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3日 · 黃仁勳在 5 月 26 日抵台後行程滿檔,逐一拜會在台的供應鏈夥伴、帶著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逛夜市,並在小巨蛋為味全龍開球。. 6 月 2 日 2024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前夕則是他此行的重頭戲,在台大體育館以 AI 時代將如何帶動全球新產業革命與發展 ...

  2. 2019年6月11日 · 1. 決策效率低落: 過往,郭台銘可以憑藉個人智慧與經驗,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迅速做出決策,提早做出防範措施。 如今,9 人小組來自各領域的專家,看事情的角度不盡相同,為找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勢必需要較長的討論時間,可能會錯過決策最佳時機,降低應變的彈性。 2. 個人或群體獨大: 一般來說,集體領導的成員應處於相等的地位,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機會與時間發表想法。 然而,在實際的決策中通常很難達到平衡,有可能陷入某個較重要的個人或部門獨自決策。 3. 著重個人目標: 小組成員的專業不同,對問題的定義也不同,按常理,人會對與自身相關的議題特別敏感,就可能發生決策目標偏離組織目標、轉向個人目標的情況。 鴻海接下來的經營規畫,正式脫離郭台銘一人決策模式,邁向多人共治的時代。

    • 做出消費者喜歡的變化,賺取價值差異,而非價格差異
    • 幫助品牌擴展通路、創造業績,打造難以複製的商業模式
    • 以快消品為核心延伸事業版圖,鼓勵內部創業、事業自主發展
    • 欣臨企業

    Q:作為第三代的經營者,世代之間有什麼異同?

    A:我祖父是做貿易的,我父親是做代理的,我是做服務的,大概就是這樣。代理商其實是從貿易商轉型來的,貿易是靠買賣賺價差。早期貿易商能起來,是因為資訊不對稱,知道哪裡要賣貨、買貨,就能靠這些資訊賺錢。 我父親很成功的是把公司轉成代理商,開始自己找業務、鋪點、做物流等,其實已經有些層面變成服務了,但是傳統代理商的觀念還是認為,有一部分的錢應該由價差賺來。只是現在資訊這麼透明,如果心態上還是認為,我有做服務,也要賺價差,某種程度還是容易被原廠取代,因為你有可能收費太高或價值不夠。 變成服務商就很簡單,假設我要賺跟以前一樣的利潤,我要做的事情多很多,所以我們每天都在想: 公司的價值是什麼?我們帶給消費者的價值是什麼?

    Q:欣臨碰過被原廠取代的情況?

    A:2009 年,我們有幾項產品的代理權,被原廠收回去直營,營收少了 5 成。那時候我在公司大概待了 8 年,對行業也算了解。代理權被收回,可能是原廠轉給其他代理商,這表示我們沒做好;也可能是我們做得好,原廠收回去直營。我們屬於後者,所以在心態上,我對團隊是肯定的,代表我們做的事沒錯,本質也是好的。 生氣歸生氣,我父親在當下做了一件滿了不起的事。他說, 就算賠錢 1、2 年都沒有關係,絕對不能解雇任何一個人,「我們有骨氣一點,找其他生意來做就好。」我們也全力配合原廠,把生意交還給他們,彼此的關係一直很好,後來對方還介紹生意給我們。 我覺得任何合作,誠信和可靠很重要,我們在業界名聲很好,加上原本就不斷在接洽很多生意,就加速把本來想做的品牌談進來,大概 3 年內就把生意補回來了。

    Q:這件事帶來什麼啟發?

