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農傳媒. 20170623. 文、攝影 / 林育賢 文字整理/ 林慧貞. 前陣子一直聽到,各地紅龍果農友受到根瘤線蟲危害的消息,許多共通的特點是,前期作或伴生植物(地被、鄰田)同為根瘤線蟲的寄主,要不是芭樂、木瓜、鳳梨鄰田或轉作,就是種了四瓣馬齒莧作草生栽培。 並不是說芭樂、木瓜不能轉作紅龍果、四瓣馬齒莧不能作果園的植被,只是土壤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線蟲,在前期作與養草皮的過程,等於提供根瘤線蟲一個適合滋長的「大平台」,甚至夾帶在種苗入侵果園,譬如芭樂苗圃有根瘤線蟲,下游的農家攏挫咧等。 因此,採用健康種苗(並禁止線蟲受害者參觀果園),一開始就將病蟲拒於門外,同時選留合適的伴生植物,營造不適合病蟲生存的環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卻也是最重要的。

  2. 20210409. 解決農舍零星分布於農地的問題,得雙管齊下。 (圖片來源/豐年社) 將於114年施行的國土功能分區圖中的農業發展地區,依照區域的不同條件分為農一、農二、農三、農四,以及農五,取代現行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的使用分區,每個種類都有限定用途,規定最嚴格的是農一,僅限農作物產銷之用,在功能分區圖上路後,農地就無法輕易變更為建地,大面積的漂亮優良農地可望獲得最大的程度的保護。 農委會不僅希望工廠離開農地,也希望農舍離開農地。 依據現行區域計畫法,耕地的使用分區包括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育區,以及森林區的農牧用地,政府限制耕地的分割、取得、轉租、使用等條件來保護耕地,但農地仍會被變更為建地,導致農地的完整性遭到破壞。

  3. (影片來源/林務局) 歷經近10年努力不懈,黑嘴端鳳頭燕鷗在台灣的棲息繁殖與跨國遷徙行為終於有了重大發現。 根據調查資料,2016年在馬祖及澎湖兩地紀錄到22隻黑嘴端鳳頭燕鷗(馬祖15隻、澎湖7隻)和11,000隻鳳頭燕鷗(馬祖4,100隻、澎湖6,900隻 ),今年截至6月的調查統計,兩地共紀錄到28隻黑嘴端鳳頭燕鷗(馬祖26隻、澎湖2隻)和7,200隻鳳頭燕鷗(馬祖3,200隻、澎湖4,000隻),大部分都棲息於馬祖燕鷗保護區、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及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內,確定馬祖及澎湖兩地都是神話之鳥的重要繁殖棲地。 透過衛星發報,讓南向遷徙路徑現蹤.

    • 對土地有熱情 美籍講師深耕臺灣永續農業
    • 好奇臺灣民主轉變 廢棄物汙染觸發環保意識
    • 營造生態永續環境 「懶人」務農 農業更有韌性
    • 我是地球人 臺灣是我的家

    現年57歲的唐敏,給社區學員的第一印象是「中文怎麼講得那麼好」,但其實她1986年來臺定居,迄今35年,已超過大半人生,堪稱半個臺灣人。她與先生Philip Diller在臺創辦多國語言翻譯通訊機構精粹公司,提供政府部門、跨國企業及學術單位翻譯及資訊服務;在農業界,她還是澳洲Perma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的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認證教師、樸門地景設計師。 樸門的食物森林是一種多層次、混合栽培的系統,藉由在同一塊土地栽培各種不同作物,來模擬多樣化的自然環境,讓喬木、灌木、草本植物互相交織,發揮彼此支援共生的效果;這種方式,其實也是遠古時代即可見到的農業栽培法,許多原住民文化中均有這種耕作的智慧。 近年林務局開始推動林下經濟之前,林業試驗所曾在花蓮壽豐鄉的台糖造林地,嘗...

    唐敏來自美國傳統藍領階級家庭,家風自由而務實,從小就善於自力更生,16歲便取得駕照,有車、有工作,離家獨立生活;大學就讀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生物系,但因對人文的興趣遠大於科學,實際選修則有超過一半是人文學分。 1980年代的臺灣正處於政治氣氛漸趨鬆釋,多元的社會力量正要迸發,當時唐敏因為認識曾在臺灣生活、熟悉臺灣社會政治情況的朋友,對臺灣產生好奇,因此1986年臺灣解嚴前夕,毅然決定跟著友人來臺,想看看民主政治轉變中的臺灣社會。在臺灣認識現在的先生,有了工作,也就在此定居了下來。 年輕時期的唐敏,還沒有環保意識,她說,是因為在臺灣生活,目睹民眾任意焚燒、傾倒廢棄物等嚴重的汙染問題,加上早期的翻譯工作,接觸環保署有關地下水、土壤等...

