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錢穆 (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1] , 原名 錢恩鑅 , 字 賓四 ,是出身江蘇 無錫 的 歷史學家 、 哲學家 及 作家 等,亦是 吳越錢氏 的後代。 他是香港 新亞書院 、 新亞研究所 及 新亞中學 的共同創辦人。 他被許多中國史學領域研究者認為是 大中華 學術圈20世紀最重要的歷史學家及哲學家之一;他與 呂思勉 、 陳垣 、 陳寅恪 也因而被一同稱作中國的「(現代)四大史學家」。 1968年,擔任 中央研究院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院士 。 生平 [ 編輯] 幼年啟蒙 [ 編輯] 錢穆位於無錫七房橋的故居舊址.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六歲入 私塾 讀書。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改入新式學堂無錫果育學校就讀。

  2. 基本介紹. 中文名 :錢穆. 外文名 :Ch’ien Mu. 別名 :字賓四. 國籍 :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江蘇省無錫縣. 出生日期 :1895年7月30日. 逝世日期 :1990年8月30日(享年95歲) 職業 : 歷史學家 、 思想家 、 教育家. 畢業院校 :常州中學. 信仰 : 儒學. 主要成就 :史學四大家之一. 創辦 新亞書院. 代表作品 :《 先秦諸子系年 》《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 國史大綱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等. 語言 :吳語. 籍貫 :江蘇無錫. 父親 : 錢承沛. 女兒 :錢易.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1895年(清 光緒 廿一年),生於今 江蘇省 無錫市 。 父親 錢承沛 考中 秀才 後,因體弱多病,無意科名。

  3. 2024年4月27日 · 钱穆 (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1] , 原名 钱恩鑅 , 字 宾四 ,是出身江苏 无锡 的 历史学家 、 哲学家 及 作家 等,亦是 吴越钱氏 的后代。 他是香港 新亚书院 、 新亚研究所 及 新亚中学 的共同创办人。 他被许多中国史学领域研究者认为是 大中华 学术圈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及哲学家之一;他与 吕思勉 、 陈垣 、 陈寅恪 也因而被一同称作中国的“(现代)四大史学家”。 1968年,担任 中央研究院 人文及社会科学组 院士 。 生平 [ 编辑] 幼年启蒙 [ 编辑] 钱穆位于无锡七房桥的故居旧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岁入 私塾 读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入新式学堂无锡果育学校就读。

  4.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中央研究院 院士, 故宫博物院 特聘研究员。 [2] 自民国元年(1912年)始,在乡村任小学教师。 民国十一年(1922年)后,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师。 民国十九年(1930年),由 顾颉刚 推介,被聘为 燕京大学 国文讲师,跻身学术界。 抗战前,任燕京大学、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北平师范大学教授,讲授学术思想史,确立学术地位。 抗战时,随北大南渡,著《 国史大纲 》,并先后在 西南联合大学 、 齐鲁大学 、 武汉大学 、 浙江大学 、 华西大学 、 四川大学 主讲文史课程。 抗战后,执教于昆明 五华书院 、 云南大学 、 江南大学 、广州私立华侨大学。 [2]1949年赴 香港 ,创办 新亚书院 ( 港中大 创始书院)。

  5. 錢穆先生傳略 錢穆先生著作大事紀 錢穆先生的生命足跡 關於故居 故居沿革 空間介紹 人文茶坊 參觀須知 預約導覽 交通路線 常 問答集 課程活動 活動、開課資訊及報名 常設課程及報名 素書樓講堂開放式課程 活動紀實 歷年活動 活動相片 錢穆先生研究中心

  6.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1] ),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江蘇無錫人,祖籍浙江臨安 [60] ,吳越太祖武肅王 錢鏐 之後。. 中國近現代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國學大師 ...

  7. 民國二十年轉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師,為先生講授史學之始。 民國三十八年先生赴港創辦新亞書院。 四十四年應美國耶魯大學東方學系之邀,在該校講學半年,並獲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 五十六年秋,先生與夫人來台定居於台北外雙溪之素書樓。 五十七年膺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七十五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民國七十九年錢先生遷出素書樓是年八月卒於台北市杭州南路自宅享壽九十六歲。 八十一年,夫人奉先生靈骨,歸葬太湖之濱。

  8. 錢穆. 刊登日期 : 30/08/2021. 1996年8月30日中國國學大師著名史學家錢穆逝世享年96歲錢穆一生著有國史概論》、《教育與文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思想史等六十餘部學術作品對於中國歷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響和貢獻錢穆字賓四,生於1895年,是江蘇無錫人。 錢穆天生聰穎,博聞強記,七歲進入私塾學習,中學時期就讀於常州中學堂。 其後即使辛亥革命爆發,導致學校停辦,錢穆仍舊自學不斷。 1923年,錢穆所著的《先秦諸子繫年》詳述了自孔子至李斯先秦學術思想的淵源遞變。 而由錢穆於1930年所撰寫的《劉向、劉歆父子年譜》,則開闢了經學史上以史入經的嶄新道路。

  9. 錢穆先生研究中心 研究錢穆先 著作 錄:專書 研究錢穆先 著作 錄:期刊論 錢穆先 所著之〈劉向歆 年譜〉 序之 稿 錢穆故居典藏書籍 錄 書籍和文創商品 現場商品目錄 線上商店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志 招募 場地租借辦法 FACEBOOK 相關連結

  10. 錢穆 ( 1895年 7月30號 — 1990年 8月30號 ),原名 恩 ,字 賓四 , 江蘇 無錫 人, 中華民國 中央研究院 院士, 歷史學家 , 儒學 學者,教育家。 生平. 錢穆九歲入 私塾 ,一九一二年輟學後自學,任教中小學。 一九三零年因發表《 劉向歆父子年譜 》成名, 顧頡剛 推薦,聘為 燕京大學 國文講師。 錢穆住北平八年,先後授課於北京、清華、燕京、 北平師範大學 等名校,與學術界友人時相切磋。 日華侵華 時,輾 轉任教於 西南聯大 、 武漢大學 、 華西大學 、 齊魯大學 、 四川大學 、 江南大學 等大學。 撰寫《 國史大綱 》,採取綿延觀點瞭解歷史之流,堅持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同敬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