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31日 · 上世紀 80 年代, 王德順參加了在中央戲劇學院召開的國際布萊希特體系研討會,這讓他找到另一個出路——他決定去做啞劇。 在告知話劇院領導自己將去北京演出後, 49 歲的王德順和妻子放棄了寬敞的房子、安穩的工作和各種退休保障,帶著 17 歲的女兒和 11 歲的兒子來到北京,成為最早的「北漂」一族。 到北京,一家四口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 就在德國使館要對節目進行審查的前一夜,王德順所寄居的朋友家突然來了親戚,夫妻二人只好被暫時「驅逐」。 後來不得不在尚未竣工的地下通道里相互依偎著過了一夜。 審查當晚的演出非常成功,王德順被正式邀請參加在德國科隆舉行的第十二屆國際啞劇節。 兩年後,他到有數百年啞劇歷史的法國參加藝術節,表演獲得了如潮的掌聲。

  2. 2015年11月5日 · 據美國總統杜魯門的說法,當時美國援助了 10 億美金以抵抗共產勢力,結果被蔣家從中貪汙了 7 億 5000 萬美金拿去投資聖保羅和紐約的房地產。. 於是杜魯門說:「他們一家都是,全部都是!. 」 (They’re thieves, every damn one of them,詳見 紐約時報報導 ...

  3. 2017年2月20日 · 精通日語、略曉華語的金賢姬,自巴林押解回南韓後,曾一度佯裝是中國大陸人士,讓旅居南韓的華人頻遭羞辱。 逃過死刑的金賢姬現定居南韓,有保鑣護衛。 她曾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北韓不是個國家,是個教派,「如果說錯了話,就算只是脫口而出,都會進勞改營」。 金賢姬在接受南韓電視訪問時曾說,北韓為了把她培養成超級特務,曾派她到廣州體驗異國生活,增加適應力,當時大陸女星陳沖是她「學習對象」之一。 金賢姬還曾出書「現在我要過女人的生活」,描寫她在北韓的生活。 另一宛若電影「色.戒」現實版的北韓女諜則是元正華。 南韓於2008年指出, 滲透中國後偽裝成少數民族的北韓女間諜元正華,利用嫁給南韓男性的方法進入南韓後,對多名南韓軍官施展美人計,套取南韓軍事機密交給北韓。 元正華。 擷取自網路。

    • 達荷美亞馬遜的發展歷史
    • 女戰士必經的斯巴達式教育
    • 對於達荷美女性,這是一份光榮的職位
    • 令法國軍隊恐懼的娘子軍

    這支軍隊存在的歷史超過兩世紀之久,起初這支女性部隊存在的目的並非保家衛國,而是狩獵大象的獵人,因為她們相當勇猛且擁有極佳的辦事效率,後來開始轉型為皇家保鑣。 1708年達荷美第五任國王阿加賈(Agadja)上位掌權,他在位的二十四年內不斷向外征戰。連年征戰的結果就是男性兵源嚴重不足,當時好戰的阿加賈國王便將腦筋動到能力卓越又忠誠的達荷美亞馬遜女子部隊,把她們從皇家護衛隊變成能為國出征的軍隊。達荷美亞馬遜女子部隊成功地在1727年擊敗鄰近的薩維王國(Kingdom of Savi);同年亦征服維達王國(Kingdom of Whydah),並將約4,000位戰俘帶回作為人祭,獻給巫毒神(Voodoo gods)。 達荷美王國的第九任國王格澤(Ghezo,1818-1858)是一名軍國主義的擁護...

    想要成為達荷美亞馬遜的一員,必須接受超乎想像的嚴苛訓練。王國會挑選強壯、健康及勇敢的女性,訓練她們成為戰鬥機器,甚至有些女孩從八歲就開始被鍛鍊。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們比男性軍隊的訓練更為嚴格,這些女戰士必須學會生存、紀律與無情,而感情去除亦是訓練是重點之一。 除了超乎常人的體能訓練,她們也會被要求攀爬充滿刺的牆壁以訓練疼痛耐受度;再透過軍事訓練和執行死刑來訓練她們對死亡的無感,甚至有一項訓練項目是將戰俘們武裝起來,並將他們集合起來與女戰士們比拚,看這群女戰士能殺死多少人,這樣的訓練使得她們能夠無情地給予敵人死亡。 根據一個1880年代訪問達荷美王國的法國代表團記錄,他們看到一位大約16歲左右的女孩在訓練過程中很輕鬆地砍下囚犯的頭顱,並吞下劍上沾染的鮮血,同時她的同胞們則在一旁興奮地尖叫著。...

