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月25日至3月18日,中共中央多次開會,葉劍英同譚震林、陳毅、 李富春 、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被冠以「二月逆流」的罪名,遭江青、康生、陳伯達、謝富治等人圍攻批鬥 [2]:346 。. 1968年3月,發生 楊余傅事件 ,葉劍英、聶榮臻等人被誣陷為「黑後台」 [2 ...

  2. 叶剑英 (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 宜伟 ,字 沧白 ,男, 客家人 , 广东 梅县 人, 中国共产党 革命家 、 政治家 、 军事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国和第二代主要 领导人 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大元帅 之一,位列第十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 和 ...

    • 生平
    • 紀念
    • 評價
    • 家族及個人生活

    出生與成長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3月27日,葉劍英出生於廣東省嘉應直隸州(今梅州市梅縣區)雁洋堡下虎形村一個小商人家庭裡:1。1908年,11歲的葉劍英家境稍微好轉,父母將他送到離雁洋10多里路的丙村三堡學堂住校讀書:4-5。受到辛亥革命影響,立志報效國家:7。 1912年1月,葉劍英以「最優等」的成績從三堡學堂畢業考入梅縣務本中學,這年冬天梅縣務本中學與其他三所中學合併受為官辦。新校長是一個守舊人物,葉劍英因此聯合100多名學生離開學校遷到梅城狀元橋畔東山書院:7,不久在進步人士、學生家長、鄉紳和愛國華僑的支持下在縣城東山腳下建起新校東山中學。葉劍英隨即進入東山中學就讀。在此期間,接觸了一些宣傳社會變革的進步書刊。連任兩屆學生會會長:8-9。1915年秋,葉劍英從東山中學肄業,在與雁洋堡相鄰的橫山新群小學任教半年:10-11。同年冬,隨父赴南洋,次年回國:11。 1917年夏,葉劍英入雲南講武堂:12。1920年1月畢業後,追隨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17。1920年夏,參加了孫中山組織的驅逐桂系軍閥之役:18。翌年10月,隨孫中山出巡廣西。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時,任海軍陸戰隊營...

    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

    1927年4月12日,江西陷入白色恐怖,吉安全城戒嚴,查封工會、農會、學生會、報館等機構,清洗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人。經過再三考慮,葉劍英決定反蔣。他召集全師軍官開會,公開宣布:願意革命的,擁護武漢政府的留下;擁護蔣中正,想去南京的,也請自便。會後,葉劍英親自起草並領銜簽發了反蔣通電。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鈺將這件事報告給蔣中正時,蔣中正說:「葉師長不會反對我們的。」陳第二次又去報告:「葉師長真的反對我們。」蔣中正說:「好啦,知道了,你下去吧。」通電反蔣後,葉劍英率領一批左派軍官離開了吉安赴武漢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留下的左派軍官發起吉安暴動:47-48。蔣中正得知二師暴動,才終於相信了葉劍英已背離他的事實,宣布開除葉劍英國民黨黨籍。1927年7月,經李世安介紹、周恩來同意,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52。南昌起事前,葉劍英得知汪精衛陰謀加害葉挺、賀龍,立即冒著風險在九江甘棠湖一小划子上與他們商量對策,決定葉挺和賀龍指揮的部隊迅速向南昌開進:54-55。起事軍撤出南昌後,葉劍英極力勸阻了張發奎對起事軍的追擊:56。8月上旬,兼任第四軍軍官教導團團長:58。12月11日,葉劍英率領所部...

    抗日戰爭與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1937年8月,葉劍英與周恩來、朱德一起到南京參加蔣中正召開的最高國防會議:142。其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葉劍英任參謀長,被授予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階。10月,任八路軍駐南京代表:145。12月23日,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負責軍事工作:149。1939年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協同周恩來在國統區做統戰工作,宣傳中共抗日主張,廣泛聯絡國民政府上層人士,並多次參與同國民政府談判:156。1939年2月,葉劍英參與創辦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任副教育長,講授抗日游擊戰戰略戰術,宣傳持久戰思想。1940年3月,葉劍英出席蔣中正在重慶召開的全國參謀長會議,作了《作戰與磨擦問題》的長篇發言,宣講八路軍戰績,駁斥國民政府方面對八路軍的攻擊:169-173。這一年,出版了《葉劍英抗戰言論集》:180。 1941年2月,由於皖南事變,葉劍英返回延安:181,任中央軍委參謀長兼十八集團軍參謀長,協助毛澤東、朱德指揮中共軍隊作戰,並領導制定了一系列加強參謀工作的制度和措施:182。11月,葉劍英兼任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軍事學院副院長。1943年6月,國共摩擦又起,葉劍英向中共中央提出以智...

