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日本傳統房子 相關

    廣告
  2. 買屋賣屋超簡單!尋得你的專屬買/賣家,成交效率快;還有線上房貸試算、物件比較、屋價診斷! 小資圓夢精緻宅/效率通勤蛋黃區/靜巷生活養老屋,無論你屬哪一類,台灣房屋一定顧到位!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flickr.com

      圖片: flickr.com

      • 這些傳統的日式房屋不僅被認定為日本文化遺產,也是日式建築的經典教科書,接下來我們將為您好好介紹日式古民家一番,包含其歷史、典型特色和日本各地幾處仍能一見古民家真面目的地點!
      www.tsunagujapan.com/zh-hant/simple-yet-beautiful-japans-traditional-homes-kominka/
  1. 2020年10月14日 · 現在的日本,傳統房屋正漸漸消失,在東京等大都市中心可能已經很難見到,與歐美等國用石頭建造的房屋不同,日本家屋以木造為主,隨著家族各個世代重建或翻修,其中還有些百年以上歷史的古民房或町家,但基本上日式傳統房屋的壽命約為30~50年。

    • 古民家是什麼?
    • 古民家的歷史
    • 特色
    • 傳統日本房屋內的典型設計
    • 逐漸式微的傳統日式房屋
    • 古民家風潮重現
    • 席捲現代日本的舊時魅力

    「古民家」字面上來看即為老房子之意,這個詞多適用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特定風格傳統日式建築。古民家建築會使用全天然素材資源建造,包括木材、土及稻草等,在設計上也有一些明確的原則。 傾斜且大器的茅草屋頂可說是許多古民家最顯著的特徵,而除了外觀,內部也有不少特徵,如同前面有提到的,古民家通常是農民和商人的住家,因此在規劃上會兼具住宅和工作取向,不僅有舒適居家感,也得顧及功能和便利性。

    日本最早的古民家建於300多年前,且可追溯至江戶時期(1603~1868),傳統的日式房屋既美觀又實用,出現在當時日本各地的城鎮及村莊中,其中又以農村和山區更為密集。這些建築在設計上能適應日本鮮明的四季變化,也可承受夏季的熾熱高溫與冬季的嚴寒。 傳統的日式住宅通常也是住宿和工作場所合一,需要有儲藏空間及能作為店面的區域。而古民家通常是工匠、農民、商人及富裕家庭的住宅。這種多功能性室內規劃也正提供了適合在傳統房屋中做生意或販賣商品的環境。 雖然這些傳統日式建築有許多相似的特性,但日本全國的古民家也因各地不同的氣候和區域個性而有許多不同風格的變化。例如位於日本北部北海道及青森地區的古民家便是能承受冬季大量降雪的設計,而靠近海邊或易受到颱風影響的地區則需要足夠堅固耐用,以抵抗強勁的大風吹過。

    古民家建築的特色是巧妙又簡單,能同時符合屋主的需求和適應當地地理特性的設計。 古民家建築的結構堅固,其屋內的大型架構由許多厚實的木頭樑柱組成,通常多選用大型橡樹或柏樹為素材,有些樹齡甚至達200年。由專業工匠和建造商建置,他們能在整個建造過程中完全不用使用釘子,用一種類似於拼圖嵌接的方式,將各部分組合起來完成古民家建築的整體架構。 就外觀上來看,又厚又斜的茅草屋頂即是古民家的最大特徵,在房屋上聳立著A字型的架構,這也是日本傳統建築中非常經典的特色之一。傾斜的屋頂可保護房屋不受積雪的影響,且能在冬季時提供室內保溫並在濕熱的夏季檔避太陽日照。要建造出如此多功能的屋頂並不簡單,且通常每20~30年需要再進行整修工程。

    為了方便古民家能「一屋多用」,其內部被刻意設計為多功能的取向,即使除去這些古民家在設計上的高度可變動性,古民家中依然存在不少共同的特點。 「土間」是傳統日本建築中連接室內與屋外中間的中介多用途空間,在潮濕或寒冷氣候時,堅硬的地板也讓土間區域可做為廚房或作業場所來使用,有時也會成為販售商品的商店營業空間。 「圍爐裏(囲炉裏)」是房屋的核心,這個開放的爐灶不僅溫暖了房屋,也同時是個大型火爐,常見裝滿水的茶壺從天花板上以繩子吊掛在圍爐裏上方,如此大家便能持續有熱水使用。圍爐裏也是做飯的場所,大家會圍著爐灶邊吃飯或是招待來訪客人。日式建築的地板通常鋪有榻榻米,除了土間區域外,房屋內的地板通常會建於高於地面約半米左右的高度上,如此便能善用空間,將大型爐灶往下建在地板下方。 古民家通常為大戶人家居住,有...

