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8日 · 大學生心理諮商需求高! 研究調查 6 大壓力「大三、大四」最崩潰. 日期:2023 年 12 月 18 日 作者: 謝承恩. 生活壓力是長久以來的重要議題尤其對於國高中及大專院校學生在心理壓力造成的憂鬱及自殺案件引起社會關注專家調查了最新大學生的壓力來源排名都是年輕人對心理諮商需求日漸提高的原因。 衛福部於今年 8 月推出 15 至 30 歲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三次諮商的補助,其中衛福部王芃宣科長指出,截至目前服務 1.4 萬人,共 3.4 萬人次。 其中,高風險的族群占了三成,並協助其積極轉介醫療院所進行更專業的治療,這也顯示年輕族群有相當大量的諮商需求。 大學生面臨 6 大面向壓力.

  2. 2022年9月13日 · 大學生學業壓力惡化心理健康專家女學生及大二學生影響更嚴重. 日期:2022 年 9 月 13 日 作者: 孫珞軒. 根據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學業壓力對某些大學生心理健康造成的損害比其他人更大建議學校應該考慮為這些人提供量身定制的心理健康資源以提高學生的抗壓性和心理健康在一項發表在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上的研究,羅格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所有學生中,感受到學業壓力與心理健康不佳之間存在明顯關聯,而且對於女學生及 2 年級學生影響最大。

  3. 2021年10月28日 · 擺爛的孩子會自己轉移注意力. 在考試後表現出不在乎甚至是擺爛的孩子看起來不在意成績考完試就會自己找其事情來做這種類型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跟家長一起找出問題點是什麼擺爛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對學業沒有什麼興趣可能之前的考試考差了累積很久的挫折感導致孩子有點麻痺了這時候爸媽最重要的是先了解情況如果孩子是對學業沒有興趣可以問問看有沒有其他想學的東西往其他方向發展重心轉移到學業以外的專長也可以從孩子不喜歡的科目觀察看看是不是這些科目的教學方式不適合孩子找出更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如果是因為累積已久的挫折感導致孩子想放棄爸媽可以陪他看看錯的題目是哪些一起找出做錯的原因是粗心還是看不懂題目?

    • 什麼時候該來評估?
    • 怎麼跟小孩子開口
    • 到醫院前該準備什麼?
    • 到醫院後要有什麼心理準備

    「聽到別人說『你的孩子好像需要看醫生評估一下』,不用急著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是有問題,或是沒問題,先想想看這是不是第一次有人這樣說。」蔣立德說,比如小學一年級剛開學,可能還沒有適應,本來活潑的孩子會定在椅子上,或是變得害羞,如果這時候聽到「評估」,除非已經有讓自己受傷、讓別人受傷的情況,否則還可以再觀察。 而再來要判斷的,是在不同的環境、情境下,都有人這樣說,比如學校、親戚、社團、安親班等,可能不一定每個人都說過,但不同環境的人說過,表示可能並不是環境造成的差異。蔣立德說,比如幼兒園老師就說過,小學老師又說,這時候就要考慮去評估一下。

    蔣立德說,小孩子對醫院的觀感通常不是很好,覺得「又要看醫生」,所以事前對孩子的心理建設是很重要的。而通常家庭關係不是太差的情況下,孩子應該會很願意聽爸媽跟他溝通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也不用太過「彎彎繞繞」,可以很平實的跟孩子描述狀況。 「比如跟孩子說,今天同學或老師覺得你遇到了一些狀況,像是有點衝動、比較調皮,或許我們可以去請醫生幫我們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是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還是老師同學想太多。」蔣立德說,重點是爸媽的態度要不卑不亢,不要給孩子太多害怕跟壓力,但也不用故作輕鬆。

    「最好可以請老師寫一下日常的觀察。」蔣立德說,通常這種評估會是老師說出來的,既然老師會有這樣的想法,表示日常一定觀察到了什麼,請老師描述具體狀況,可以幫助醫師找到切入的角度。 再來,可以帶一些學期成績單、看一下上面的老師評語,還有聯絡簿,看看孩子的字跡、老師每天的評語,或是帶LINE的對話等。「有時候孩子的字跡會歪七扭八、超出格子,但不一定是不專心寫,有可能是他肌肉力量不足、沒辦法寫好,需要復健科一起評估。」

    蔣立德說,一般來說評估要看3次門診,理想狀態中,希望第一次可以有半小時的時間,讓孩子熟悉「看醫生」這件事,「因為有的孩子其實是ADHD,但他因為看醫生太緊張了,ㄍㄧㄥ在椅子上一動也不動,他雖然注意力有缺失,但還是可以撐個10分鐘沒問題,所以太短的時間其實沒辦法看出什麼。」 再來,通常第一次大概了解狀況之後,第二次孩子才會比較放鬆,讓醫師直接看到比較接近原來的樣子,這時候醫師也才能真的下診斷。蔣立德說,像是ADHD的孩子常常合併有自閉症、發展遲緩、肌肉張力不足,如果有必要,也會會診兒童神經科、兒童復健科等或是心理師等,做一次全面的評估。 所以保守起見會評估3次左右,看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有可能時間拉得更長,蔣立德說,但可以把這件事當成是一個「找尋答案」的過程,同時也是找到自己跟孩子相處的模式。...

  4. 2020年11月2日 · 注意力不能集中是青少年焦慮障礙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徵因為焦慮情緒會使青少年感覺到煩躁不安而無法將注意力集中起來。 但家長常常會把孩子的「困難」當成是孩子的「錯」 ,認為簡單的訓斥就可以讓孩子改掉錯誤,而事實上往往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小 A 母親之所以對小 A 發火和責罵的原因是,她希望小 A 的理科成績優秀,然而小 A 在理科學習上並沒有天賦,她感到非常失望,卻不能調整自己的期望,幫助孩子去發展自己的天賦,而認為只要通過嚴厲的訓斥,小 A 就可以擁有理科的學習天賦。 但訓斥實際上是對孩子自尊的不斷打擊,不斷讓孩子在心裡強化一個感覺,那就是「我不行,我沒有能力」。

  5. 2021年5月3日 · 收到入學通知單,先檢查要繳交的文件. 國小入學通知單發送的時間是每年的 3~6 有些縣市比較晚發總讓爸媽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沒有學校念什麼時候要去申請收到入學通知單也不是馬上就要去報到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Heho 親子. 如果以台北市、新北市為例,新生報到通常會以「多元報到」方式進行,在收到「新生入學報到單」以及學區學校寄發的「相關必填表件」後,可以選擇線上報到、寄送資料到學校、親自到學校辦理的方式來報到。 線上報到:通常會給 QR code,掃描後就可以進入線上的報到表單。 寄送資料到學校:每個資料的繳交期限不一樣,要特別注意重要的期限,有些學校也會要求先進行線上報到之後,再寄送資料到學校。

  6. 2018年8月17日 · 社交恐懼症的性格特點. 除了自我測量表,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其實,很多輟學、網路成癮或酒癮等物質依賴的人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懼症,這些人通常還會有以下的特點: 1.負面情緒較多,悲觀. 悲觀的人遇事會不由自主的往壞處想,將自己陷入負面情緒,從而得出負面結論。 比如別人談的話題,自己插不進去話,就覺得自己社交無能。 2.自卑、不自信. 不自信的人在與人交往時會刻意包裝自己,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現出一個真實的自我,因此會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怕丟臉,過於在意就會綁手綁腳、不會表達。 3.對自己要求過高. 認為自己在任何一個場合都必須應付得游刃有餘,別人在說任何話題,自己都必須參與其中,能接上話,但事實上,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4.愛自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