    故居和紀念館

    葉劍英元帥的故居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雁上村,紀念館建於1987年7月,館名由原國家主席楊尚昆題寫,紀念館陳列展覽有大量珍貴的照片、手稿、題詞、文獻、文物。2005年5月5日在故居和紀念館的基礎上,整合擴建成為葉劍英紀念園,葉劍英紀念園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廣東3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占地面積482畝,總投資1.6億元,分為人文秀區、紀念景區、生態林區和旅遊休閒服務區四個區。紀念園門前有一座葉劍英元帥的全身銅像。

    以他命名的事物

    1. 劍英圖書館:位於梅州市梅江區書山路,前身為梅縣圖書館,1991年更名為梅縣劍英圖書館。 2. 劍英體育館:位於梅州市梅江區,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 3. 劍英公園:位於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新塘一帶,園內有一面積達266664平方米的游湖。 4. 劍英紀念大橋:位於梅州市梅江區,於1997年開通。 5. 劍英大道:位於梅州市梅縣區,為市政道路工程,共長2160米、路幅寬60米。

    正面

    孫中山生前曾評價葉劍英「年輕有為」。 1962年9月24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說:「葉劍英同志搞了一篇文章,很尖銳,大關節是不糊塗的。我送你兩句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諸葛,大家都知道,是諸葛亮。呂端是宋朝的一個宰相,說這個人大事不糊塗。」1967年夏,毛澤東對楊成武說:「劍英同志在關鍵時刻是立了大功的。他救了黨,救了紅軍,救了我們這些人。」1971年8月28日,毛澤東在長沙同劉興元、丁盛、韋國清、汪東興談話,提及1935年紅軍分裂時說:「葉劍英同志在這個關鍵時刻是有功勞的,所以你們應當尊重他。那時我們的路線是正確的,那時軍隊如果不到西北,那裡還有點根據地,那怎麼能到華北地區、東北地區呢?怎麼能在抗日戰爭時搞那麼多根據地呢?」:111 1986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訃告,評價葉劍英是「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長期擔任黨、國家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423。10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葉劍英追悼...

    負面

    一般認為,葉劍英應對原廣東軍區副司令員陳光之死負主要責任。葉劍英1950年任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時,與陳光發生衝突;隨後陳光被開除黨籍,遭到軟禁。陳光1954年6月自焚。

    葉劍英的祖先宋朝時由中原南遷到梅州。葉劍英祖父葉福智,早年以屠宰為業,育有五子,第五子為葉劍英父親葉鑽祥(1871-1921)。葉鑽祥字裕芬,自幼隨二哥葉欽祥習武,曾考取梅州武秀才:1。葉劍英母親陳秀雲(1872-1944),共生有4男4女,存活2男2女。即兒子葉劍英、葉宜導(1906-1989),女兒葉才英、葉順英。葉劍英早年在家鄉有一門包辦婚姻,無子女。1924年初,在廣州與醫務工作者馮華結婚:23。當年11月,生下長子葉選平,後又生了長女葉楚梅。1927年,在廣州與曾憲植結婚:58,生下葉選寧。1937年,在延安與長征女幹部危拱之結婚,二人無子女。1940年,在重慶與吳博結婚:181。1948年末,在北京良鄉與華北軍政大學學員李剛 結婚,生子葉選廉,女兒葉文珊。1955年二人離異:23...

  3. 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葉宜偉,字滄白,廣東省 梅縣 人,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長期擔任黨、國家和 ...

  4. 葉劍英是中國有名的「儒將」,他閱歷豐富,學識淵博,文武兼備,智勇雙全,在政治上、軍事上以至文學上造詣都很深。 而他的晚年,特別是年逾古稀之後,更是波瀾壯闊,瑰麗輝煌。

  5. 葉劍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葉宜偉,字滄白,廣東省 梅縣 人。. 中國偉大的 無產階級 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 久經考驗 的共產主義者、堅定的 馬克思主義 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 和 中國人民解放軍 的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 ...

  6. www.wikiwand.com › zh-tw › 叶剑英葉劍英 - Wikiwand

    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宜偉,字滄白,男,客家人,廣東梅縣人,中國共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和第二代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位列第十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 ...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