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4日 · 徐巧芯在意性別平等的問題支持婚姻平權關心動保議題跟我身邊的很多人一樣是個關心政治的年輕人可是最重要的可是」,她對於台灣主權問題的看法跟另一大部分關心政治的年輕人並不一樣首先徐巧芯不是從她個人立場開始解釋而是認為綠營的論述沒有考慮藍營選民的想法她說深藍的群眾是恐懼台獨這件事而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經常為了鞏固原本的支持者會忘記跟不支持自己的族群對話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對綠營支持者而言已經很清楚了就是要弄個模糊的東西大家都心裡有數。 但有些藍營的選民真的聽不懂,這些人才是蔡英文最需要對話的對象,這才是蔡英文的最後一哩路。

  2. 2021年11月15日 · 今周刊. 2021-11-15.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中國際三位台籍高管,同時也是前台積電人馬蔣尚義、梁孟松、楊光磊全撤出董事會,震撼半導體圈。 新任董事全部由中國人取代,那些說不出來的原因,對照出什麼產業變化? (責任編輯:鄒昀倢) 作者:今周刊/林宏文. 不過,顯然大家還是沒有搞清楚,為何三位台籍董事成員一次就全部「被離職」? 這個動作相當不尋常,過去中一向積極拉攏台積電人馬,希望藉此加速縮短學習曲線,為何現在卻反其道而行,把這些不可多得的人才往外推。 到底中發生什麼事了? 有媒體報導,蔣尚義辭任的原因,與當初計畫在中推動發展後段封裝技術小晶片(Chiplet)未獲支持有關,另外也有報導說他是為了要多陪陪家人,想回美國看 10 個月大的外孫。

  3. 2018年4月26日 · 當時的科技部部長冠華曾說,「中國信息產業缺少魂」。其中的是指芯片,魂則是指操作系統。 於是,倪光南幫方舟找錢、找政府、找中需要的一切資源,而他本人沒有從中拿一分錢,零股份。他願意付出一切,他想要一個新的IT產業核心框架。

  4. 2021年8月31日 · 破解鋰電池精密生產製程,從手機到電動車供能通通包辦. 台達工業自動化. 2021-08-31. 分享本文. 2021 年除了全球晶片荒之外,「鋰電池」的產業需求同樣讓各國政府嚴陣以待,企業採購則當成必備戰略、高度繃緊神經,美、德、日、中等大國無一不及早 ...

  5. 2021年8月30日 · 半導體缺料和長短料問題已經影響中游模組廠出貨表現鴻海集團轉投資系統模組封裝廠訊芯-KY 董事長徐文一表示模組出貨已受到全球半導體晶片和被動元件缺料影響。 下半年一般是消費電子產品旺季,不過訊芯-KY 指出,由於疫情影響,半導體晶片和被動元件缺料狀況相當嚴重,預估今年缺料狀況看不到緩解。 半導體構裝廠同欣電總經理呂紹萍指出,馬來西亞和越南疫情仍有變數,例如馬來西亞疫情對 8 月部分陶瓷基板和混合積體電路模組客戶有部分影響;呂紹萍表示,由於疫情干擾運輸,缺料的確是頭痛的問題,同欣電透過分散原物料供應商因應。 原材料和關鍵零組件短缺可能影響半導體產業的成長.

  6. 2021年10月8日 · 凌陽科技智能運算專案技術總監李桓瑞則分享當初開發 Plus1 架構的心路歷程。 由於 IC 先進製程的投資成本相當高,如果市場量不夠大,很難吸引企業投入,因此凌陽以「共享 IC」的設計觀念推出 Plus1 架構,使用先進製程製作共用運算單元(C-Chip),成熟製程製作週邊單元(P-Chip),再透過 SiP 技術將兩者封裝成單一晶片,協助客戶用更具 CP 值的方式追求 AI 創新應用。 凌陽科技智能運算專案技術總監李桓瑞。 神盾技術長林功藝從類比運算 AI 晶片的角度,談到將其結合不同感測器的好處。 舉例來說,如果與攝影機結合進行影像辨識,就可以輕鬆將民眾家中的老舊冰箱升級成智慧化冰箱類比 AI,又若結合智慧音箱進行語音辨識,就不必使用類比數位轉換器(ADC),還能縮減體積、降低耗電量。

  7. 2024年5月29日 · AI 晶片市場新勢力!. 中國企業迅速崛起. 楊維寧. 2024-05-29. 分享本文. 中國的晶片製造商正迅速追趕全球頂尖的 AI 技術競爭者。. 根據商湯科技(SenseTime)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立的說法,中國企業在 AI 晶片設計和生產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立強調 ...

  8. 2019年1月19日 · 2019-01-19.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全世界最小的 AI 晶片在台灣! 近期師大電機系與合作業者視公司,共同發表 AI 晶片與終端產品 AI 驗證開發板。 該晶片只有 0.7 公分,有體積小、耗電低、功能單純且成本低的特性,可扮演智慧助理進行 AI 辨識推論,將現有影音產品升級成 AI 產品;而終端產品 AI 驗證開發板則可協助業者導入 AI 到電器產品中,降低企業升級 AI 的成本。 (責任編輯:郭家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系團隊與晶片業者視公司(AVSdsp)合作,共同發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神經網路晶片,僅 0.7 公分為目前全球最小,以及「終端產品 AI 驗證開發板」,期望在未來能將完整 AI 功能融入各項電器,推動 AI 應用發展。

  9. 2018年6月29日 · 分享本文. 本文發表於 2018/07/29.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先生日前宣布退休,對台灣投下一顆震撼彈。 他的策略性思考深深影響著台灣科技產業; 54 歲創業,打造市值 6 兆台積電。 這本書《 器識:張忠謀打造台積電攀登世界級企業的經營之道 》帶你看張忠謀先生是用什麼樣的宏觀在看未來,讓台積電在大環境的動盪中仍屹立不搖。 (責任編輯:鄧天心) 一九八五年,五十四歲的張忠謀,在台灣政府的召喚下,頂著德州儀器公司半導體前最高領導人的光環,來到了台灣。 為了創辦台積電,他必須從董事長、外商高管的身分,變成一個伸手要錢、處處碰壁、滿頭灰髮的「資深」創業者。 從人生勝利組,到處處碰壁的創業者. 「過去三十年,沒有一個時刻是『萬里無雲』!

  10. 2015年11月20日 · 嶔煌 2015-11-20. 文/ 嶔煌. 根據國發會資料, 台灣從 103 年到 150 年,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將從今年到最高峰後持續下降,工作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比例會從 74% 狂降到 50%。 國發會「育才、 留才、及攬才整合方案」指出,台灣每年移出人口數約二~ 三萬人,而且以白領人力占大多數,屬於專業、或技術、管 理人才。 台灣,成為專業、白領人力的淨輸出國。 行政院說,居留在 中國的台商、台幹、眷屬也達到八十五萬人次。 相較專業人才外流,勞動部統計外國專業人才來台灣工作, 有效聘僱許可由 2005 年的 25,933 人次,至 201 4 年成長為 28,559 人次,十年成長有限,顯然外國專業人才不愛來。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 2021 國際人才報告說,台灣人才外流世界第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