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5日 · 從照顧身體喚回他的理智. 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是互相影響的,當身體有感受到安撫或是安慰時,心理也會跟著感到安全。 如果毛毛蟲恐懼症,在遇到毛毛蟲的時候會挑起他的童年創傷經驗,會尖叫、發抖,這時候我們可以照顧他的身體,安撫他的背,教他深呼吸,抱一抱他,搓搓他的手,讓他覺得是溫暖的,也可以告訴他:「那個毛毛蟲離你很遠,如果他跑過來,我會保護你。 」給予言語上的安撫,把他的理智慢慢的喚回來。 但在某些情況下,就算了創傷知情的眼光,也給予品質的陪伴,以及照顧身體的概念,還是辦法有效的幫助受到「重大創傷」的人。

    • 傾聽
    • 身體接觸與安撫
    • 提供正確的情緒觀念
    • 提供個別化想法

    首先,傾聽是重要的第一步,蔡曉雯心理師指出,過程中要讓對方可自在安心、不受干擾的表達與抒發,不要進行評價、不要給建議,另外也不要想用力地排除對方的情緒或是急著分享自己的故事、轉移話題。 另外,在傾聽的過程中,想像成自己是一個溫暖的樹洞、容器,是一處安靜的處所,可以安靜溫柔地陪伴並接納對方。

    比起言語,透過擁抱對方、安撫背部或是牽手、從旁輕柔肩膀或手臂等肢體語言也可陪伴對方度過難關,不過在身體接觸之前,應確認彼此關係是親近自在的,並事先徵得同意,可以問問對方「我可以抱一下你嗎?」若對方同意再進一步身體接觸。

    難過的時候,有些人會習慣逞強憋著情緒,蔡曉雯心理師指出,安慰他人時提供對方正確的情緒觀念也很重要,例如「情緒需要抒發,而不是壓抑」。 而當發現對方在訴說時眼匡已經緩緩泛紅,可試著說「你可以哭、生氣、害怕…,想哭就哭,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讓對方的情緒更能自然流露。

    最後,等到對方情緒較舒緩後,我們再來提供一些個別化的想法,和對方說「你已經做得很好」、「還有我們在身邊陪你」、「有些事我們沒辦法控制,盡人事聽天命」、「其實你很棒」等等的語句,或是給予一些個人建議。 蔡曉雯心理師提醒,許多人在安慰他人時,都習慣先丟出建議或等不及分享自己過往的經驗,不過當處於情緒激動的狀態之下,大腦中的情緒腦會相對活躍,而當情緒抒發完畢後理性腦就會恢復活躍,這時也能容納他人建議。 蔡曉雯心理師與邱一航醫師皆表示,安慰他人最忌諱急著並且草率給他人建議,掌握這些技巧,便可幫助他人重燃希望,緩和情緒。 文/李祉函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同理心讓我們想安慰他人!安慰他人可帶來「三大益處」、舒緩自己情緒 看到或聽到鳥類與心理健康改善有關!研究:情緒提升效果可持續長達 8 小時 研究:...

  2. 2019年5月21日 · 女友得了憂鬱症,他用「愛的6招」修補她破碎的心. 日期:2019 年 5 月 21 日 作者: 盧映慈. 憂鬱症在現代是一個常注意到的疾病,大家也漸漸了解要去關心憂鬱的親友,但有時候過度讓自己的關心聚焦在患者身上,自己也可能情緒捲入,而面對患者 ...

  3. 2022年10月11日 · 孩子不擅交友、人際受挫?. 名師傳授4心法,養出「好人緣體質」. 日期:2022 年 10 月 11 日 作者: 未來Family. 擔心孩子人緣不夠好、不擅長交朋友?. 害怕孩子孤立、排擠,甚至霸凌?. 資深教師分享,其實,人際互動也是需要學習跟練習的,父母與其擔憂 ...

  4. 2019年4月11日 · 1.鼓勵與傾聽. 身為照顧者或親友,你可以適時的鼓勵以及陪伴讓患者感到人支持,有時,最簡單的「傾聽」,就是最幫助的事情。 很重要的是,雖然鼓勵患者是好事,但不要表現出錯誤的樂觀情緒,或告訴癌症患者應該保持積極態度。 經歷癌症對於患者本身是艱難的過程,過度樂觀與正向會讓患者感到不理解與承受極大壓力。 2. 幽默的談話. 些許的幽默是一種重要的應對方式,因為笑可以幫助緩解壓力。 3.避免談論患者的外觀. 如果患者看起來情況很好,那可以讚美他們,讓他們知道。 但當看起來不那麼好時,就應避免發表評論,例如「你看起來很蒼白」或「你又瘦了」。 4.避免分享身邊親友罹癌的案例與偏方.

  5. 2020年10月14日 · 當親子在聊天的時候,如果一說教,孩子很快就會關閉自己的心房,因為「說了也只是會念、罵」;但如果能建立良好的聊天關係,之後孩子在需要的時候,也會比較願意聽從爸媽的建議。

  6. 2020年12月19日 · 第一種,打岔型的溝通。 老婆懷疑先生跟同事在談戀愛,先生可能就會轉移話題來掩蓋自己質疑時的害怕。 為了逃避談正事的緊繃感,我們常會用幽默來阻斷溝通,阻斷焦慮跟僵局,但這個姿態辦法達到真正的溝通,往往到最後都沒有結論,反倒是變成一堆笑話。 第二種,討好型的溝通,葉曉雯說:「討好型的人也很會使用幽默感,但功能跟目的不太一樣,討好型的人講笑話就是純粹想讓想對方開心,像是公關或是業務員,就經常是討好別人的角色。 第三種,指責型溝通,當開會時沒人敢講真話,問題也還解決,大家也許就會把這個問題吞下去,但指責型的人不會,他可能會大聲的說:「問題就是出在這裡,為什麼會出這樣的錯? 」點出這整場會議一直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