的深層東西,而之前的人類學研究,強調的是田野研究,去原始部落裡面做觀察和記錄,並沒有探索深層結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