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8月6日0206選擇權崩盤事件發生至今剛好屆滿半年所有責任攤銷都還未有明確結論選擇權受害人自救會數十名投資人今日赴期貨公會理事長糜以雍所屬的凱基期貨母公司抗議表示金管會證期局已要求各期貨商與投資人協商唯有凱基期貨態度強硬訴求

  2. 期貨商公會4月20日發布期貨商交易及風險控管機制專案說明代為沖銷部分新增了當風險指標低於約定比率執行代為沖銷時第一筆委託單不得使用市價單第一張委託單倘無法成交應進行詢價委託並全程禁止使用漲跌停當日有效單ROD委託單 。 [6] 調高保證金. 依中華民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中期商字第1070001593號函規定107年5月2日實施自然人一般法人加收20%保證金。 107年8月1日實施:自然人、一般法人新開立帳戶交易總額不得超過新台幣50萬元,自然人、一般法人分類分級加收保證金比例限制調整,自然人、一般法人『較不流動性商品加收保證金』。 停用SPAN、終止保證金最佳化.

  3. 期貨合約 (英語: futures contract ),簡稱 期貨 (英語: futures ),是一種跨越時間的交易方式, 衍生性金融商品 的一種。 買賣雙方透過簽訂 合約 ,同意按指定的時間、價格與其他交易條件,交收指定數量的 現貨 。 通常期貨集中在 期貨交易所 ,以標準化合約進行買賣,但亦有部分期貨合約可透過 櫃台交易 進行買賣,稱為 場外交易合約 。 交易的資產通常是商品或金融工具。 雙方同意購買和出售資產的預定價格被稱為遠期價格。 未來的指定時間 - 即交付和付款發生時 - 稱為交貨日期。 因為它是標的資產的函數,期貨合約是衍生商品。 期貨是一種 衍生性金融商品 ,按 現貨 標的物 之種類,期貨可分為 商品 期貨與 金融 期貨兩大類。

  4. 臺灣期貨交易所(英語: Taiwan Futures Exchange,縮寫:TAIFEX)係根據中華民國《期貨交易法》於1997年成立的公司制期貨交易所,於1998年7月開始交易。 主要提供 期貨 及台灣主要股指選擇權、國債期貨、股票選擇權及30天CP利率期貨 [2] 。

  5. 工具.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交易大廳. 期貨交易所 (Futures exchange),或稱為 期貨選擇權交易所 ,或稱期貨市場(futures market),是以公司或互助組織的型態來提供 衍生性金融商品 的交易平台。 交易所本身不參與交易。 期貨交易所起源於對商品 期貨 的交易需求,故又稱為商品交易所。 之後,陸續發展出短期利率和債券的 期貨交易 。 到目前為止,契約內容不僅於 期貨 ,還包括 選擇權 、 選擇權 (options on futures)、其它新金融商品。 有別於其它衍生性金融商品,如 交換 主要在 櫃台買賣 中心(Over The Counter)交易,期貨契約大部份於交易所內完成交易。 交易所 [ 編輯]

  6. 其他人也問了

  7.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簡稱 金管會證期局 ),為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所屬機關,由1960年成立的經濟部證券管理委員會改制而成,為 中華民國 證券 業和 期貨 業的 主管機關 ,並監督證券及期貨市場交易。 沿革 [ 編輯] 1960年8月13日, 行政院 「台49經字第4497號令」核定《經濟部證券管理委員會暫行組織規程》。 1960年9月1日, 經濟部 成立「 經濟部證券管理委員會 」(證管會),為管理及監督 證券市場 的主管機關,並負責 臺灣證券交易所 籌備發起事宜。 1972年12月11日, 總統令 制定公布《經濟部證券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1981年7月1日,證管會改隸 財政部 ,更名為「 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 」。

  8. 臺灣證券交易所 (英語: Taiwan Stock Exchange ,縮寫: TWSE [註 1] ),簡稱 臺證所 或 證交所 ,為 臺灣 證券 集中交易市場(俗稱「 集中市場 」)的經營 機構 。 加權股價指數 (TAIEX)即由台灣證券交易所編製,被視為 臺灣經濟 走向的主要指標之一。 沿革與現況 [ 編輯] 現今位於台北101的臺灣證券交易所總部,圖為位於大樓一樓的會議室。 1972年至1999年間,臺灣證券交易所總部所在的臺北市中正區城中大樓。 1953年1月, 中華民國政府 為推行 耕者有其田 政策,發行土地實物 債券 ,將 台灣水泥 、 台灣紙業 、 台灣農林 、 台灣工礦 等四大 公營事業 的公司股票搭配補償給 地主 ,做為收購土地的補償代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