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十二、收澀藥.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2.澀精止遺- 常用藥物如:山茱萸,芡實,覆盆子,烏賊骨等。 3.歛肺止咳 -藥物如:五味子。 4.澀腸固脫 --藥如:赤石脂,肉豆蔻。 常見【收澀藥 】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016. 本文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2.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生薑即二陳湯能燥濕利痰為理脾胃治濕痰的妙劑羌活逐風勝濕利關節而和諸痛 星袪痰破結並治風濕白朮蒼朮除濕健脾強胃威靈 仙可袪在表之風濕又可通行經絡而止痺痛黃苓清熱燥濕﹔ 香附能止痛。

  3. 本方以似大柴胡湯或小柴胡湯之證,病在半外半裏少陽部位,季助下與心下堅滿,臍傍動悸亢進,而呈現心神不寧、憂鬱、意識混濁、諧語狂亂等精神神經症狀,及身體容易疲勞,甚至一身盡重,並件有床利減少與便祕傾向者為目標。. 本證,雖與自虎湯證 ...

  4.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袪痰止喘,袪風散寒。. 袪痰止喘,袪風散寒。. 支氣管性喘息,肺氣腫,小兒氣喘,對神經性氣喘最見效。. 本方用於呼吸困難為主訴,痰比較少,兼有氣鬱之支氣管喘息。. 一般以腹力弱,而下部不甚緊張 ...

  5. 1.風池. 【穴道名稱】:風池。 【身體部位】:頭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少陽膽經。 【治療效果】:疏風解熱,聰耳明目,宣暢經絡功效。 主治頸項、耳部、眼部、側頭部、腦部疾病:如感冒、項強、頭痛、眼病、鼻炎、耳鳴、高血壓、偏癱。 【穴位找法】:脖子後大筋(斜方肌)兩旁,頭髮邊內凹窩中。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按揉法。 2.(力道節奏):雙手放耳後以大拇指指腹,由下而上按揉穴道10秒鐘,休息5 秒鐘。 3.(反覆進行時間):左、右各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2.肩井. 【穴道名稱】:肩井。 【身體部位】:肩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少陽膽經。 【治療效果】:調理氣血,舒經、通絡、除痹功效。 主治頭痛、落枕、頸痛、肩背痛、乳腺炎。

  6. 本方以因四時感冒,或感嵐瘴不正之氣,而外有惡寒、發熱、頭痛等表證;及內有痰濕中阻,脾胃運化失常,以致胸膈滿悶,心腹疼痛,咳嗽氣喘,嘔吐泄瀉等症狀者為使用目標。. 本方是以二陳湯為基礎,再配以疏解外感及調整胃腸芳香揮發性藥劑而成。. 因 ...

  7. 內含楊麗姝醫師設計完整基礎體溫表格>包含1-33-65天空白婦女基礎體溫紀錄表( A4 size)::內含註明月經週期數字,或是圖表,或是完全空白基礎體溫表,您可挑選需要列印‧ 楊麗姝醫師建議大家列印註明月經週期數字版本,月經見紅為第一天來使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