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7日 · 妥瑞症(英文 Tourette syndrome)被認為是一種慢性腦部神經疾病,臨床症狀會有突然的、重複性的但又不規律的身體動作或聲音。 精神醫學會診斷統計手冊的資料表示,妥瑞症症狀包含以下情況: 簡單動作型抽動:眨眼睛、翻白眼、噘嘴、聳肩、頭部或四肢抽動、跳躍、旋轉等較無意義的行為。 複雜動作行抽動:反覆的抽動、觸碰、敲打、壓手指關節等強迫行為,時間較久且看似有目的。 簡單聲語型抽動:咕噥、清嗓子、吹口哨、咳嗽、彈舌音、類動物叫聲等。 複雜聲語型抽動:使用較有意義的語句、多元的音節、重複他人書畫或穢語症。 臨床診斷妥瑞症須符合: 多種動作型抽動搭配1種或1種以上的聲語型抽動。 抽動症狀持續出現超過1年,其中沒有超過3個月以上無抽動。 18歲以前出現症狀。 抽動非其他疾病造成。

  2. 妥瑞症 [4] (英語: Tourette syndrome ,TS)又稱 妥瑞氏症 、 抽動穢語症候群 [5] 、 托雷氏症 、 杜雷氏症 ,是一種始於兒童期或青春期,以 抽動 (tics)為主要症狀的常見 神經發展障礙 ;其抽動以多種運動性抽動(movement/motor tics)和至少一種發聲性抽動 [6] (vocal/phonic tic)為特徵。 妥瑞症具有遺傳性的 神經內科 體徵,通常發生於學齡前至青春期前,部分患者會在青春期後大幅減輕症狀;其症狀包含聲音型和運動型抽動症候群,會不受自主控制地發出清喉嚨的聲音或聳肩、搖頭晃腦等。 患者本身並非故意或習慣性做出這些動作,其症狀乃肇因於腦內 多巴胺 不平衡。 治療方式一般採取抗精神病藥抑制症狀,或行為治療等。

  3. 2022年3月4日 ·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是一種神經發展性疾病而非精神疾病,常發生於 5〜15 歲兒童,其致病的機轉目前仍不清楚,有研究發現,妥瑞症可能和遺傳及環境因素有關。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7月25日 ·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是一種腦部神經疾病,主要特徵是反覆出現不自主的動作抽動或聲音抽動。妥瑞氏症通常在兒童時期發病,好發年齡約在 5~8 歲,症狀一般會持續到青春期。 妥瑞氏症症狀有哪些?

  6. 妥瑞症具有遺傳性的 神經內科 體徵,通常發生於學齡前至青春期前,部分患者會在青春期後大幅減輕症狀;其症狀包含聲音型和運動型抽動綜合症,會不受自主控制地發出清喉嚨的聲音或聳肩、搖頭晃腦等。 患者本身並非故意或習慣性做出這些動作,其症狀乃肇因於腦內 多巴胺 不平衡。 治療方式一般採取抗精神病藥抑制症狀,或行為治療等。 症狀通常時好時壞,與患者所處環境造成的心理壓力有一定的相關性,家庭、學校與社會對此疾病的不認識或多或少會加深正常人與妥瑞症患者間的誤解,進而誘發更強烈的症狀。 常見的誤解例如:把妥瑞氏症患者當成調皮搗蛋的壞習慣,進而要求患者以接受體罰等方式刻意矯正其抽動症狀 [7] 。 抽動症在單一妥瑞氏症患者身上亦非一成不變,聲音型抽動症患者有可能轉變或合併成為運動型抽動症。

  7. 2014年12月15日 · 妥瑞氏症症狀. 所謂「TIC」是一種習慣性且不斷重複的動作或聲音,可分為兩種: 1.動作型:常見的有眨眼睛、扭鼻子、裝鬼臉、轉動頸部、聳肩膀、不由自主想要動或跳,另外還會出現揮動手或跳躍等較大的動作。 2.聲音型:常見的有清喉嚨、乾咳、吸鼻音;較複雜的症狀是當你說出一句話,孩子會跟著你話中的某個字像鸚鵡一樣仿說,有的還會不由自主的想罵人。 妥瑞氏症的三分之一定律. 絕大部分真正被醫師診斷為妥瑞氏症,最常見的年齡層在6~7歲左右,通常2歲以後就能被診斷出來,而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明顯。 症狀斷斷續續重複發作,一般會持續到青春期,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末期自然痊癒;另外三分之一到了青春期,症狀慢慢緩解,但不會完全消失,偶爾還會發作;最後三分之一到了成人期,症狀依舊持續存在。

  8. 2011年1月1日 · by 李宜蓁. 猛眨眼睛、裝鬼臉、突然大叫……以上現象都很可能是妥瑞症的徵兆。 什麼是妥瑞氏症? 需要治療嗎? 當孩子確認是妥瑞兒時,家長、老師該怎麼做? 《親子天下》邀請兒童神經科醫師,分享妥瑞氏症的知識。 台灣有高達十萬名的妥瑞氏症患者,需要我們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此為 shutterstock 情境示意圖,與真人無涉。 本文重點摘要. 以下三點,帶您更認識妥瑞症 給家長:適當的忽略,幫助孩子放鬆 給老師:相信他不是故意的,提供正向引導 林口長庚兒童神經科醫師王煇雄:看見妥瑞兒的亮點. 中部一位妥瑞症國中生在上課時突然大叫,嚇到懷孕的老師,學校因此規定他上課咬原子筆,以免影響秩序,一咬就是三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