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針對產能規劃,董事長建華補充,漢磊碳化矽 (SiC) 目前整體產能利用率大於 90%,明年 SiC 產能會是今年的一倍,2025 年會是今年的三倍,會從現有矽基產線轉換成 SiC,待新設備到位後、產能將陸續轉換。

  2. 2023年10月31日 · 路透引述兩位企業高層說法報導越南正在和幾家晶片公司進行會談包含晶圓代工業者格芯 (GlobalFoundries) 和力積電,希望能吸引更多投資,甚至爭取設立國內第一座晶圓廠。

  3. 鴻海 (2317-TW) 宣布,高雄電池中心正式開工,預計明年 6 月完工後,將生產「Made In Taiwan」的「磷酸鐵鋰電」,依照鴻海原先的規劃,初期產能將達 1 GW,供應國產電動巴士、商用車、儲能電

  4. 2022年8月11日 · 不過,蔣尚義指出,在 2013 年 3 月時,他前往創辦人張忠謀辦公室,告訴他台積電不該推動 18 吋晶圓發展,理由是過去台積電在 12 吋上擊敗包括聯電 (2303-TW)、中等較小的同業,但若走向 18 吋晶圓,面對的競爭對手將是研發人員、營收規模都更大的

  5. 2021年12月16日 · 環球晶受惠客戶需求續強,產能持續滿載,董事長秀蘭透露,明年已確定全產全銷,甚至還不夠銷,訂單、價格已定案,從目前來看,訂單到 2024 年已沒問題;至於 2023、2024 年客戶端需求,秀蘭表示,沒有弱下來的跡象,手機、5G 與車用等各類應用 ...

  6. 2023年11月25日 ·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 (5347-TW) 傳首座 12 吋晶圓廠興建案將拍板,加上處分轉投資小金雞益科技部分持股挹注獲利,本周股價放量走強,周五 (24 日) 終場上漲 2.5%,收 85.5 元,創近 4 個半月新高價,周漲幅達 15.85%。

  7. 本周除了創意大漲外,ASIC 與 IP 族群包括世 - KY(3661-TW)、金麗科 (3228-TW)、威盛 (2388-TW)、巨有科技 (8227-TW)、M31(6643-TW) 等都不錯表現。 展望明年,法人看好,除了微軟晶片量產貢獻外,包括記憶體 SSD、網通等需求都可望復甦,加上今年下半年量產的 FPGA 案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