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搶救受虐兒、追蹤喪子家庭、引進藝術治療,台大第一個兒童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呂立25年的心路告白. 「說不定我可以做什麼幫助生病孩子與他的家庭⋯⋯我想,總是要為小孩拼一下!. 投入兒童加護病房25年的台大兒童醫院醫師兼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 ...

  2. 《國安法》後,抗爭聲量緊縮,《如水》的突圍就像當前的香港,「再怎麼艱困,總有事情值得去做」。流亡歐美的張崑陽、繼平、周永康、羅冠聰等香港運動者,為何選擇在台灣印製雜誌、發送全球?

  3. 2017年4月24日 · 嘉義退休教師賴台生的母親當年已是癌症末期,子女們捨不得,仍讓她嘗試新藥,硬生生把半年餘命撐到一年半。 直到母親離世,他才從醫師口中說出的那句「你們太孝順了」,悟出了自己的「愚孝」──那些拚命讓媽媽活下來的日子,只是讓母親受苦受難。 那之後,他簽了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遺體捐贈同意書等文件,為自己做好臨終準備。 賴台生。 (攝影/余志偉) 「你綁著、插著管子、哀哀叫的,還不曉得哪一天能死,那是痛苦、那是刑罰,」傅達仁皺著眉、邊揮手說著他看到的情況。 受不了病痛之苦、拖累家人之罪的當事人中,也不乏以極端方式走上絕路,徒留一地唏噓,讓家人陷於莫大悔恨和愧疚。 為了幫病人和家屬自苦海解脫,賴台生2016年9月透過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平台」,提出「 推動安樂死合法 」一案。

    • 梁舒涵1
    • 梁舒涵2
    • 梁舒涵3
    • 梁舒涵4
    • 梁舒涵5
  4. 2017年10月26日 · 在《搖滾芭比》這部電影裡,最讓你感動與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麼? 當Hedwig一邊唱著〈Hedwig's Lament〉,述說自己身上有許多傷疤,有的來自愛人、媽媽、搖滾歌手;一邊拿下假髮,覺得不再需要任何掩飾或象徵,就可以最接近自己和原諒任何人。

  5. 從犯罪事件人人喊打的兇嫌,到境況堪憐需要被幫助的失能者,精神病患在「正常」社會中長期以來是一種可疑的存在。. 因著揮之不去的污名,較其他身心障礙族群,患者的聲音在公共場域長期隱沒缺席,醫療專業或社工協助似乎就說明了一切。. 但真的是這樣 ...

  6. 2023年4月1日 · 在學員轉介到下個工坊之際,大家決定辦一場兩天一夜的台北之旅,讓這群孩子走出工坊,體驗「一般人」的日常。. 在這趟畢業旅行中,我們隨行觀察、記錄,理解自立生活的價值無關乎行動成敗,而是每次行動所累積的生命體驗。. (攝影/佳欣 ...

  7. 2022年8月19日 · 男生打球,女生加油!. 近日, 醫美診所與職業球隊成為合作夥伴 時,就是宣稱此現象為女性賦權很明顯的破綻了。. 固然有女性在這樣的商品機制下獲益,但那是單一審美觀下極為少數女性所能為的,甚至是非人工不可的身材比例與五官樣貌,總體而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