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觀影行為多元,不只跨裝置、跨格式還跨情境。連網電視逐漸普及,Google 調查,台灣有超過 550 萬人透過電視觀看 YouTube,而且有超過 6 成的觀眾表示會跟他們的家人或朋友一同觀看,顯示跨裝置、跨螢幕的便利,讓觀影有 「Me Time」也有「We Time」。
    • 內容分眾化,品牌與創作者合作鎖定目標族群。YouTube 上匯聚了形形色色的創作者,創造了分眾且有深度的多樣內容。根據調查,全球 76% 的觀眾認為 YouTube 的影音內容多樣性夠高、有 75% 的觀眾會在 YouTube 深度探索自己喜愛的內容。
    • 更多粉絲以行動支持創作者!品牌也有機會養粉絲。根據 YouTube 統計,今年台灣有超過 2,000 個 YouTube 頻道擁有 10 萬以上訂閱,年增幅超過 15%;此外,台灣去年 12 月透過 YouTube 粉絲資助產品賺取收入的頻道也比前一年增長了 4 成以上,顯示觀眾除了訂閱、定期收看內容,觀眾甚至願意投入更實際的行動,包括直接贊助或間接支持創作者增加收入,來表達對創作者的喜愛與信任。
    • 得到獎賞,讓我們的行為停不下來
    • 時有時無的回應,讓你更想靠近她
    • 賭博心態,推你掉進愛情陷阱
    • 延伸閱讀

    如果你養了一隻可愛小老鼠,它居住的籠子有一個按鈕,只要小老鼠按下按鈕,就會掉出一顆米粒這會發生什麼事是的,小老鼠很快學會「按按鈕」技能,因為它能得到「好處」。如果你改成需長按三秒才會掉米粒呢?小老鼠會繼續快速按一下,還是改成長按三秒?如你所想,它也會學到新的「長按三秒」技能。 當個體做出一個行為,而能因此得到某些「好處」時,他會持續去做同樣行為,好獲得獎賞。這就是行為學派的「增強」。我們的行為會因為得到「正向增強」 而受鼓勵,進而更常出現該行為。 如果每次你傳Line給對方,她都會回覆,你會持續想跟她聊;如果你每次約對方吃飯,她都會答應,你會持續邀約;如果你每次當工具人,對方都挽你的手說謝謝還送飲料,你會持續付出,就是這個道理。

    問題來了,老鼠對按按鈕不會感到厭倦,因為它總能吃下掉出來的米粒。但人類呢?每次都給予獎賞,是讓對方持續特定行為的好方法嗎?每次都有好處時,人們不再感到驚喜(反正錯過這次,下次也還有嘛),因為我們已經預期了會發生什麼事情,白話點說,少了新鮮感,期待感。 所以高手們不會每次都給你增強,而會採取所謂「欲擒故縱」,也就是「不固定增強」。你傳五次Line,對方兩次會回很快,兩次回很慢,一次已讀不回。你約對方出去,她有時答應,有時說沒空,甚至有時說別人約她了(結合競爭情節)。你當對方的馱獸工具人,她有時請你喝杯飲料,有時只說謝謝然後又已讀不回。 換言之,對方不會每次都給你好的回應(或者說你期待的回應),但是偶爾會給你一點甜頭吃。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這會更增強了你的行為,讓你更想追更想約她,更想跟她聊天,...

    心理學實驗中發現,比起每次都有甜頭,不固定的增強效果更好。如果每次都得到好處,人們會預期自己行為之後發生的事情,久而久之就習慣了,沒有新鮮感。這也就是為什麼對方對你欲擒故縱時,你陷得更深,「這次沒回應沒關係,下次或許有,因為之前也這樣。」這激發人們的賭博心態:每次都贏的遊戲容易無聊,每次必輸則讓你提早閃人;「不固定,無法預測,偶爾得到增強。」才會把你牢牢吸住,深陷其中。(!給開司一罐啤酒) 最後,使用暗黑兵法的是否必定為玩咖?方法是中性的,關鍵在人心。 有些人的確運用這些技巧操控別人的情緒與行為,或許是為了得到某些好處(身體,金錢,或享受眾星拱月,被人高捧的感覺)。然而也有些人對愛情認真專一,適度透過技巧來吸引對方,進入關係,讓彼此幸福。當下次驚覺自己「瘋狂迷戀」某人時,檢視一下是否因為對方...

    【如何讓他情不自禁愛上我?】看透「愛情心理學」:激起他競爭的慾望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對你上了癮?從心理學破解情場高手的暗黑兵法:欲擒故縱 〉。更多相關文章都在 「愛心理」粉絲專頁)

  1. 2020年5月25日 · 心理紓壓 【每個人都會在暗夜中遇上焦慮】榮格心理學專家:焦慮其實是引領你「找回自己」的嚮導 《VO》導讀: 遇到焦慮時,我們總是慌張的難受,只想趕快逃離、擺脫這樣不舒服的狀態。 榮格心理學專家透過本書告訴你:「焦慮不一定只是個黑洞,他其實是個生命禮物。

  2. 2017年6月12日 · 近期在欣賞 Marco 的作品時,發現他的風格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轉變,變得比較黑暗、添加了更多心靈層面的抒發。 老實說,我更喜歡他現在的創作風格,少了商業氣息多了心靈的交流,雖然是帶點負面情緒的創作,但反而能感受到作品的溫度。

  3. 2017年1月23日 · 在一個民族的生命歷程中會出現這樣一個時刻舊有的風俗毀了一切信仰都動搖了昔日的榮耀消逝了而民智卻仍然不夠開化政治權利還得不到保證或受到限制於是人們眼中的祖國便只是一個模糊可疑的影像。 祖國在哪裡?是在地上嗎?

  4. 2020年9月17日 · 大家總說曾莞婷是正能量卻不曉得她的正念」,均是從過往的黑暗中提煉出來的。 演藝路波折,曾莞婷反而訓練出「轉念」的正向思考。曾有影展將她的名字寫做「曾菀婷」,她也不惱,謙虛地說:「一定是我還不紅,我會加油的!

  5. 2019年12月9日 · 恐懼是什麼? 它是一種人類及生物的心理活動狀態。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恐懼是人們正面臨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擔驚受怕,是一種強烈壓抑的情緒體驗。 恐懼,也就是「害怕」,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我們要知道,恐懼並沒有什麼不好。 很多時候會聽人說:「如果我沒有恐懼就好了。 」甚至有一些話像「你這個膽小鬼」,好像膽小是不好的。 其實,這些都是對「恐懼」這種情緒的誤會或者誤導。 恐懼是有它天生的功能的,如果不懂得恐懼,我們人類可能就少了生存的可能性。 比如我們看到蛇,會恐懼,會害怕,於是會躲開,這樣才能確保生命不受威脅。 比如我們看到爆炸,會恐懼,於是會逃離,如此才能保障我們生存的機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