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2日 · 本劇由影視歌三棲女神郭書瑤領銜主演,詮釋一位平凡的30歲台北OL,在失戀和失業後,如何透過Instagram上的毒辣圖文創作,滿血復活的喜劇故事。 [本文由 經理人 與 台灣大哥大 共同製作]

  2. 2012年5月8日 · 大家對郭家齊郭書齊的第一印象,不外乎就是地圖日記創辦人,並且在2010年地圖日記被Groupon併購後,分別進入Groupon擔任台灣區的董事長及營運長。 他們在接受《30雜誌》專訪

  3. 2012年3月13日 · 收藏. 郭書齊郭家齊兄弟在2005年創辦地圖日記網站,在2010年底被國際團購網站Groupon高價收購,然而今年2月,兩人卻決定離開自己創立的公司。. 在《商業周刊》採訪中,郭書齊和郭家齊透露了抉擇的歷程。. 郭家齊說,被Groupon購併後,公司規模很快 ...

  4. 2007年1月8日 · 鴻海以低成本、高效率聞名,郭台銘清楚自己的優勢就是規模經濟,他總是讓別人先衝,等到新產品進入標準化階段,市場規模夠大,鴻海就以更低的成本一舉殺入,令對手聞風喪膽。 成本與效率來自紀律,郭台銘的名言:「魔鬼藏在細節裡。

    • 鄧國彥、鄭光志,一路追隨童子賢至今
    • IPhone 組裝代工遭瓜分,轉型在即、瓶頸也要突破
    • 放權讓經理人歷練,子公司營運不多過問

    和碩這兩位新執行長,一位叫鄧國彥,另一位叫鄭光志,兩人都是從老華碩時代、也就是雙碩未分家前,就一路追隨童子賢。如果合併他們在華碩的年資,前者年資達 27 年,後者更達 29 年。 鄧國彥先前是和碩第五事業處、內部簡稱 BU5 的總經理,這個部門的產品是筆電、桌機與消費性電子,對應的最大客戶就是微軟(Microsoft)。事實上,微軟從 2012 年推出首款 Surface 系列筆電後,和碩就一路為它代工至今,過去 8 年來,微軟對和碩的營收占比,也是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 「Johnson(鄧的英文名)以前就是在負責 Dell、HP 這些大客戶。」一名和碩基層主管說,「他的業務能力、生意手腕不錯,這幾年把微軟的生意維持得很好。」 相對於鄧國彥的業務能力出眾,鄭光志則給人一種較為「研發咖」的...

    營收不進反退,主要原因就是競爭者的增加,尤其占營收超過 5 成的iPhone組裝訂單,在蘋果近年陸續導入緯創、立訊等組裝商之後,分食了和碩的訂單量,「立訊在 2022 年的 iPhone 出貨量將顯著成長到 3 千至 3 千 5 百萬支,並在 2023 年超越和碩。」資深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預估。 不過,令和碩投資人欣慰的是,該公司近年獲利並沒有因營收衰退而下滑:2021 年,稅後淨利達 205.5 億元,為近 6 年新高,「這件事情,就是前執行長廖賜政的功勞,他非常擅長幫公司擠出獲利。」一名和碩子公司的人士說。 只是,業績集中在為蘋果代工製造、用擰毛巾精神榨出獲利,加上近年 30 多歲的中生代 RD(研發工程師)不斷流失,在另一批和碩人的眼中,「以前大家都說和碩設計能力強、比較像廣達,但這幾年...

    其實,選擇雙執行長這種象徵「集體領導」的架構,也頗符合童子賢經營企業的思惟,不少和碩人更認為,這或許跟他創業之初的情況有極大關聯。 1989 年由童子賢創辦的華碩,其實是他與三位在宏碁上班時的好同事:廖敏雄、徐世昌、謝偉琦一起成立的主機板公司。當年,這 4 位不到 30 歲的年輕人,在研發、銷售、生產、營運4人各司其職,像現在華碩的副董事長徐世昌,當年就是在內部帶領研發團隊。 因此,這種講求分工、眾志成城的思惟,早就刻畫在童子賢經營企業的 DNA 裡,而這也是為什麼他在 6 年前、60 歲還不到的年紀,就陸續把和碩集團子公司的董座大位,如景碩、晶碩、鎧勝,「讓」給集團裡的專業經理人歷練。 「其實童先生的思惟一直都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成事不必在某一個人,所以他很少干涉子公司的營運,也很願...

  5. 2018年2月9日 · 收藏. 每天晚上將近8點鐘,全台17家「乾杯」燒肉店的員工,都會拿起「大聲公」,用機智幽默的「哏」,將場子炒熱,最後號召內店客人一起舉杯,只要你能「乾杯」,就再贈送一杯啤酒。. 要是現場有客人願意配合玩「親親豬五花」活動,完成「接吻10秒」的 ...

  6. 2016年5月17日 ·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示,雖然他個人認為可以在 2 年讓夏普轉虧為盈,不過由於日本文化傾向於保守,所以他會說 4 年能夠做到。 然而,以夏普 2015 年度虧損金額高達 1700 億日元來看,這樣的難度可說不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