    縱使訓練過程相當嚴酷,但這對於當時多數婦女而言是一種榮譽。許多想要脫離貧窮或結婚的束縛的女性會選擇自願進入這支軍隊,因為這個職位可以讓她們翻身成為單身且富有的女性,甚至有機會擔任具有影響力與指揮的職位,這些女戰士可以在議會中擔任重要角色,有資格對於王國的政策進行辯論。 雖然從軍的好處多,但也並非人人都是自願從軍。若這位女性的家庭認為她不適合作為一位達荷美男人的「理想」妻子,她的父親或是丈夫有權利請國家徵召讓她進入軍隊;有些家族也會把女兒獻給國王做評斷,長得漂亮就有機會成為國王的後宮妃子,身體強壯就可能加入軍隊。根據歐洲人的紀錄,這支軍隊被認為比男戰士更為勇敢及有效率,而且對於戰鬥相當狂熱。這群視死如歸的女戰士有句座右銘:「不成功便成仁(Conquer or Die)」,戰場上怯懦逃離者會被立...

    法國在1890年代開始展現侵略非洲的野心,備受威脅的達荷美王國便和法國軍隊展開有了第一次交手。起初許多法國士兵因為敵方是女性,遲疑與不敢開槍讓他們傷亡慘重,這群女性軍隊的存在帶給法國軍隊相當大的恐懼。有一位法國士兵描述他看到朋友被一位女戰士當場用大刀斬首,而另一位士兵上前使用槍托敲掉女戰士手上的武器,但女戰士卻反將他壓制,並用牙齒撕裂他的喉嚨。 面對這樣強悍且難以預測的軍隊,起初法國一直處於劣勢,直到第二次法國和達荷美的戰爭,由於得到外國軍團的協助又配備機關槍等武器,法國才開始扭轉劣勢占上風。法國最終在1894年1月征服達荷美,達荷美王國也成為最後屈服於歐洲殖民的傳統非洲王國。大多數的達荷美亞馬遜女戰士在戰火中死去,法國軍團形容這些女性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膽量」。由於對於這群女戰士的恐懼,再...

  4. 2016年3月9日 · 刺繡是早期臺灣女子的才藝表現,亦是產業之一,算是臺灣最早的 SOHO 族。 家庭代工現在仍是婦女兼顧生計與家庭的模式之一. 而縫紉技術在日治時期備受重視——當時學校以「賢妻良母」為理想教育學生。 因此家政占了三分之一的課程,女孩子亦能在【家政裁縫講習所】學習縫紉技藝。 當時適逢政權轉移,臺灣仕紳紛紛剪去了薙辮的束縛,褪下象徵清朝的長袍馬褂、臺灣布衫,換上新式的西方洋服。 斷髮改裝在男性間形成風潮,女性也因為纏足的解放、新式教育擴張,不僅打扮也為多元,更掀起一股訂製服的風潮。 當時的「南街」(今迪化街)多達近百家的布店、裁縫店,任何布料、配件都買得到。 無論是連身洋裝,或是一件風靡上海的新式旗袍,什麼摩登款都做得出來,可謂日治時期臺灣的時尚重鎮!

  5. 2017年4月19日 · 1976年,楊青矗的文學作品「工廠女兒圈」在聯合報副刊連載;1977年,鄭琇月一曲「女工的故事」觸動了當年女工的芳心。. 因為女工現象蔚為風潮,1979年,中影製作了由秦祥林、陳秋霞主演的電影《一個女工的故事》。. 1980年代初期,工人作家楊青矗也陸續 ...

  6. 2020年8月21日 · 中央社 2020-08-21.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專訪/掌中戲國寶陳錫煌 用生命淬鍊布袋戲技藝 〉。. 首圖來源: 中央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