    A:我們更確立了幾個大方向,第一個是 multi-brand(多品牌),代理的品牌愈多,才能產生後台的綜效,降低成本,增加利潤,讓原廠覺得透過我來做,比他自己做更好。當公司只代理 3 個品牌,業務可能一天就要跑 8 家量販店;如果代理 30 個品牌,業務只要去拜訪一家量販店,一次就能談 30 個品牌,省下交通時間,跟店家交流更深入,物流也有綜效,一台貨車送過去就好。 第二個是 omnichannel(全通路),我們過去太依賴單一通路,靈活度比較低,所以開始把東西賣到不同通路。這也符合現在的趨勢,網路發達,社會發展多元化,買東西的管道很多,包括餐飲和藥局通路、電商,還有去標學校、機場、休息站,捷運等標案。 第三個是跟品牌做更深的結合,這又分成 4 種方法:一是購買品牌(如:買下沙威隆);二是跟品牌做商標授權(如:阿華田、味好美);三是自創品牌(如:金博家牛肉麵);最後一個是跟品牌商合資(如:與全球第6大烈酒公司金巴利(Campari)、日本第二大巧克力公司有樂製菓合資)。

    Q:為原廠創造價值,是源於避免代理權被收回的憂患意識嗎?

    A:不,這完完全全是相反的,我們反而覺得,只要把這個模組、服務做好,我根本不怕你收回去,因為我是有被需求的,永遠有做不完的生意。從營收來看,我們代理的品牌已經非常多,沒有一個品牌占超過 10% 的銷售,最多超過 10% 一點點,現在任何一個品牌離開,對我們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坦白說,我們每個品牌賺的利潤都不高,就是合理的利潤,但是累積起來夠養活公司。當綜效夠高,有可能比原廠自己來做還有效率,或至少差不多。所以,我們現在生意被收走的機會是不大,就算有,反而會覺得是原廠的損失。 但很現實的是,代理商的價值講到最後就是幫原廠成長業績,我們很多品牌都是連續 10 年翻倍成長。我們建立全通路,目的也都是為了成長,說穿了,如果代理第一年業績不好,可能觀察2年就收回去了。但是對我們來講,很多東西是公司內化的價值,包括如何建立品牌力、怎樣用科學的方法去看它的分布率,還有品牌的健康度、物流的效率、業務的士氣等,我們這一行有很多細節。

    Q:合理的利潤如何拿捏?

    A:快消品(FMCG)行業就是薄利多銷,我們很多產品都是一年賣幾千包、幾萬盒的。對原廠來講,我們收取的價錢很公道,應該可以說是代理商裡面透明度最高的,我賣給客戶多少錢,都會讓他們知道,我認為這很重要,也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基本上,很少代理商願意帶原廠去客戶那邊拜訪,怕原廠一看你賣多少錢,算一算就知道你賺多少。我去跟客戶(好市多、7-11)開會,不但不介意、還鼓勵原廠一起去,去了反倒是給我壓力。我們對原廠說得很清楚,我賺多少、成本是多少,我賣給我的客戶是多少。為什麼敢透明? 只要是有價值的公司,才敢價格透明,因為我們代理的品牌夠多,我們的所有團隊去share這些成本,才可以薄利多銷地運作。

    Q:如何讓品牌業績連年倍增?

    A: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全通路,品牌一拿進來,就丟到全通路裡,它就像水一樣,流到各個通路去。我喜歡把我們公司形容成幫派,有很多堂口(子公司),當幫主拿到一個生意,每個堂口就會動起來,各自推銷。 像 2021 年接手代理義大利咖啡品牌 LAVAZZA,它不是貴族名牌,只比星巴克(Starbucks)再貴一點,我們就把它定位成 mass premium(大眾奢侈)品牌。回到剛剛講的,品牌定價很重要,就是透明,我們沒有加價太多,再把它賣到辦公室通路、零售、餐廳、牛排館通路等,業績成長得很好。我們還要求餐廳把 LAVAZZA 寫在菜單上,告訴客人這是義大利原裝進口的咖啡,變成一個附加價值。 代理商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幫助品牌價值成長和通路分布,所以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去想:我的東西可以賣到哪裡,或可不可以增加一個使用的方法。比方說,代理阿華田,可不可以把它賣到到電商、餐飲、學校、特賣會等通路;經營沙威隆,能不能做寵物的沙威隆,可不可以在電商賣沙威隆。 當你做的是全通路,每個通路都占我一點點銷售,這個商業模式很複雜,就很難被原廠複製,因為原廠不可能去做全部的生意。

    Q:從食品、飲品、寵物到烈酒,代理品牌的標準是什麼?

