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臺北市第四選舉區 是 中華民國 區域立法委員在 臺北市 的一個選舉區,範圍為 內湖 、 南港 ,自 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 起實施。
      www.wikiwand.com/zh-tw/臺北市第四選舉區_(立法委員)
  1. 臺北市第四選舉區 是 中華民國 區域立法委員在 臺北市 的一個選舉區,範圍為 內湖 、 南港 ,自 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 起實施。 由於在臺北市升格為 院轄市 後,內湖區移入大量人口,同時亦有數個眷村改建而成的社區,選票上偏向保守;但在 內湖科技園區 產業逐漸成熟後,亦有不少科技新貴遷入本區。 南港區在併入臺北市初期因工廠林立,有「黑鄉」惡名,政治上多由地方家族所壟斷,不過近年因 信義計畫區 飽和而逐步東移,工廠逐步拆遷、改建為辦公大樓,吸引新人口移入,使得本區成為中產階級重鎮。 雖然長期被視為 泛藍 優勢選區,但隨著2014年 民主進步黨 支持的 無黨籍 市長 候選人 柯文哲 奪下此區、時任立委 蔡正元 於2015年遭發起罷免後,近年的選票逐漸倒向 泛綠 陣營。

  2. 臺北市第四選舉區 是 中華民國 區域立法委員在 臺北市 的一個選舉區,範圍為 內湖 、 南港 ,自 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 起實施。 由於在臺北市升格為 院轄市 後,內湖區移入大量人口,同時亦有數個眷村改建而成的社區,選票上偏向保守;但在 內湖科技園區 產業逐漸成熟後,亦有不少科技新貴遷入本區。 南港區在併入臺北市初期因工廠林立,有「黑鄉」惡名,政治上多由地方家族所壟斷,不過近年因 信義計畫區 飽和而逐步東移,工廠逐步拆遷、改建為辦公大樓,吸引新人口移入,使得本區成為中產階級重鎮。 雖然長期被視為 泛藍 優勢選區,但隨著2014年 民主進步黨 支持的 無黨籍 市長 候選人 柯文哲 奪下此區、時任立委 蔡正元 於2015年遭發起罷免後,近年的選票逐漸倒向 泛綠 陣營。

  3.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區列表. 中華民國 立法院 現有113席立法委員 立法委員選舉 選舉區 則包含 73個區域立法委員選舉區2個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區和1個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區 。 依1947年公布的《 中華民國憲法 》及《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中華民國政府 於同年3月31日制定公布立法院立法委員選舉罷免法》,並於 1948年舉行了立法委員直選 。 此後由於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中央民意代表無法如期進行全面改選,二十餘年不曾舉辦立委選舉,直至1969年才制訂《 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辦法 》,並在 臺北市 、 臺灣省 舉辦了 第一次立委增選 。

    選區
    選舉人數 (人)
    面積 (km^2)
    選舉人密度 (人/km^2)
    303,939
    132.76
    2,289.39
    267,166
    61.71
    4,329.38
    254,827
    62.02
    4,108.79
    277,328
    21.01
    13,199.81
  4. 臺北市第四選舉區 是中華民國區域立法委員在臺北市的一個選舉區範圍為 內湖 、 南港 ,自 2008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 起實施。 由於在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 內湖區 移入大量人口,同時亦有數個眷村改建而成的社區,選票上偏向保守;但在 內湖科學園區 的產業逐漸成熟後,亦有不少科技新貴遷入本區。 南港區 在併入臺北市初期因工廠林立,有「黑鄉」惡名,政治上多由地方家族所壟斷,不過近年因信義計畫區的飽和而逐步東移,工廠逐步拆遷、改建為辦公大樓,吸引新人口的移入,使得本區成為中產階級重鎮。 雖然長期被視為藍營優勢選區,但隨著2014年民進黨支持的無黨派候選人柯文哲奪下此區、時任立委 蔡正元 於2015年遭發起罷免後,近年的選票逐漸倒向泛綠陣營。

  5. 臺北市第四選舉區 選舉區範圍內湖區南港區 選舉人數: 投票數(投票率):(0%) 有效票(比率):(0%) 無效票(比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