    過去的幾十年中,日本整體古民家的數量呈下降趨勢,二次大戰後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年輕人離開農村和與農業相關的職業,前往城市新興產業已獲得更好的薪資或找尋找不需大量勞力的工作。據悉目前全日本約古民家數量大約落在12萬戶左右。 年輕世代往城市移動,促使許多農村地區的人口高齡化。古民家建築成為兒女後輩們順勢繼承後的一種負擔。在日本房產市場中,二手轉賣的物件很難有漂亮的價錢,土地才是有價值的資產,但如果土地上方仍有房子或其他物品,土地的價值也會跟著降低許多。 多數情況下,這些留給後世的財產都不會真的被認領,考量到拆除舊房子的費用和繼承所有權時須支付的稅金等家算起來會是相當大筆的金額,日本許多傳統房屋也在無人承接的狀況下年久失修甚至荒廢倒塌。

    然而,近年來在日本,喜愛古民家和致力維護保存現有古民家的的風氣再漸興起。身為日本傳統建築的典型,古民家之所以越來越受到重視,不僅只因其素雅美麗的外觀,還有其耐用性。古民家的位置多在遠離都市的深山郊區,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這種傳統建築被視為是逃離城市喧囂生活的完美場所。 儘管距離建造年代已久遠,這些傳統日本住宅仍是工程上的一大成就,且被證實為具有驚人的恢復性。如同前述提到的日本房地產的保值率很低,這一點適用於無論是新房子或是古民家上。甚至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的房屋多半只能維持30年,因為當代房屋在建造時就是以不超過一個世代居住的時間來規劃的。反過來看古民家則多是在建造的200~300年後依然存在,其看似簡單又巧妙的設計卻也大多數成功挺過許多自然災害的考驗,像是過去幾百年中出現在日本的無數大小地震等...

    結合理想的工作場所和居住空間,同時能承受多變的氣候變化,傳統日本房屋的美好與其魅力正帶來一波捲土重來的吸引力。作為日式建築中的代表及且富涵文化傳承意義,古民家因此特別受到大家的讚賞。在日本各地,這些日本傳統房屋也已開始享受新的生命,在21世紀之後化身為飯店、家庭旅館或咖啡廳,以不同的面貌接近年輕一代,讓他們逐漸深陷古典日式傳統建築的魅力之中。

  2. 透過房間的擺設,了解日本傳統的堅持與實用性。在日本傳統中,和室的風格別具一格,簡單明瞭的獨特空間,再加上樸素典雅的視覺感受,讓人一眼就知道是充滿日本傳統文化的房間。

  3. 2018年11月10日 · 2018/11/10, 人文. 搞懂日式建築16個必賞元素, 讓你看到老屋不再只有「好漂亮」 Photo Credit:山岳文化.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欣賞日式老屋之美,認識東洋建築詞彙是重要的線索。 本單元精選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一窺老屋經典的造型式樣、建材工法、裝飾擺設及生活空間運用等,遊賞之餘,有更多知性的收穫。 文:江明麗. 想看日本金閣寺「寶形造」不用出國,到花蓮慶修院就能欣賞 5年前. Tags: 東洋建築. 日式老屋. 老屋. 屋頂橫梁. 鬼瓦. 塌塌米. 天井. 建築風格. 和風老屋旅行散策. 江明麗. 何忠誠. 欣賞日式老屋之美,認識東洋建築詞彙是重要的線索。

    • 日本傳統房子1
    • 日本傳統房子2
    • 日本傳統房子3
    • 日本傳統房子4
    • 日本傳統房子5
  4. 2023年1月6日 · 這次的「Area of Japan」將介紹存在於現代東京,將傳統日本氣息具現化在美學意識和蔥鬱庭園上,獲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的「舊朝倉家住宅」。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 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讓訪客跨越時空的重要文化財. 在忙碌的都會中生活難免會感到疲憊不堪,需要一個能放慢步調休息的場所。 因此,這次要特別介紹的是舊朝倉家住宅。 從代官山站步行不久,就能看到四周圍繞著水泥建築和柏油路,大門一點都不起眼的舊朝倉家住宅靜靜地座落於此,若不特別留意可能會錯過。 走過大門,壯觀的傳統日本家屋跟庭園就映入眼簾,帶人回到大正時代 (1912~1926年)。 舊朝倉家的名稱來自於1919年託人建造這座宅邸的朝倉虎治郎。

  5. 木材與簡約形式. 傳統日式建築的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就是對木材的使用。 由於古代日本地震頻繁,不可能採用石材建築,因而選擇木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 為了展現對木材的敬意,古代建築師開發出在建造木造建築時,不使用任何一根釘子的工法。 在日本,木材很少會上色保留其原色,讓人能欣賞獨特的木紋。 房子內部會使用能拆掉與重新安裝的紙拉門,以在屋子裡創造出截然不同的空間配置。 這種對形式與自然的重視,至今依然對日式建築產生影響。 簡約的形式表現,以及樸實的建材使用方式,如開放式天花板與裸露的水泥牆,都是全球現代建築的元素,但這些概念已經是好幾個世紀以來,日本佛教與神道教美學的一部分。 在東京市中心的增上寺,傳統依然清晰可見. 宗教與神靈的建築. 神道教是日本的原生宗教,佛教則是在 6 世紀時引進日本。

  6. 2022年11月15日 · 代表日本的近代建築物. 日本傳統建築的特徵. 首先為大家介紹日本傳統建築的特徵即使在西式房間變得普遍的現在也有不少仍在沿用。 在門口脫鞋進入室內. 在日本的住宅,從外面回來後要先在門口脫鞋,換上拖鞋後才進入室內。 幾乎沒有可以穿著鞋進去的住宅。 因為以前大多日本房子都以榻榻米為地板,而在穿著鞋子走路會使榻榻米受傷,所以日本人養成了在室內脫鞋的生活方式。 另外,榻榻米還影響日本人有坐在地板上的習慣。 因此,大家進入日本住宅時,為了不帶鞋子上的污垢,在門口脫鞋。 有縁側 (門廊) 日本建築樣式的特色之一「縁側」 (走廊),是指將窗戶外側的邊緣(邊緣)擴張而成的通道。 居民可來回走到走廊與室內或與來訪的人暢談。 對於日本人來說,坐在走廊眺望庭院,感受季節變化的時間是很重要的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