    唐敏位於新北市花園新城社區的住處,陽臺上利用盆栽種植許多香草類植物,還有土人蔘、赤道櫻草等野菜及地瓜葉、莧菜等常見葉菜。屋子旁閒置山坡地,還有白柚、香椿及咖啡樹等作物,唐敏愛屋及烏,也會依據日光照射情況及房屋需求濕度,每年定期進入修剪兩次,營造植株適合生長環境,「鼓勵」作物生長。 陽臺走廊上堆放兩大袋宛如乾燥落葉碎屑,打開聞起來有玄米、麥茶般的香氣,唐敏說,這是她向咖啡豆烘焙商索取要被丟棄的咖啡豆銀皮,咖啡豆銀皮有碳水化合物及氮素成分,是絕佳的堆肥材料。唐敏會善用植物修剪落葉、生廚餘做堆肥,栽培植物;房子更設計承接雨水裝置,收集水資源供澆灌、清潔使用,生活中力行實踐樸門永續設計。 樸門農法不用農藥、不翻耕、也不額外施肥,僅仿效自然生態系統,用落葉堆肥改善土壤,營造適合作物生長的環境,設計得當...

    臺灣慣行農業追求產量,土地多種植單一作物,以高度的「人為」管理、重肥、重藥,確保收成。這種栽培模式卻反而使土地肥力愈來愈貧瘠,土壤微生物及涵水能力也愈來愈衰退。唐敏認為,在此消耗性的耕作模式下,最終就是導致土地沙漠化,農家也容易受到極端氣候挑戰產生損失,但永續性的農業方法可以幫助農業更有「韌性」;利用樸門原則,提高生產多樣性,當部分作物受到衝擊,還有別的作物可收成,生產才有保障。 唐敏關注生態環境議題,並以身作則保護自己生活的環境。她在新城住處附近有一條蘭溪,曾有影視工作者前來取景拍片,使用銀粉道具製造視覺效果,卻任銀粉直接掉落汙染溪流,而不加以清潔善後,她發現後,立即出面要求始作俑者負起責任,恢復溪流原貌。 面對環境議題,唐敏不輕易妥協,但她私底下個性隨和,有時也會得意地自認是「對社區有影...

  4. 根據《聖經》記載,神創造的植物是用種子發芽生長,馬鈴薯卻是用塊莖,這讓馬鈴薯成了歐洲人眼中的異類植物。 在西方人心中,《聖經》未記載的植物就是魔鬼之物,馬鈴薯也就此被貼上「魔鬼植物」的標籤。 中世紀歐洲曾一度盛行「獵巫運動」。 在這樣的風氣之中,馬鈴薯這個「魔鬼植物」也被推上了審判台。 世上的生物皆是透過雌雄結合來繁衍子孫,馬鈴薯卻只要以莖作種即可繁殖,這讓當時人認為馬鈴薯有「性別不純」之嫌,因而判決馬鈴薯有罪,並將之處以「火刑」──將馬鈴薯丟入火堆燒掉。 可想而知,馬鈴薯的「行刑現場」肯定是香氣四溢,不知當時旁觀的人是否也為這股香味而垂涎三尺呢? 在派對上中毒的伊麗莎白女王. 古時歐洲人視馬鈴薯為「魔鬼植物」,他們不吃馬鈴薯,而是將馬鈴薯作為珍奇植物觀賞。

  5. 20200721. 鼓勵青年關注並投入農村,讓他們成為翻轉農村的重要力量。 (圖片提供/自然圈農場) 文/林媛玉. 農村再生十年,從生產、環境、人文、生態、體驗、休閒到青年參與,再再展現豐沛能量。 尤其有愈來愈多年輕世代在水保局有系統的帶領下走入社區、認識農村,發揮創意幫助農村擁抱改變,成為翻轉農業與實現永續的關鍵。 隨著時代與社會變遷,農村人口外移與老化的情形日益嚴重,為了引動外界對社區的認識,並突破農村活力與創意不足的困境,水保局積極引導大專生進入農村、鼓勵青年關注並投入農村議題,進而提高他們接觸農村與農業的意願,為翻轉農村注入新活水。 到農村接地氣,展開發現與探索的新旅程.

  6. 范義彬指出,蜜源植物提供成蝶食物,是吸引蝴蝶前來棲地逗留重要的誘因之一,種植多樣性的蜜源植物以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是棲地營造、增加生物多樣性的重點方法,想要種花引蝶,還要記得種對種類! 若是看哪種蝴蝶對不同蜜源植物接受度較高、不挑食,則是以「淡綠弄蝶」和「臺灣黃蝶」能夠利用12科18種蜜源植物最多,其次是「斯氏紫斑蝶」。 淡綠弄蝶取食臺灣山茶花朵。 (圖片提供/范義彬) 花與蝶的構圖令人賞心悅目,圖為香澤蘭與紅肩粉蝶。 (圖片提供/范義彬) 標籤. 臺灣黃蝶. 淡綠弄蝶. 高士佛澤蘭. 開花植物. 蝴蝶. 蜜源植物. 大花咸豐草. facebook. line.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