    A:我們代理的產品範圍很廣,但完全沒有失焦,核心就是快消品。比較廣義的意思是,有什麼東西可以在超市、量販店賣,我們幫得上忙,就可以做。比如說,代理汽車就不會考慮,因為沒有綜效;但是小家電就可以考慮,因為量販店有在賣。 第二個是很重要、客觀的標準,它是不是好的品牌,回到比較感性面,我們一定會去看品牌的工廠、生產製程、品質好壞,還有品牌有沒有特色,有沒有故事性,在台灣有沒有被需求的可能等等。

    Q:集團有 19 家子公司,什麼條件下會成立一家子公司?

    A:第一個是看市場規模,沒有上億,意義就不大,因為成立一個公司,有基本的營運、成本。第二個是有沒有合適的人,我們開過這麼多公司,也有失敗的,我覺得人很重要,一個人有足夠的野心和能力,我就會鼓勵他,或許一開始規模不是1億,但我認為有做到上億的可能,就去做。現在我們的子公司,破億的已經超過10家。基本上我們有點算是一個迷你孵化器,鼓勵內部創業,很多子公司的員工持股都占 20~40%。 我們也是在做全通路的過程中,發現做快消品的 DNA,跟做電商的人的 DNA 是不一樣的,這也是成立不同子公司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也很尊重專業,每家公司的負責人,都是找懂這個專業的人,以及跟快消品有相關的人去做。 雖然每開一家新公司,都跟快消品有點關聯,不是完全重新開始,但還是有很多東西要新學。以電商來說,雖然是新領域,可是某種程度還是買賣業,有一定的 know-how 可以移植,雖然客戶變成 momo、PChome,但是它也有採購,談判過程就跟家樂福談判類似。只是重疊的部分到此為止,關於導流量、做 banner、配送、物流等,都要新學。 欣新網成立第一年,都是幫欣臨底下的產品代營運電商,等於百分之百是欣臨...

    前身為福建知名進出口貿易商中興食品,1949年由陳鴻斌創辦;第二代陳海天,從貿易商轉為代理商,現為欣臨企業董事長。目前欣臨旗下有19家子公司,代理品牌多達60種,包含阿華田、唐寧茶、利口樂、小熊軟糖、味好美、義大利聖沛黎洛氣泡水等。2021年集團營收超過新台幣150億。

  3. 2023年12月7日 · 桑德伯格給女性的職涯提醒:當機會來敲門,別再說「我還沒準備好」!. 在擔任 Meta 營運長期間,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曾在公司內演講性別議題,並開放現場問答,在接近尾聲時,她表示只能再回答 2 個問題,回答完問題後,她看到仍有手舉著 ...

  4. 2019年11月7日 · 1. 薪水是否與工作量平衡. 有的主管工時真的太長,但其實平均薪水還比以往當基層時低,你能忍受嗎? 2. 升遷後的職場文化能承擔嗎? 升任主管後,不僅上面的人會以更嚴格眼光看待你,連以往感情不錯的同事,都可能對你有所批判,你能承擔嗎? 3. 想好可能的犧牲. 升遷後的業務一定不同,可能要開始管理同事,或接掌一個全新部門,有時候會脫離你原本熱愛的工作;再來,你的生活也會有變動,或許睡眠、休閒時間將減少,你準備好了嗎? 審慎思考過以上幾點後,如果你敢於挑戰,就勇敢舉手說你要升遷吧! 但如果你放棄晉升機會,你可以怎麼表達? 不妨參考下面幾項談話重點:

  5. 2018年12月14日 · 收藏. (本文出自 《經理人月刊》2018 年 12 月號,封面故事:轉型再造──擁抱商業新法則 ). 根據財政部營利事業家數今年統計,台灣手搖飲料店已超過兩萬間,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手搖飲料業者要如何在一片紅海中,找到利基?. 連鎖手搖飲料品牌大苑 ...

  6. 2024年3月11日 · 《蒼鷺與少年》的原文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來自是吉野源三郎創作的小說,但 《蒼鷺與少年》電影劇情與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內容關聯性其實不高,僅有作為彩蛋出,也就是真人母親送給他的書,年份還寫著「昭和 12 年」,正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