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5日 · 北醫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高偉育指出在台灣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大約有5成是B肝帶原者3成是C肝患者引起的其他病因還包括肥胖長期喝酒脂肪肝糖尿病自體免疫性肝癌等等也是高危險族群。 目前這些機率較高的患者必須每半年篩檢,如果是早期發現,有機會做肝臟移植,癒後較好。 但高偉育坦言,除了評估患者的肝臟狀況之外,等待器官捐贈也需時間,目前台灣每年平均有1000名患者等待肝臟移植。 根據過去的資料顯示,台灣1年發生8000多個肝癌個案,其中有3至4成都是早期發現,除了肝臟移植的方法之外,還有電燒、切除治療,但也因肝癌最大特性是容易復發,患者須改為每3個月追蹤一次,採取高密度的篩檢治療,一有發現癌細胞就會再做電燒、切除。

  2. 2021年12月21日 · 肝癌一直以來都是國人癌症死因的前幾名肝臟是沉默的器官所以發覺身體有異樣時常常為時已晚不過現在醫界對於肝癌的治療相當多元希望透過先進的治療監測方式造福更多患者。. 35歲的陳小姐,固定抽血追蹤B肝來維護自己的健康。. 根據衛 ...

  3. 2023年12月5日 · 要如何對抗肝癌的死亡威脅,梁程超表示,只有依靠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及遠離危險因子,在台灣,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是慢性B型及C型病毒性肝炎,另外還有過量飲酒造成的酒精性肝炎、抽菸、食用被黃鞠毒素污染的穀物、肥胖、暴露特定的化學物質或遺傳性代謝疾病等都是肝癌的危險因子。 一手掌握生活大小事,快來加入東森新聞唷! 梁程超提醒,其中,B肝、C肝的患者務必要定期追蹤,並且評估抗病毒藥物之治療,避免讓肝炎惡化成肝硬化及肝癌。 梁程超也提到,民眾近年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飲食西化,國人肥胖盛行率增高及代謝症候群發生率持續增加,需注意脂肪肝、高血糖及三酸甘油脂是否過高,這些也是肝癌背後的危險指標,「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是預防肝病變的關鍵動作,可利用抽血結合影像檢查為肝臟做好初步防守。 延伸閱讀.

  4. 2023年11月1日 · 長庚醫院外科部部長黃挺順:「因為它這個器官(肝癌),在肚子裡面要大到一定的程度,去影響一些神經,或是一些器官的功能,你才會被發現。 」肝癌被稱為無聲殺手,致命因子跟「發炎」有關,台灣B肝盛行率10到12%,居全球之冠,不少名人死於肝癌,包括蔡頭、吳孟達、安鈞璨、金庸還有薛岳,因為肝臟長期發炎導致細胞病變,奪命腫瘤隨之而來,而最早的警訊是脂肪肝。 一手掌握生活大小事,快來加入東森新聞唷! 長庚醫院外科部部長黃挺順:「脂肪肝然後發炎,脂肪肝到了發炎,然後再成纖維化,再來硬化然後再成肝癌。 」除了B肝和C肝帶原是高危險群,經常食用過期食品或接觸黴菌也是主因,尤其是黃麴毒素被世衛列為一級致癌物,因為它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停留在肝臟,很難排出體外,成為肝癌未爆彈。

  5. 2023年6月9日 · 00:00. 分享. 台大醫院胸腔科醫師廖永祥2006年因肝癌離世。 當年38歲的他在幫病人做完超音波後,順手幫自己檢查,沒想到卻在自己的肝臟上看到一顆10公分的腫瘤,確認是肝癌末期後開始積極抗癌,但七年後仍不幸離開人世。 因此有醫師分享關於「6種」症狀很可能是肝病的警訊,提供民眾參考。 健康資訊節目《健康2.0》分享一則肝癌年輕化的案例,當時正值壯年的38歲廖永祥醫師,幫病人檢查完後,想起自己最近特別容易累,因此拿起超音波掃了自己的上腹部,卻發現肝臟長10公分的腫瘤,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後確定罹患肝癌末期。 之後廖永祥開始與病魔對抗,切除2/3肝臟,但沒隔幾個月後卻又復發,只好再度接受手術,也在病情稍微穩定後回到工作岡位。 但令人難過的是,廖永祥還是在7年後因病離世。

  6. 2018年9月7日 · 13:42. 分享. 癌症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但傳統的化療難免帶來掉髮、嘔吐等副作用,醫學界逐漸開始嘗試「免疫療法」,治療效果也比傳統方式來得更好。 一名62歲的林先生,罹患晚期肝癌,腫瘤長達13公分,透過注射免疫治療藥物一年多,竟然成功讓腫瘤消失。 ★最新最熱門影片你還沒看過? ★ 【EBC東森新聞有IG了,一起追蹤吧】 (圖/東森新聞) 原本13公分大的腫瘤一年後竟然完全消失,今年62歲的林先生曾經在15年前發現自己有B型肝炎原先不以為意,但到了去年9月體重突然減了7公斤,就醫發現罹患晚期肝癌。 經過栓塞治療和放射治療效果都不佳,癌細胞還轉移到肺部,在醫師建議下開始注射最新的免疫治療藥物,免疫檢察點抑制劑結果復原情況良好。

  7. 2023年5月6日 ·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健康2.0中分享一個案例他指出有一名80歲的阿嬤約在3年前開始治療C型肝炎並在超音波時發現肝臟上有一個3.5公分的肝癌腫瘤因為C肝在治療上相對簡單可以透過吃藥治療但當時錢政弘也建議阿嬤要不要做化療還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