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3日 · 情緒低落陷低潮,如何自救?. 精神科醫師:檢視生理、心理7問題,脫離憂鬱泥淖. By 圖文提供/方言文化. 關鍵字: 情緒 憂鬱 精神科 心理 低潮. 當你覺得疲憊或情緒低落時可以問自己7個問題拯救陷入低潮的自己。. 關注情緒,不表示不看重其他 ...

  2. 2021年7月27日 · 精神科. 認真生活,卻仍感到混亂、拖延及焦慮? 7問題自我檢視,幫助擺脫「日常昏迷」 By 圖文提供/天下雜誌出版. 關鍵字: 焦慮 壓力 拖延 生活 日常.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人生過得更有意義,都在追求人生中重要的東西,卻往往陷入日復一日的機械式生活。 這也是親身的經歷,那年41歲,是個職業婦女。 《文章目錄》 7個問題檢視自我是否有意識的生活? 既為人母也為人妻,但工作與家務的交互拉扯,總讓覺得壓力很大。 從這一刻到下一刻,從昨天到今天,從今年到明年,人生一眨眼就飛逝過。 雖然眼前的一切都很美好,但想要更多,不要生活只是早上醒來趕著上班;下班後趕著接孩子、料理家務。 希望的人生有意義,想要為家人與世界帶來正面的改變。 知道想要與眾不同,但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3. 2024年5月24日 · 別害怕一個人!. 培養一種「愛好」 對抗孤獨感,空虛、無聊不再來. By 圖文提供/方舟文化. 關鍵字: 運動 健身 興趣 寂寞 孤獨 愛好. 很久以來我就發現培養一種愛好會讓自己的生活充實很多。. 我喜歡畫畫,工作累了,拿起畫筆隨心所欲勾勾 ...

  4. 2020年8月14日 · 就算一整天下來已憔悴不堪,就算已將每分鐘都填滿,在24小時裡頭塞進36小時的工作量,卻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老實說,幾乎每晚聽到這個問題時,心中就像擦乾淨的黑板一般:一片空白。一整天都做了些什麼呢?瘋狂地在腦中各個角落搜尋記憶,卻忽略了自己一整天下來完成了 ...

  5. 雜誌出版推薦. 健康類. 常被人說「你就不能正常一點嗎? 」誰定義正常? 這樣做自己、化解內心焦慮. By 圖文提供/時報文化. 關鍵字: 焦慮 自信 負面 做自己 框架 正常. 「正常」的想法可說是自我懷疑的根源,就心理層面而言,「正常」這個想法本身,甚至是有史以來,對現代文化最具破壞力的衝擊之一。 因為在「到底怎麼了? 」這種連續不斷又十分普遍的負面評論之下,隱藏的問題是:「為什麼就不能正常點? 」它影響著大部分的患者。 《文章目錄》 【練習】正常的迷思如何影響了你? 本文出自時報出版《焦慮是禮物:24個練習,學習自我治癒技巧,擁抱真實的自己》一書.

  6. 2020年1月7日 · 1.提示. 2.行動. 3.獎勵. 提示的意思,是某件事情的發生引起妳的注意,這件事向妳的大腦傳遞出信號,告訴妳現在該採取行動。 然後當妳開始有所行動(在完全無意識的狀態下)之後,就會得到一些回應,也就是獎勵。 就這樣從提示到行動,再到獎勵。 舉個例子,有好幾年的時間都陷在情緒化進食裡,任何情緒都會激起想吃東西的慾望,傷心時想吃、開心時也想吃,焦慮時想吃、生氣時更想吃,而且最想吃奧利奧夾心餅乾,因為食物是最容易取得、也能讓心情變好的東西。 長大後,每當感到焦慮或是擔心,就會在半夜十一點在廚房裡大吃特吃。 焦慮感就是的提示,吃東西是的行動,獎勵就是會感覺好多了。

  7. 2021年8月21日 · 關鍵字: 情緒 精神科 疲憊 低潮 調節. 人們總以為調節情緒就只是去撫平它們,但其實如何管理低迷的情緒狀態也很重要。 案例中的索利達就是一個典型。 當我們心情低落、疲憊或無聊的時候,如何刺激、活化和激勵自己,會影響這些狀態的轉變模式。 《文章目錄》 情緒陷入低潮,可以練習這麼做. 疲憊的時候,可能很難做些什麼來幫助自己,因為身體在主導一切,而我們也不會做些什麼讓自己離開那個狀態。 或許問題在於上一節談到的控制傾向,也就是不允許自己去感受疲憊、忽視內心的感受、設下超過自己極限的要求,並對自己無法做得更好而發怒等。 另一些困難則跟不去做符合邏輯的行動有關,亦即不去回應情緒告知我們的需求。 例如:當我們疲憊的時候卻不允許自己休息,或者會為此折磨自己,因為覺得休息是懶惰的行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