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莫那·魯道 ( 賽德克語 :Mona Rudo或Mona Rudaw;1880年5月21日—1930年11月5日),在《 臺灣日日新報 》的 漢文 版有稱「 毛那老 」,戰後或稱 莫那道 ,是 台灣 原住民 賽德克族 馬赫坡社 (今 廬山溫泉區 )的 頭目 , 台灣日治時期 重要的 抗日運動 —— 霧社事件 ...

  2. 莫那·鲁道是鲁道·鹿黑的長子曾經透過臺灣總督府的招待到過 日本內地參訪 東京 、 京都 、 名古屋 等日本城市參觀過當地兵工廠軍校軍隊等對日本軍隊的強盛留下深刻印象深知 日軍 的實力絕非 原住民 所能企及。 返回臺灣的原住民部落後對於日本官吏的嚴苛時常忍耐也要求族人盡量配合臺灣總督府的施政甚至幫助日本人攻擊其他不服從日本的台灣原住民。 由於臺灣總督府警察 近藤儀三郎 迎娶莫那的妹妹 狄娃絲·魯道 (Tiwas Rudo),後來狄娃絲被日本丈夫遺棄、一走了之,按照賽德克的族律(Gaya)不能回娘家部落,然後莫那·魯道也聽聞各部落也有類似的遭遇,已心存不滿、萌生反抗之心,反日情緒萌生。 烏來歷馬部落事件. Mona Rudo擁有的貝珠踝飾( 國立臺灣博物館 藏)

  3. 莫那·魯道賽德克語Mona (Mouna) Rudo;1880年-1930年),是 台灣原住民 賽德克族 馬赫坡社的頭目,在《 台灣日日新報 》的漢文版有稱“毛那老”,戰後或稱莫那道,高大魁梧,據說身高將近190厘米。. 也是賽德克族霧社群的頭目,為日據時期重要的抗日運動 ...

  4. 2020年11月26日 · 我可以接受電影創造出虛擬的少年英雄巴萬那威」,以及從馬赫坡部落的角度觀之莫那魯道的確是英雄但不能理解為何要竄改歷史讓莫那魯道出現在其未曾參與的人止關姊妹原事件

  5. www.wikiwand.com › zh-tw › 莫那·魯道莫那·魯道 - Wikiwand

    莫那·魯道 ( 賽德克語 :Mona Rudo或Mona Rudaw;1880年5月21日—1930年11月5日),在《 臺灣日日新報 》的 漢文 版有稱「 毛那老 」,戰後或稱 莫那道 ,是 台灣 原住民 賽德克族 馬赫坡社 (今 廬山溫泉區 )的 頭目 , 台灣日治時期 重要的 抗日運動 —— 霧社事件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莫那·魯道 ( 赛德克语 :Mona Rudo或Mona Rudaw;1880年5月21日—1930年11月5日),在《 臺灣日日新報 》的 漢文 版有稱「 毛那老 」,戰後或稱 莫那道 ,是 台灣 原住民 賽德克族 馬赫坡社 (今 廬山溫泉區 )的 頭目 , 台灣日治時期 重要的 抗日運動 —— 霧社事件 的領導者。 身材高大魁梧,据说身高将近190 公分 。 在起義失敗後飲彈自盡。 此條目已 列出參考資料 ,但 文內引註 不足,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 (2023年4月11日) 事实速览 Mona Rudo莫那·魯道, 出生 ... 关闭.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8.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莫那·鲁道1882年生于台湾南投大山里的雾社部落这里位于台湾岛中心位置到处是深峻的溪谷和起伏的山峦森林茂密物产丰富莫那·鲁道和族人世居于此。 他强健魁梧、胆识过人、公道正派,是受到敬重的部落首领。 日本侵略者对台湾少数民族同胞采取“理番”政策,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屠杀征讨,将他们驱赶圈禁,与汉族同胞隔绝,派驻日本警察对他们施行监管统治,收缴武器,掠夺资源,剥削劳动。 1929年前后,日本殖民当局在雾社等地大肆掠夺森林和矿藏等资源,强迫少数民族同胞从事非人的劳动。 由于不堪压榨和凌辱,莫那·鲁道带领雾社族人,联合马赫坡、波瓦仑、斯固等多个部落,于1930年10月27日,利用殖民当局搞“神社祭日”、举办运动会的时机发动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