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新北消防局說明,溪水暴漲非常快,看似清澈、平靜和緩的溪水,卻可能因為上游山區下著傾盆大雨,而隨時都會有暴漲的可能。 而溪水暴漲的明顯徵兆,就是溪流中出現一波「頭水」、且後方溪水顏色混濁,就代表暴漲的強勁水流將至,如果你尚站在溪中或靠近岸邊,就只剩下不到10秒的時間可以逃生。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7月7日 ·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齊頭水出現約30秒後強勁的水勢已經開始讓人無法站穩而先行一步逃回岸邊的民眾見狀雖然想要協助卻是難以伸出援手只能站在岸邊焦急地大喊。 動作只是慢了不到10秒,旋即受困河床動彈不得。 (圖/翻攝自臉書粉專「新北消防發爾麵」)...

  3. 2020年9月15日 · 新北市消防局過去就曾提醒溪水暴漲可能發生在5到10秒之間一旦發現平緩溪流中出現一波同等速度的齊頭水 」、「 水面混濁 」或「 水流加快 」,上述3個前兆的任何一項務必什麼都不要拿看準撤離路徑後迅速離開水域。 教育部體育署也提醒,當看到上游山區烏雲密佈、聽到隆隆聲響越來越大時,可能是上游將下起雷雨,民眾應立即離開水域前往高處逃。 (編輯:趙敏雅)1090915. 新北市消防局提醒溪水暴漲前有3項前兆,其中當發現「齊頭水」,也就是平緩溪流中,出現一波同等速度的水流,務必趕快離開水域,以策安全。 (圖取自facebook.com/NTPC119) #南投縣. #新北市消防局. #教育部體育署. #溪水暴漲.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 近期傳出因至溪邊戲水而死亡的案例新北市消防局也提醒民眾若為去溪流戲水則要注意溪水暴漲的前兆齊頭水的出現逃生往往只有不到10秒的逃生時間同時也提醒必須在戲水時留意各種狀況如天氣環境避免憾事發生暑假是戲水的旺季許多民眾皆會到溪邊玩水消暑但每年都會有因天氣因素等造成的溺水悲劇。 近日則有一起溺水案件,發生在新北坪林露營區,因溪水暴漲來不及逃生,被沖走後,遺體在岸邊被尋獲。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一則影片,其中貼出的溪水暴漲意外發生在印度,當時戲水民眾反應的時間「不到10秒」,水勢來得又猛又烈,溪旁群眾儘管想要伸出援手,卻都愛莫能助,而最後受困在水中的人全都不幸被沖到瀑布之下,不見蹤影。

  5. 2021年10月18日 · 新北消防發爾麵臉書粉專2017年曾發出一段在印度發生的溪水暴漲影片影片中有一行人在溪裡玩水不久發生溪水暴漲前兆之一的齊頭水」,接著僅僅10秒之內暴漲的溪水就將溪中來不及跑到岸邊的5個人困住。 受困的人雖然離岸邊很近,但水越來越大,仍無法逃生,最後在60秒左右暴漲的溪流將受困的5人全部捲走,造成令人遺憾的悲劇。 而前年(2019)7月「新北消防發爾麵」又發出一段影片,整理出溪水暴漲的3大前兆,分別是「齊頭水」,當平緩的溪流中出現一波「同等速度水流」時,戲水的民眾應立即警覺,離開溪邊。 此外,「水面混濁,水中出現大量殘枝樹葉」及「水流加速」也是徵兆之一。 粉專強調,溪水暴漲的時間僅在5~10秒之間,一旦發現這3項前兆的任何一項,一定要趕快離開水域,一秒都拖不得。

  6. 2021年10月17日 · 其實山洪爆發是有徵兆可以避險溪水會瞬間變得混濁水流變快還會有明顯的高低差的齊頭水」,這三大警示現象就表示著危險的山洪急流就要來了而且只有10秒的時間足以逃生但往往外地人慕名山區祕境戲水遊玩卻不懂得大自然的變化暗示沒來得及捉住10秒黃金逃生時間而枉送性命。 三立新聞台. 5億高中生4月買新機車…車牌竟曝驚人巧合. # 雙溪. #...

  7. 影片中顯示一種名為齊頭水的奇特現象 ,「溪水會產生一條明顯的濁水線往下游沖遭遇齊頭水這種現象時逃命的黃金時間僅10秒左右十分凶險。 其實,選擇戲水的區域也很重要,河床坡度太大、溪水混濁的地方都不宜戲水,其危險性較高。 而在戲水時,隨時注意河川上游的天氣,若上游區域出現烏雲,或有雷鳴,最好停止戲水,以免遭遇滅頂之災。 另外,在水庫下游溪流戲水還要特別注意洩洪資訊。 若來不及逃,列成縱隊或有希望挺過溪水衝擊. 觀看天氣預報與注意水位是最好的自保方式,但若不幸遇到溪水暴漲,且來不及逃離溪床,該怎麼辦? 日本有一節目曾探討如何挺過溪水暴漲的險境,在多人的情況中,列成縱隊、前後連接面對溪水的衝擊最有希望挺過衝擊。 其他的方式,比如手抱重物、手拉手列成橫向隊伍等都難以挺過衝擊。 查看原始文章

  8. 2023年7月13日 · (示意圖/Getty Images) 溪邊玩安全嗎? 內政部消防署2017~2021年統計數據顯示 ,比起海邊,台灣的溪邊更常成為溺水意外的發生地。 台灣大大小小的溪流眾多,受地形影響,許多溪水看似水面平靜,實則湍急且深。 可能這一步還很淺,但向前走一步就是幾公尺深的水域;且若該地區高低落差大,還會伴隨漩渦或暗流,民眾常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陷入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